基本介紹
地理概述,李冰其人,景區簡介,歷史,山門牌坊,李公湖,李冰石像,九龍石陛,頌德壇,李冰墓區,碑廊,旅行路線,
地理概述
李冰陵處四川德陽什邡洛水鎮的章山,陵園本區位於章山的李家山,東北方向有高景關瀑口、朱李火堰和洛水(石亭江)河道;陵東的黑龍溝和陵西的沸泉陵兩水交匯陵前,注入李公湖。 陵區占地360畝,北靠後城山,東鄰峰頂山,西連佛爺坪,南瞰神牛嶺,從南向北地勢漸高,從山門牌坊進,上九龍陛999步石階,然後坐下,看山水走勢或思考一些問題,這符合李 凍的性格。
李冰陵
陵園建構以直上山頂的石階為中軸線,北枕大山,兩側峰嶺左輔右,山頂墓壓居高臨下,天門開闊,地戶緊閉,水口衛門,氣象肅穆莊嚴,如天造地設,儼然王陵氣派、占盡風水寶地之妙機;建築恢宏大氣,又得秀山靈山之陪襯;景區內牌坊、湖泊、道路、橋樑、雕塑、殿堂、亭閣、陵墓皆巧借地勢,錯落有致,層次分明,表明出水文化、石文化的藝術特色。還有石刻題詞有江澤民總書記的親筆墨韻、有張愛萍將軍的遒勁手筆。這些都是李冰應該受之無愧的。
李冰其人
公元前276-251年,李冰任蜀郡太守,治水雒、綿(地名,今德陽石亭江、綿遠河一帶),除患興利,自流灌溉,受益至今。李冰和大禹一樣,是因水而生的,因水而聞名。大禹,這個夏代的部落酋長,這個出生在廣柔石組、活動在九聯坪(什邡)叢山中的羌氐族青年,是他疏通了九河,鑿開了巫峽,讓四川內海所流之水歸入長江流向東海。李冰,這個秦代到任的蜀郡郡守,是他“岷山導江,東別為沱、二江於成都之中”,治理好內外二江,修築恩澤萬世、聞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後,“導洛通山,洛水出瀑口 ,別江、郫,會新都在渡”——疏通洛水,打開洪水堵塞的瀑口,在高景關下設平梁,分流入朱、李、火三堰,在什邡平原十河分流。大禹治水,歷史太久遠了,痕跡已成自然,而李凍的都江堰,朱李火堰,卻赫然於世,年年月月造福於成都平原。已近晚年的李冰,累死在什邡洛水的治水工地上,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美稱,其功績是要記給李凍的。因而,為李冰修一座陵墓,全國人民都是想得通的,有專家考證,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屬蜀山氏後裔,古今人們都有落葉歸根的習慣的。便不 管怎樣,能留駐一個偉大的英魂,章山有幸。
景區簡介
李冰陵風景區是省級“鎣華山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與毗鄰同為龍門山脈的九頂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結合申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是“都江堰”——李冰陵中國古代水利文化遊覽的後半部,也是德陽市發展旅遊業的重要支撐景區。李冰陵園在什邡洛水鎮章山,章山距什邡20公里,距洛水鎮2公里,有公路和鐵路經過山下。李冰陵園就在章山山麓。 它是一座富有文化歷史內涵的紀念性園林,是一處古樸凝重、富含秦漢風格的建築群。
主要景點有:李公湖,山門牌坊,李冰石像,九龍石陛,頌德壇,李冰墓區,碑廊等等。
歷史
