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歷
李仙花出生在廣東五華縣一個喜愛音樂、戲劇的家庭。李仙花小時候就跟著作為漢劇演員的母親下鄉演出。她母親手把手地教她,她也十分熱愛漢劇這門藝術。
1973年,考入梅州戲劇學校,是廣東省梅州市戲劇學校第一批學生,當時她年僅十歲。
演藝經歷
1978年以優秀成績畢業分配到廣東漢劇院一團工作,並拜廣東漢劇表演藝術家
梁素珍為師。李仙花曾在未排練走場的情況下,臨急救場,上台演出《血掌印》劇中的女主角黃金愛獲得成功,被老演員驚訝地稱嘆為“戲老虎”。
1991年,李仙花懷著身孕考入中國戲曲學院,進校第一年她順利完成了中國戲曲學院文化進修課,第二年進入導演本科班。1993年,李仙花在京舉辦個人專場演出,以《百里奚認妻》、《改容戰父》、《陰陽河》3出折子戲征服了首都觀眾,摘取第1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南粵巾幗奪“梅”第一人。畢業時,她被推薦攻讀中國首屆京劇研究生,3年後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取得研究生學歷的戲劇演員。2000年,李仙花再次摘取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八屆),成為廣東第一個獲“二度梅”的演員。
2001年,當選為廣東漢劇院院長。2002年,在廣東第八屆藝術節上,由她領銜主演的《白門柳色》(當時叫《白門悲柳》)獲得表演一等獎,她由此被譽為繼紅線女後廣東“第一名旦”。
2002年5月,李仙花主演的《蝴蝶夢》在香港藝術節獻演。她不但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一為嫵媚俏麗的懷春少婦,一為端莊賢淑的溫柔女子,更首創京漢兩劇“一鍋端”的形式,與京劇小生聯袂演出,獲得香港藝術界的高度讚譽。當年,李仙花“梅開二度”,再獲中國戲劇梅花獎。
2007年6月底,在
梅州市東山教育基地院士廣場,廣東漢劇院全體演職人員給
梅城的父老鄉親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漢劇,其中李仙花精湛的演技更是贏得了台下觀眾陣陣喝彩。
2015年10月23日,李仙花飾演女主角柳如是的廣東漢劇數字電影《白門柳》在拍攝地蘇州木瀆古鎮舉行開機儀式暨新聞發布會,這是她從藝40多年來的銀幕處女作,此前先後擔綱主演了《金蓮》、《蝴蝶夢》、《白門柳》等50多部經典大戲。12月16日,出席在廣東廣播電視台舉行的廣東戲劇名家大型系列電視專題片《紅梅飄香》啟播儀式。
2016年6月21日晚,出演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共同主辦“追夢百年——廣東省慶祝建黨95周年戲劇晚會”,該晚會匯集了10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及眾多話劇金獅獎獲得者,演職人員有一兩百人,都是廣東省戲劇界的精英。
獲獎記錄
社會活動
2016年5月19日晚,參加在博羅縣文化中心舉行的廣東省文藝界“文藝扶貧奔小康”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暨文藝惠民演出相關活動;次日,參加廣東省文聯“廣東省黨員文藝家採風創作基地”在博羅縣石壩鎮冷水坑村簽約掛牌活動。9月9日下午,參加在暨南大學舉辦的第十三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開幕式並開幕辭。9月28日晚上,帶領廣東省文聯一批文藝志願者走進鼎湖進行惠民演出。10月13日晚,出席廣東省文聯、廣東省劇協在廣東粵劇院中心劇場舉行的“廣東省戲劇之鄉”命名授牌儀式暨“黨在我心中”戲劇惠民演出並致辭。
文藝界任職
任職時間 | 任職單位 | 職務 |
2002年-2009年 | | 黨委書記兼院長 |
/ | 廣東省戲劇家協會 | 副主席 |
/ | 廣東省文藝志願者協會 | 主席 |
/ | 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 |
/ | 中國戲劇家協會 | 理事 |
其他任職
廣東省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共第八、第九次廣東省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人物評價
李仙花天生麗質,音色甜潤清亮,文武皆宜,深得老一輩漢劇表演藝術家真傳。在學習中融會貫通,兼收並蓄,藝術修養和表現力更具深度,形成獨特藝術風格,是當代廣東漢劇出類拔萃的文武花旦兼青衣。(央視國際 )
李仙花是廣東首位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獲得者,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漢劇的代表性傳人之一,被戲劇界專家譽為繼粵劇名家紅線女之後當代南粵大地“聲、色、藝俱佳的第一名旦”。李仙花扮相俊美,韻味濃郁醇厚,表演嫻熟細膩,自成一派,先後領銜主演了30多個劇目,塑造了千姿百態的人物形象。(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