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鏞個展

李健鏞個展

李健鏞個展是李健在北京舉行的展覽,於2018年7月14日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健鏞個展
  •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 開幕時間:2018-07-14
  • 閉幕時間:2018-09-01
展覽介紹,作者簡介,

展覽介紹

佩斯北京於7月1日起閉館布展。並於7月14日重新開館,舉辦韓國觀念藝術先鋒李健鏞的個展開幕式及現場對談。
李健鏞從事藝術創作已五十年,作品涵蓋繪畫、雕塑,以及有關身體的特定場域裝置。在早期創作中,李健鏞常常為自己設計角色與情境,令身體的運動和其位置屬性產生關聯。他的身體藝術象徵了人類心靈與其物質世界的聯繫——我們與他人、與自己在此時達到了相互的理解。他通過對圖像、物體與自己身體的創造性使用來完成表演,在這個過程中,有時他會忘掉自我(允許自我的消失),因此,自我的人性、模糊性與不確定性便可在空間中展現出來。
生命力的本質
李健鏞為韓國締造了一種嶄新的藝術範式,對當代藝術做出了非凡的貢獻,這種範式是建立在他憑藉自身邏輯考察的諸多觀念之上的。他的許多表演和裝置都是記錄在案的動作,心靈的奧秘被簡化為這種動作的基本形式。他嘗試通過物理身體來澄明自己的存在,對他來說,他的身體乃是更大世界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認為身體無法與心靈分離,因此也不能與宇宙分離的看法。在他的早期創作中,作品《素描方法》(Method of Drawing)以某種行為表演在畫作表面留下身體位置的痕跡,創作出表現人類形體運動的手勢繪畫作品。在某種動作或一連串動作的表演中,他的作品常常捕捉到“身體”和“場所”的本質。他以清晰而老練的方式提出內在自我的本質或“生命力”,幫助其追隨者理解他所身處的文化,並以此消除內在自我的困頓迷惑。
眾所周知,李健鏞聲稱自己受到哲學家和語言學家路德維希·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的影響。他的觀念與方法論反映出維根斯坦的觀點,即“語言作為一種遊戲”,其“不確定性”乃是任何問題的根源。敏銳的維根斯坦對語言及意義做出了許多貢獻。他曾與學生做過一個文字遊戲,以說明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詞項的不足與歧義:他令每一個學生出去尋找一件代表“灰色”的例子。而灰色在日常中有各種各樣的用法。我們所說的灰雲密布的天空、一根老婦人的灰白頭髮、我們的大腦灰質,或者某人沉悶的“灰色”性格。不出所料,維根斯坦班上的每個學生從外面找來的“灰色”,無論從色調、色值還是強度而言都不一致。如果套用於身體和空間的語言,這些細微的差別就會告訴我們,當人們試圖交流想法、感覺或事情時,理解他們真正意識到的東西該有多複雜。李健鏞的作品在時間和各個層面上擴展了這種模凌兩可的概念。
身體、動作與手勢
1971年,李健鏞設計出種種項目,以幫助他從語言分析的角度考察觀念領域。他的總主題以《身體的元素》(The Elements of the Body)為名,試圖將表現“位置”與“身體”間的關係來作為他創作的起點。對他而言,“位置”既指向空間,也指向時間,而身體則代表了某種現實,作為過程中的一個元素,身體對它的狀態與境況做出反應。李健鏞從每一件作品的實施與完成中都有所收穫,這有助於他理解身體的運動在與思想的關聯中受到了怎樣的限制。
《地點的邏輯(圓+人)》[Logic of Place (Circle +Man)]是李健鏞1975年創作的一個行為作品。他在地上畫一個圓圈,接著走進圓圈內,又走出圓圈。這個作品引導出一系列獨特的“身體繪畫”和表演,為研究形狀、形式、手勢、同步動能,尤其是形體的“缺席”提供了機會。每一件作品不僅映照出他的每個主題的悲愴感與精神狀況,也映照出他所置身其中的韓國文化。這種映照最終延伸到其它加入李健鏞藝術的民族文化中去。
