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軾墓
- 外文名:Tomb of Zhu Shi
- 地理位置: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村前鎮龍溪村樹子坑劍形山
- 所處時代:清
- 占地面積:2600 m
- 保護級別:6-0255-2-35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 保護等級: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主要建築,文物遺存,歷史人物,文物保護,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清乾隆元年(1736年),朱軾卒於京城。
清乾隆二年(1737年),朱軾靈樞由京城運回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村前鎮龍溪村樹子坑劍形山的緩坡上。
建築格局
朱軾墓,呈窄長形,南北長104米,東西寬26米,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朱軾墓地為高大封土堆,高1.5米,墓前豎立石碑,拜坪築成水塘。對稱布局,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帝師元老” 坊,無字神道碑、拜坪和墓冢,神道寬26米,正樓懸山頂。
主要建築
“帝師元老”牌樓
“帝師元老”牌樓,在朱軾墓神道碑後中軸線上,為灰白花崗石質,仿木結構,三門四柱,通高7.20米,寬7米。正樓為懸山頂,中檐鐫刻行書“帝師元老”四個大字,柱聯“名卜金甄三紀勛猷高北斗”,“望留綠野千秋事業並東山”,小楷落款“受業甘汝來拜題”。
文物遺存
朱軾墓,現存三塊石碑、二尊石馬、二尊石人。朱軾墓中軸線兩邊依次排列神道碑,墓表、石鹿,石馬、石雕臣俑、石獸。神道寬26米,石牌坊為三間四柱,坊額上刻“帝師元老”四個大字,中柱上陽刻“名卜金甄三紀勛猷高北斗,堂留綠野千秋事業並東山”,落款“甘汝來”。上下額枋及花板雙面均用雕花石板裝嵌,飾鏤雕圖紋。
石馬
石馬一對,通高1.78米,身長1.73 米,相向侍立,系韁繩,配雕花鞍,垂尾通地,雕工精細。
翁仲
翁仲一對,通高2.05米,戴冠,蓄鬚,著長服,執笏,露靴尖,對視恭立。
怪獸和石豬
怪獸和石豬各一對,他們均殘破。
望柱
望柱一根,高3.3米,桃形頂,四方磨楞柱桿。
歷史人物
朱軾(1665——1736年), 字若瞻,號可亭,高安市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經學家、文學家,官至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居官廉潔,為世人傳頌,卒諡文端。朱軾工古文,學宗橫渠,為當時朝廷御用程朱學派的重要代表,著有《周易註解》《周禮註解》《儀禮節略》《歷代名儒循吏傳》等。
文物保護
1983年5月5日,朱軾墓被江西省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縣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朱軾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評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5月25日,朱軾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朱軾墓,位於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村前鎮龍溪村樹子坑劍形山。
村前鎮龍溪下袁村
交通信息
自駕前往朱軾墓:從高安站出發,路程大約10千米,約需17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