據當地人講,李冰陵是1993年重修的。什邡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投工投勞。當時的確從山下抬上來一口小棺材,2000年的歲月洗禮,李凍的屍骨早就不在了,就連衣物這些東西也沒留下。而這口小棺材,就成為了李凍的一個象徵。其實肉身衣物有什麼用呢,關鍵是李凍的業績和精神,他永遠活在四川人的心中。
景區從2000年3日16日——4月6日開始舉辦了首屆梨花節,以後每年按期舉辦。 漫步於梨園之中,鋪天蓋地的梨花將遊人置於潔白的花海之中,令人目不暇接,仿佛進入七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頗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宏大氣勢和“憑居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的別致風情。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震後,李冰陵景區古墓已坍塌了一大半,祭壇房屋的主體損毀嚴重 。
青山原不老,因震皺面;綠水本有痕,因震絕跡。
“2500多年的李冰陵,已經毀於一旦。”地震過去1個多月後什邡市委副書記李成金提起被損毀的文物古蹟,依然忍不住痛心。
在重建不久的2008年12月,李冰生態園對李冰陵玉泉溫泉的勘探成功,初步確定該熱儲水型為溫水型中礦化度低壓開放循環系統裂縫型帶狀熱儲。熱儲溫度77.8℃。地下水中含豐富的溴、碘、氟、鍶、硼和硫化氫等對人體有醫療價值的元素,可初步判定為優質醫療礦泉水。
李冰陵的旅遊前景可見一斑。
山門牌坊
從寬潤的李冰大道拐入橫岡坡路,一道三扇門的巨坊扼守山門,坊頂三道飛檐,門額“秦李冰葬所” 五個大字出自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之手筆。牌坊前有一橫臥長崗,名 “烏龍崗”,黑岩嵯峨,塊石壘砌,宛若巨龍身上片片鱗甲。民間傳說當年李冰父子為浚疏洛水,入河勇斗江神蛟龍,激戰多時將其制伏。蛟龍骸骨遂化為烏龍崗。全山褐石磷峋,間有蒼松翠竹。坊左是“神龍嶺”,山如臥牛,此景應了《風俗通義》、《華陽國志》等古籍 所述李冰“化蒼牛與水神斗”,“操刀入水刺水神”、“化犀牛生擒孽龍”的典故。一龍一牛 ,當年相搏,而今相伴,饒有趣味。過牌坊,西側岸涯有一大石,石上有一個長約1米的凹 坑,相傳是李冰之子李二郎擒拿惡龍力陷山石的腳印。足跡旁有一深長裂口,據說是李二郎斬龍時留下的劍疤。
李公湖
過牌坊後眼前突然一亮,前面峰迴路轉之處一片灩瀲波光,這就是李公湖。湖在峽谷之間,渾然天成。水面寬闊,約四五十畝。有黑龍溝、佛泉溪之水汩汩匯入,夏日洪水更添浩淼。山間植被好,湖水清澄瑩碧,兩岸修竹茂林,一派鬱鬱蔥蔥。波光搖翠,靜湖如鏡 。此湖天然,壩高40米,盈時蓄水, 旱時排放灌溉農田。民以李公之名稱之,蘊含這位治水先 賢“盛德在水”的功績。湖口一道“飛虹橋”橫架,閘壩兩座“導洛亭”翼然,畫面富有動 感。游者可岸觀倒影,可湖中蕩舟,可劈波翔游,滌盪胸懷,遠離塵埃。一泓活水,給整座 陵園帶著豐富內涵和秀色靈氣。
李冰石像
跨過精緻小巧的大安橋,李冰石像矗立在陵園大門前面。石像用黃石琢成,高8. 3米,須仰視。石像造型獨特。束髮佩冠,長袍寬氅,左手捋須,右腰佩劍,神情嚴肅莊重 ,昂道仰視長空。這座石像意在刻畫李冰憂芝國事的蜀郡最高長官儀范和窮思治水良策的實幹精神,顯得勇武偉岸,文武兼備。石像後是門殿,青灰屋頂,粉白門牆。殿式為四坡水斜翼收尖,含有神聖石朴的氣度。
