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葵

李二葵,原阜寧縣第7區丁侖(今建湖縣寶塔鎮丁仁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二葵
  • 籍貫:原阜寧縣第7區丁侖(今建湖縣寶塔鎮丁仁村
李二葵(1918~1994),他出生時,其母夢見兩朵葵花向陽盛開,故取此名。李二葵的父親李萬里青年時代即宦遊在外,李二葵幼年一直隨父讀書生活,故鄉人對其知之甚少。
1938年即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第二年,李二葵在河南盧氏縣高中畢業,在時任盧氏縣縣長的父親動員下,抱著挽救民族危亡的滿腔愛國熱情,毅然從軍。其後不久,考入黃埔軍校第7分校第16期步科(西安)。畢業後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排長、連長、參謀等職。
1942年2月,中國國民政府應英美盟國之約,派出遠征軍入緬甸作戰。李二葵時在第5軍軍部直屬部隊(一說在208師)運輸連任上尉連長。其叔祖李樹滋聞知,即贈詩以壯其行。詩云:“腥風血雨挾滇緬,天地為悲草木愁。壯士拂衣出門去,長纓在手衛神州。”3月1日,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與日寇展開殊死戰鬥,李二葵帶領運輸連官兵,每天冒著槍林彈雨向前沿陣地運送彈藥、給養,向後方轉移重傷員和陣亡壯士遺體。李二葵不吃小灶,與全連官兵同甘共苦,對士兵關懷備至,整個作戰期間全連無一逃兵,在當時國民黨軍隊中是絕無僅有的奇蹟。由於援敵猛增,更由於指揮失誤、盟軍率先逃跑,導致中國遠征軍作戰形勢急轉直下,為了保存實力,中國遠征軍向印度的雷多、英法爾和中國滇南、滇西撤退。李二葵率領所剩的不足半連官兵一起隨大部隊穿行野人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回到祖國。
解放前夕,辭去軍職定居於上海。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