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一個出身貧寒的南部地主(伯爾·艾夫斯飾)身患重病。將不久於世。在他的65歲生日聚會上,他的兩位性格相反的兒子布魯克(保羅·紐曼飾)和古柏都帶著媳婦參加。古柏是一位律師,並管理大筆產業;弟弟布魯克卻沒有這么幸運。他曾經因為自己誤會了老友,而致使老友自殺身亡;他怪自己的妻子與摯友有染,而不與其同房,該事成為大嫂的笑柄;而且他無法接管產業。
布魯克由於覺得世上一切都是虛偽的,所以他其實並不想繼承產業,但經過賢妻瑪姬(伊莉莎白·泰勒飾)的激勵和父親的開導,他開始了解生活的意義,因而全家人最終都是各得其所。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備註 |
---|---|---|---|
瑪姬·波利特 | 伊莉莎白·泰勒 | ---- | |
布魯克·波利特 | 保羅·紐曼 | ---- | |
哈維·波利特 | 伯爾·艾弗斯 | 大老爹 | |
大媽媽 | 朱迪絲·安德森 | ---- | |
古柏·波利特 | 傑克·卡森 | ---- | |
梅·波利特 | Madeleine Sherwood | ---- | |
鮑先生 | 拉里·蓋茨 | ---- | |
Deacon Davis | Vaughn Taylor | ---- | |
Sookey, Servant | Zelda Cleaver | ---- | |
'Boy' Pollitt | Brian Corcoran | ---- | |
Buster Pollitt | Hugh Corcoran | ---- | |
Bit Part | Mildred Dunnock | ---- | |
Dixie Pollitt | Patty Ann Gerrity | ---- | |
Pollitt Groom | Bobby Johnson | ---- | |
Party guest | Jeane Wood . | ---- | |
Sonny Pollitt | Robert'Rusty' Stevens . | ---- | |
Lacey, Servant | Vince Townsend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原著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美術設計 | 布景師 |
---|---|---|---|---|---|---|---|---|---|
Lawrence Weingarten | 田納西·威廉斯 | 理察·布魯克斯 | William Shanks Hank Moonjean | 理察·布魯克斯、James Poe | William H. Daniels | Charles Wolcott | Ferris Webster | William A. Horning Urie McCleary | Henry Grace Robert Priestley |
角色演員介紹
- 瑪姬·波利特演員:伊莉莎白·泰勒瑪姬是一位嫁入豪門的女性,瑪姬的丈夫對瑪姬冷漠、疏遠,這使瑪姬傷心抑鬱,常陷入無可自拔的寂寞之中。但她卻沒有頹廢和放棄,而是用自己的美麗和機智竭盡全力地挽救自己的婚姻。
- 布魯克·波利特演員:保羅·紐曼布魯克是一位橄欖球運動員,他因為好友的自殺而頹廢酗酒,最終還是和大老爹以及妻子瑪姬達成了和解,不再因為好友的死而自怨自艾,重新回歸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 大老爹(哈維·波利特)演員:伯爾·艾弗斯大老爹是一位南方地主,家人尊稱為“大爹”。他是一位“拳頭式”的人物,野心勃勃地建造了自己的家業,但到垂死之際卻發現自己一生無愛。
- 梅·波利特梅是大老爹的大兒媳婦,她不辭勞苦從遠處趕來參加大爹的生日宴會,無所不及地博取大爹的歡心。
幕後花絮
- 為了適應好萊塢的的審查制度,原劇中的同性戀情節和黑暗的主題都被淡化了。
- 導演理察·布魯克斯在看到保羅·紐曼的藍眼睛之後,決定拍一部彩色電影,因此影片成為了首部改編自田納西·威廉士作品的彩色電影。
- 在拍攝這部影片期間,伊莉莎白·泰勒的第三個丈夫托德去世,而她又閃電般地與她丈夫的乾兒子戀愛,受到輿論關注,於是米高梅影片公司決定利用這一事件發行該片。
- 伊莉莎白·泰勒在影片中穿著的象牙色的襯裙,成為影片上映後人們的模仿對象。
獲獎記錄
獎項名稱 | 獲獎情況 | 獲獎方 |
---|---|---|
1959年第16屆美國電影金球獎 | 最佳導演 (提名) | 理察·布魯克斯 |
1959年第1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 最佳外語片男演員 (提名) | 保羅·紐曼 |
最佳外語片女演員 (提名) | 伊莉莎白·泰勒 | |
1959年第3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男主角(提名) | 保羅·紐曼 |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 理察·布魯克斯 | |
最佳改編劇本(提名) | 詹姆斯·坡 | |
最佳攝影(彩色片)(提名) | William H. Daniels | |
最佳影片(提名) | 勞倫斯·溫加滕 | |
最佳導演(提名) | 理察·布魯克斯 | |
最佳女主角(提名) | 伊莉莎白·泰勒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
國家 | 日期 | 國家 | 日期 |
---|---|---|---|
美國 | 1958年9月18日 | 奧地利 | 1959年3月13日 |
巴西 | 1958年12月15日 | 芬蘭 | 1959年3月27日 |
法國 | 1958年12月26日 | 日本 | 1959年4月7日 |
義大利 | 1959年1月22日 | 中國香港 | 1959年6月4日 |
瑞典 | 1959年2月2日 | 丹麥 | 1959年8月14日 |
西德 | 1959年2月19日 |
製作公司、上映日期參考資料
票房信息
這部影片最終成為1958年米高梅利潤最多的一部影片。該片票房收入達到880萬美元。
影片評價
由於導演理察·布魯克斯去除了原作中的同性戀情結,導致故事情節有些晦澀難懂。(新華網評)
影片的情節,從尷尬詭異的相聚到比較完滿的結尾,這一變化配合道德的探究、人性的陰暗,沒有出現媚俗和沉悶。(新浪網評)
該片極為仔細地刻畫了布雷克一系列心理變化,甚是傳神。(山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