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鶴雲
- 國籍:中國
- 民族:壯族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92
簡介,人物履歷,
簡介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二十一師六十二團排長,滇桂邊區游擊隊第十一支隊一大隊中隊長。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第四支隊十四團參謀,新四軍第二師六旅十六團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第七師十九旅五十五團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二十師參謀長、副師長、師長,第三野戰軍第三十三軍九十七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長,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軍事顧問團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戰車編練基地司令員,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司令員。一九六四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8年5月,因長期積勞成疾,他離職休養。但仍十分關心國家和軍隊的建設,時常為部隊的正規化訓練出謀獻策。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人物履歷
朱鶴雲(1912~1992),又名朱金棋,化名朱奇,朱國英。壯族。出生於平馬鎮百穀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庭貧困,到11歲才能讀私塾,4年後輟學回家給一家船主做苦工。後因不甘受船主的欺凌,便辭工回家種田。
1926年10月,百穀村青年韋如山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回鄉,開展革命活動,他和十幾個青年朋友,開始接受革命真理的灌輸,積極和韋如山一道,在民眾中傳播革命道理。
1928年春,韋撥群等人到百穀村進行革命活動,舉辦農民夜校。他和一批進步青年,常到夜校聆聽拔哥講革命思想。
1929年10月28日,他機警地為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農民自衛軍帶路,包圍、襲擊駐平馬鎮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一個營及縣警備隊,收繳敵數百人的武裝,為百色起義掃清了障礙。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不久調任右江工農民主政府特務營班長,擔任保衛紅色政權的任務。
1930年2月12日,紅七軍在隆安戰鬥失利後撤回平馬,在馬鞍山遭駐守的桂軍覃興團阻攔。在張雲逸軍長指揮下,他帶領全班戰士配合紅七軍主力奮力拚殺,很快擊敗防守在馬鞍山的一個營,追敵到平馬城邊。後因敵援軍到達,隨部隊一起轉戰恩隆七里山區,參加打擊鄧恩高、黃貴朝等土豪武裝的一系列戰鬥。5月,經過戰火的考驗,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初,紅七軍主力奉命北上後,他留下堅守右江革命根據地,任紅六十二團排長。
1933年3月,為了保持革命力量,打破敵人的封鎖,策應右江革命根據地。他接受中共右江下游委員會的委派,和一批同志到雲南省富寧縣開闢新區。
1934年7月,黃松堅到滇黔桂邊區領導武裝鬥爭,指派他深入滇桂毗鄰的偏僻山區,繼續開展農運和統戰工作,收編綠林武裝。
1934年12月,以七村九弄為中心的邊區革命根據地基本形成。為了更好地開展武裝鬥爭,成立了中共滇黔桂邊區臨時黨委、滇黔桂邊區游擊隊第三聯隊,他任第十一支隊一大隊中隊長,參加富寧縣的武裝暴動,率領部隊打擊土豪地主,鎮壓了橫行霸道的保長陶炳希、花甲區長湯煥等人,沒收他們的財產分給貧苦農民。
1937年2月,國民黨當局對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實行“滇黔桂三省會剿”計畫。桂軍馬玉堂率部和民團千餘人到富寧、剝隘,揚言“要踏平根據地,雞蛋也要過三刀。”氣勢洶洶地向剝隘北部的那潑進發。邊區黨委經過研究,決定集中紅軍和自衛隊約千人,利用那潑地形設埋伏,打擊敵人。他率所部參加伏擊戰。那潑之役,斃敵200餘人,很多敵人被趕入馱娘江淹死,能突圍逃生僅300多人。經過2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粉碎敵人的“滇黔桂三省會剿”計畫。
1939年7月,抗大學習結束後,被派到新四軍第四軍第四支隊十四團任參謀。
1940年春,皖北行署主任顏仁毅率國民黨頑軍3000餘人,由定遠方面來進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接電後,他協助團首長率十四團增援江北大橋。面對頑軍的悍然攻勢,他提出攻城解圍和圍城打援的作戰方案。這一方案即被採納,十四團主力調兵直攻定遠城,守城縣長及下屬棄城逃走,頑軍聞訊急速收兵回援,在高農塘鋪遭到十四團和九團的伏擊,其有生力量受到重創。爾後,他先後任新四軍第二師六旅十六團營長、團參謀長、團長,第七師十九旅五十五團團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二十師參謀長、師長,第三野戰軍三十三軍九十七師師長等職。先是參加蘇中、宿北、萊蕪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他奉命率二十師在南左泉、北左泉和於家沱溝頭一線組擊國民黨軍1個師和2個旅的進攻,指揮部隊血戰4個晝夜,使敵人無法前進一步,保證孟良戰役的勝利。後又率領部隊參加諸城、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在長期革命戰爭中,他英勇頑強,身先土卒,南征北戰曾先後兩次負傷。
