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琴

朱雪琴

朱雪琴,(1923~1994)一級演員。女,江蘇常熟人。系彈詞藝人朱蓉舫之養女,幼時隨父習藝,未滿10歲即上台唱開篇。11歲後在江浙一帶演出,於抗戰勝利後即成為響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雪琴
  • 外文名:xueqin zhu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常熟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1994年
  • 職業:女演員
  • 主要成就:創立獨特風格的“琴調”。
  • 代表作品:《南泥灣》、《好八連》、《游水出沖山》等
簡介,成就,唱片簡介,

簡介

朱雪琴,建國後加入上海市人民評彈團。在“沈調”的基礎上,兼收“俞調”、“夏調”等流派的唱腔,創立獨特風格的“琴調”。演唱時,精神飽滿,氣勢豪放,感情充沛,雄健明快。她所演唱的《南泥灣》、《好八連》、《游水出沖山》等,成為深受聽眾歡迎的保留節目。

成就

蘇州彈詞女演員。彈詞唱調“琴調”創始人。江蘇常熟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七歲從養父朱蓉舫習藝,學說“雙金錠”,九歲就開始登台插邊花唱開篇,十一歲起與叔父朱雲天拼雙檔在江浙一帶演唱彈詞《白蛇傳》、《玉蜻蜓》、《雙金錠》、《描金鳳》、《珍珠塔》等節目,其父常常告誡她說:“一個藝人不能光學人家,學人家只是象別人,要自己獨創一格,包括彈奏樂器,也是這樣”。建國後,任上海評彈團演員。一九五一年起與郭彬卿雙檔演唱《珍珠塔》、《琵琶記》、《梁祝》,一九五六年參加上海市人民評彈團(今上海評彈團),她的唱腔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從花哨走向質樸、顯露走向深沉,琴調的明快流暢更有發展,更善於表達奔放激動的情緒,她所演唱的現代題材的開篇和選段《岳母刺字》、《南泥灣》、《好八連》、《游水出沖山》等,深受歡迎,影響頗廣。她從小就致力於評彈,傾心於藝術,不僅在樂器上苦下功夫,特別在唱腔上認真探索。長期實踐中,她在“馬”、“沈”、“薛”的基礎上,兼收並蓄了許多,其它的評彈流派如俞調、夏調等個別旋律,且吸收了京劇的某些唱腔,發展了彈詞唱調中吟誦體的特色,高低、緩疾、頓挫、抑揚,變化多端,氣勢磅礴,如潑墨大寫,再加上她天賦音域較寬,嗓音渾厚,有著男性的某些音色,唱起來神態弈弈,通過面風、手勢的配合和強烈、跳躍的節奏,常常十幾句疊句一氣呵成,緊緊抓住聽眾,琴調最初出現時,某些人嗤之為“怪腔怪調”,後來逐漸被廣大聽眾肯定。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演唱風格:說表流暢親切、颱風穩重大方、眼神運用恰到好處、手面動作乾淨漂亮,故在書台上真正做到心到、手到、眼到而特別傳神。唱腔上則在“馬調”、“沈薛調”的基礎上,創造了氣勢磅礴、爽利輕快、旋律大起大伏、疊句一氣呵成的“琴調”流派,並在三弦的演奏上創造了大量的“花過門”,配之以郭彬卿的琵琶伴奏,真可謂珠聯璧合、相映生輝,煞是好聽,深受廣大評彈愛好者的喜愛和歡迎。

唱片簡介

評彈:琴調唱腔朱雪琴(CD)
詳細內容:1、瀟湘夜雨 8'352.拷紅 8'523.珍珠塔·妝檯報喜  8'524.琵琶記·哭墳 11'585.珍珠塔·方太太思兒  5'536.蘆葦青青·游水出沖山 14'267.梁祝·樓台會  2'41廣告語: “琴調”為評彈藝術家朱雪琴所創她在“沈”、“薛”調的基礎上,根據上、下手樂器的定音限制以及本身嗓音條件,吸收“俞調”唱腔因素,創造出氣勢磅礴、爽利明快,旋律大起大伏、疊句一氣呵成的嶄新流派唱腔,並在三弦彈奏上創造了大量的“花過門”,配之以郭彬卿絕妙的琵琶伴奏,猶如簡單輕便的交響樂章,珠聯壁合,相映生輝,煞是好聽“琴調”唱腔大多熱情豪放,明快跳躍,但也能唱出悲傷哀怨的感情,如本專輯中《琵琶記·哭墳》、《珍珠塔·方太太思兒》,聽眾們可以從中領略評彈一曲百唱的無窮奧妙以及藝術家的深厚功力評彈評彈是評話和彈詞的合稱,俗稱說書,是用蘇州方言進行說唱、表現的地方曲種民間稱評話為大書,彈詞為小書大書開講武俠、公案之類故事,以醒木、扇子、手帕為道具;小書以彈唱才子佳人為主題的故事,用三弦、琵琶等樂器,自彈自唱,配有各種曲調評彈博採小說、詩歌、戲曲、音樂等表現手法之長,形成一套以說、噱、彈、唱為主的綜合藝術,語言生動,通俗易懂,是藝苑中一枝經久不衰的鮮花 蘇州評彈,大約形成於明末清初到了明代,開始強調說書人要進入角色,說書時要“我即成古,笑啼皆一”入清以後評彈進一步吳語化,在說表上有官白、私白(蘇州話)之分,唱腔也逐漸地方化,儘量採用本地區流行的“費伽調”、“平湖調”等到了清乾隆以後,蘇州評彈出現了興盛的局面,藝人王周士著手調整了評彈界,並於乾隆四十一年成立了光裕公所自此以後蘇州評彈事業欣欣向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