他的作品裡總是蘊含著比初看之下的畫面多得多的信息。比如在他的木頭作品中,他傳達了對生命的看法,以及他對自然的干預(樹木成了隱喻)。這些作品看起來儘管像是造福人類的工具或器皿,但實際上,它們是對穩定安寧的自然環境的暴力侵犯。這件作品運用各種被手工切割、碾磨與拋光的木頭,並讓木頭上的枝杈保持粗糙,來表現李健鏞試圖通過記錄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的內心掙扎的基本形態來完成對意義的探求。
對“失去自然”的恐懼,與李健鏞的目標相互交織,而這一目標卻毫不含糊地混雜了人類的瘋狂。李健鏞將自己關於生存時間那尚未解答的疑問投射到一個未來的存在中。以戰勝命運的中心人物出場,來詮釋現代生活的約束與控制技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健鏞作品中的主觀性越發凸顯出來,作品記錄了他從身體動作和手勢表演中釋解出來的意象和標記。最終完成的作品只能被解釋為他自己與未知世界之間的狂熱互動。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他所生成的這套規則貌似虛構或抽象,但這背後的原理與邏輯則顯得真誠與現實。
人際關係的語言
在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李健鏞對身份的興趣與日俱增,亦即日常生活、藝術與歷史之間的關係。他的興趣從語言哲學轉向了後現代文化研究中的“本質”問題。他試圖把握生命與藝術的全體,而這並非一件易事。這期間對解構主義的興趣使得他試圖把“生活之整體性”納入其藝術、自由與意義的語境中。他的手勢表演會立即在其畫作上持續地顯現出來,而這種立即性有助於釋放那些真正花時間來嚴肅考慮李健鏞觀念的觀眾。他的判斷並非以過於決絕的方式,從那些觀念的力量中化約而成,而是不時地與抽象毗鄰。對藝術家來說,他的作品中有一種意外的成分,通過留存在畫布上塗抹形式里的痕跡所生成的標記與自動行為,這種意外成分便傳遞到了觀眾身上。打個比方來說,他與這些作品合而為一;當他嘗試為自己恢復繪畫及其意義時,他與自己的探求合而為一。
李健鏞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來幫助他建立一套用來描述感知、認知理性與記憶間之戰鬥的語言,而這中間的纏鬥始終必須獲得決斷。他開始更多地思考一些尋常之事,比如藝術家的“人際關係”和“內心生活”。目前為止,他把來自大眾文化的破碎圖像與那些更為抽象的東西並置一處。他找尋的是未被信仰和其它社會約束污染的心靈,但其作品的現實事件則是作品的標記、顏色與凜冽手勢(一種保持身體在場的抽象動作)。身體的在場不具體體現什麼特別之物,卻喚醒了為我們所有人所共有的集體身體。
李健鏞不斷地探尋意義。他不是簡單地從某個數學藍圖中形成他的主題,而是創造一些能延展至這種探求的事件。他通過手勢(手、眼和軀幹的動作)來表現空間與精神狀態,以此召喚一個僵化社會失落的人性。他的努力促發了一場危機,自我克制在這危機中始終與選擇自由相一致。由於世界總是充滿正式的程式、正確的行事方式、正好的形式與正當的風格,因此,李健鏞通過挖掘自己的衝動,好讓我們意識到我們是否真的曾經擁有過自主性。

作者簡介

李健鏞(Lee Kun-yong)1942年出生於韓國黃海道,現生活並工作於韓國崑山,任崑山國立大學榮譽教授。李健鏞是韓國觀念藝術發展的關鍵人物之一,韓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活躍的民間藝術團體“韓國前衛藝術協會”(AG)與“空間與時間”(ST)的領軍者。他以簡潔而引人深思的行為表演作品為彼時在觀念與政策上腹背受困的韓國前衛藝術生態注入精神力量,被譽為“韓國行為藝術之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