1950年7月,受黨中央派遣,出任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軍事顧問團顧問。到越南後,被派到越軍三0四師擔任司令部高級顧問。他參與了紅河三角洲、東北洪基、奠邊府等戰役的組織與指揮。
1952年歸國後,歷任第一裝甲部隊編練基地司令員、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
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軍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8年5月,因長期積勞成疾,他離職休養。但仍十分關心國家和軍隊的建設,時常為部隊的正規化訓練出謀獻策。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2年5月4日在南京病逝。終年81歲。
1926年10月,百穀村青年韋如山從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回鄉,開展革命活動,他和十幾個青年朋友,開始接受革命真理的灌輸,積極和韋如山一道,在民眾中傳播革命道理。
1928年春,韋撥群等人到百穀村進行革命活動,舉辦農民夜校。他和一批進步青年,常到夜校聆聽拔哥講革命思想。
1929年10月28日,他機警地為廣西警備第四大隊和農民自衛軍帶路,包圍、襲擊駐平馬鎮的廣西警備第三大隊一個營及縣警備隊,收繳敵數百人的武裝,為百色起義掃清了障礙。12月11日參加百色起義,不久調任右江工農民主政府特務營班長,擔任保衛紅色政權的任務。
1930年2月12日,紅七軍在隆安戰鬥失利後撤回平馬,在馬鞍山遭駐守的桂軍覃興團阻攔。在張雲逸軍長指揮下,他帶領全班戰士配合紅七軍主力奮力拚殺,很快擊敗防守在馬鞍山的一個營,追敵到平馬城邊。後因敵援軍到達,隨部隊一起轉戰恩隆七里山區,參加打擊鄧恩高、黃貴朝等土豪武裝的一系列戰鬥。5月,經過戰火的考驗,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0月初,紅七軍主力奉命北上後,他留下堅守右江革命根據地,任紅六十二團排長。
1933年3月,為了保持革命力量,打破敵人的封鎖,策應右江革命根據地。他接受中共右江下游委員會的委派,和一批同志到雲南省富寧縣開闢新區。
1934年7月,黃松堅到滇黔桂邊區領導武裝鬥爭,指派他深入滇桂毗鄰的偏僻山區,繼續開展農運和統戰工作,收編綠林武裝。
1934年12月,以七村九弄為中心的邊區革命根據地基本形成。為了更好地開展武裝鬥爭,成立了中共滇黔桂邊區臨時黨委、滇黔桂邊區游擊隊第三聯隊,他任第十一支隊一大隊中隊長,參加富寧縣的武裝暴動,率領部隊打擊土豪地主,鎮壓了橫行霸道的保長陶炳希、花甲區長湯煥等人,沒收他們的財產分給貧苦農民。
1937年2月,國民黨當局對滇黔桂邊區革命根據地實行“滇黔桂三省會剿”計畫。桂軍馬玉堂率部和民團千餘人到富寧、剝隘,揚言“要踏平根據地,雞蛋也要過三刀。”氣勢洶洶地向剝隘北部的那潑進發。邊區黨委經過研究,決定集中紅軍和自衛隊約千人,利用那潑地形設埋伏,打擊敵人。他率所部參加伏擊戰。那潑之役,斃敵200餘人,很多敵人被趕入馱娘江淹死,能突圍逃生僅300多人。經過2個多月的艱苦奮戰,粉碎敵人的“滇黔桂三省會剿”計畫。
1939年7月,抗大學習結束後,被派到新四軍第四軍第四支隊十四團任參謀。
1940年春,皖北行署主任顏仁毅率國民黨頑軍3000餘人,由定遠方面來進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接電後,他協助團首長率十四團增援江北大橋。面對頑軍的悍然攻勢,他提出攻城解圍和圍城打援的作戰方案。這一方案即被採納,十四團主力調兵直攻定遠城,守城縣長及下屬棄城逃走,頑軍聞訊急速收兵回援,在高農塘鋪遭到十四團和九團的伏擊,其有生力量受到重創。爾後,他先後任新四軍第二師六旅十六團營長、團參謀長、團長,第七師十九旅五十五團團長等職。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第二十師參謀長、師長,第三野戰軍三十三軍九十七師師長等職。先是參加蘇中、宿北、萊蕪戰役。在孟良崮戰役中,他奉命率二十師在南左泉、北左泉和於家沱溝頭一線組擊國民黨軍1個師和2個旅的進攻,指揮部隊血戰4個晝夜,使敵人無法前進一步,保證孟良戰役的勝利。後又率領部隊參加諸城、淮海、渡江、上海等戰役。在長期革命戰爭中,他英勇頑強,身先土卒,南征北戰曾先後兩次負傷。
1950年7月,受黨中央派遣,出任駐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軍事顧問團顧問。到越南後,被派到越軍三0四師擔任司令部高級顧問。他參與了紅河三角洲、東北洪基、奠邊府等戰役的組織與指揮。
1952年歸國後,歷任第一裝甲部隊編練基地司令員、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
1955年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軍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1978年5月,因長期積勞成疾,他離職休養。但仍十分關心國家和軍隊的建設,時常為部隊的正規化訓練出謀獻策。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92年5月4日在南京病逝。終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