九龍石陛
殿門後平台北,是山腳下石階的起端。從這裡到山頂共1000級石階。九龍石陛、石階和紀功石闕構成了殿門後的一組景觀。石陛石階的形制略似北京故宮,中間是兩塊大型 雕刻石板,雖斜坡狀相連,俗稱“龍極”。兩旁是寬闊的石階,高大的四柱三門石闕豎立其後。石板選用質堅紋細的青石料,採用圓雕、浮雕等工藝。遠觀,見九條巨龍盤旋翻騰,張牙舞爪,其下萬頃波濤涌動,好一派翻江倒海的氣勢!細觀,條條石龍各不相同,其眼、其角、其須、其爪、其鱗、其尾,刀法凌厲,功力豪盛,非高超的設計師和熟練的巧匠不能炎之。江海橫流,蛟龍掀浪,方顯英雄本色,正是這石雕的大義。紀功石闕形仿漢闕,無檐, 四柱沖天,雲紋飾頂,闕額“造福萬代”集鄧小平手書,給石階石陛增添了幾分豪氣。
頌德壇
石闕後面地勢變陡,山道石級分左右兩路盤上,匯於陵園紀功碑前。陵園碑記刻寫於1994年春,敘述了李冰治水導洛的功德逝世安葬在章山的史料依據及90年代初什邡人民捐 重修李冰陵的經過。石梯陡立,越升越高,半山腰游水欲駐歇處,正好有一座方形重檐的 石朴建築頌德壇。此壇實為祭壇,收頸放檐,半拱相承,四面牆門相通,當中矗立一道高的綠色花崗石碑,上面鐫刻著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專為什邡李冰陵的親筆題詞,其文是:“創科學治水之先倒,建華夏文明之瑰寶。”千秋評價,萬楊不泯。
李冰墓區
陡峭的石階隔一段路就有一座山亭可供小。山頂平坦寬闊,陵墓壓就在這裡。李冰墓周長約30米,中間是一個碩大的土丘,上面常年生長著蒼松翠柏。墓碑上用魏碑體刻著“秦蜀郡守李冰墓”七字,碑前石槽香火常年不斷。墓家是秦漢時形制 的圓形在墓,墓經10米,上部青草野花,四季不絕。墓園四周由花崗岩砌成,上面雕刻著李凍的一些事跡,墓圍飾從“李冰行跡圖”八幅,以次是:通濟二江,勇斗江神、馬沿西行,開鑿鹽井,民仰忠魂。郡守的豐功,先民的勞績,天認的富饒,後世的尊崇,金融全在這八幅圖畫裡。刀法有浮雕,平雕、線刻,構圖古樸浪漫,表現了人神合一的優美想像,墓園前面是兩組護墓石獸,有水犀,狻猊,蛟龍和龜,他們都是水中的猛獸。在神話傳說中,李冰治水就是和這些猛獸搏鬥,制服了他們,江河就溫順了,成為人類的朋友,這當然是一種美好的想像而已 。兩組護墓石獸分列左右,一日水犀(牛狀),一日狻貂(獅狀),一日虬(蛟龍狀),一日質(龜狀),都是古代文南非里提到的猛獸水精。墓後東 北、西北兩角各聳一塊活水訣言碑,高碑上的大字是“深淘灘”,低築堰和“遇彎截角,逢正抽心”。墓台兩側有一處星象台,至夜,在此仰觀天文甚佳。
有意思的是,李冰除了治水,還教蜀地百姓開鑿鹽井,製取井鹽。四川屬於內陸,又是盆地,與外界聯繫較少,而鹽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產於沿海,李冰教百姓鑿井取鹽的功績不亞於李冰治水。
碑廊
在陵門大門內西側,有一排長廊,遊人一般在下山之後到此歇息觀賞。長廊牆上嵌連一塊塊刻文石碑,皆為當今名流和國際友人。內容不同,風格不異,有的端莊飽滿, 的的龍飛鳳舞,有的古拙蒼勁。多頌李公功德者。
旅行路線
成都發往李冰陵路線: 三國蜀道劍門關翠雲廊二日游 四川中青國旅 280元
從成都,廣漢,綿陽都有直接到什邡市的車,交通非常方便,到什邡後在客運中心有車直達洛水鎮,票價: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