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能鴻

朱能鴻

朱能鴻,1939年11月1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蘇州,天文光學望遠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員,總工程師。

196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1989年主持設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能鴻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蘇州市
  • 出生日期:1939年11月10日 
  • 職業: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
  • 主要成就: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經歷,科學之路,德國課題,研究生涯,主要成績,

人物經歷

1939年11月10日,朱能鴻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省蘇州市。
1960年,畢業於同濟大學。
1989年,主持設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是世界上前口徑最大的天體測量望遠鏡。5年來,該望遠鏡工作穩定,性能好,定位精度高。在1994年7月彗木相撞中拍攝了600多張照片,為國際天文界所注目。
1990年,被評為中國科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993年,被評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之一。1993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設計了光干涉合成望遠鏡方案,該方案具有多光束饋入和瞳孔跟蹤等特色,為中國天文望遠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高級工程師(正研級)。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長,負責天文台的技術系統。

科學之路

在20世紀60年代參加工作的初期他潛心自學有關光學天文望遠鏡設計的基礎和專業書刊,並結合科研課題下到上海光學儀器廠、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儀器廠和南京天文儀器廠工作多年,由此得以親身經歷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奠定了此後設計大型儀器的基礎。60—70年代初他設計了名為“真空照相天頂簡”的天文儀器,這是一架天體測量儀器,儀器通過精密測量恆星經過子午圈的時間來測定其赤經和赤緯。該儀器不同於國外同類儀器之處有二點,其一是將整架儀器置於一真空容器之內,以消除因望遠鏡鏡簡內的氣流引起的反常折射的影響。其二是改變了國外天頂筒套用接觸式鼓輪記時的設計為套用光電顯微鏡的不接觸式的刻線對準記時方法,從而將記時精度由國外的1/100s提高到優於1/1s。真空照相天頂筒獲得了1978年國家科技大會的一等獎。隨著天文研究的發展,1974年上海天文台向中國科學院提出申請建造一架口徑為1.5米的光學天文望遠鏡以進一步開展天體測量和天體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觀察天文觀察天文
朱能鴻
在吸取國外望遠鏡設計經驗的基礎上,1.5m望遠鏡有幾處自己的特點。其一是望遠鏡的自動調焦方法。雖然望遠鏡的微晶玻璃鏡面已不受溫度的影響,但由於鏡筒是鋼製的,當溫度變化時,主反射鏡和副反射鏡之間的距離仍會因鏡筒的膨脹而變動,從而引起工作焦平面的變動。克服這個問題的傳統方法通常是按氣溫調節主反射鏡和副反射鏡之間的距離。在1.5m望遠鏡上朱能鴻研究成一種全自動的調焦方法。另一個特點是關於望遠鏡的跟蹤機架的設計。因天體測量工作要求望遠鏡在跟蹤指向方面有特別高的穩定性,最能滿足這種要求的機架是英國式的96式機架,這種對稱的機架具有對鏡簡的主光軸保持“等彎沉”的優點,但套用這種機架將因機架本身的遮擋而使望遠鏡看不到北極區的星空。如果採用美國式的叉式機架雖能看到整個天空但不易達到上述的“等彎沉”特性。朱能鴻經過詳細的計算和分析,綜合了這二種機架的優點而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叉—扼機架,使鏡身結構保持對稱性,達到“等彎沉”的特性而又能看到極區的星空。由於這架望遠鏡的精良設計,得到了視場為30角分的優質像片。這個項目獲得了年度的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1年度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德國課題

1991—1993年,朱能鴻應邀去位於德國慕尼黑但屬於歐洲共同體的歐洲南方天文台,參加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地面光學望遠鏡——16m甚大望遠鏡的工作。這個課題是歐洲最大的項目。由德、法、意、丹麥、瑞典、瑞士等國的政府出資,並集中了世界各國近100名工程師共同工作的一個系統工程。該望遠鏡由四個口徑為8m的獨立的望遠鏡(每架望遠鏡重達枷噸)所組成,它有二種工作模式,一種是所謂非相干模式即將四架8m望遠鏡的口徑綜合成等效的16m口徑的望遠鏡。非相干模式加上可克服大氣影響的自適應光學系統後可使地面望遠鏡得到逼近空間望遠鏡一樣優良的星象。另一種模式是所謂的相干模式(光學干涉模式)即將四架8m望遠鏡和三架口徑為1.8m的可移動的望遠鏡組成一個望遠鏡陣。將每一架望遠鏡所收集的星光轉換為平行光束後再通過光學延遲線和合成器,使其以同一個波前在合成器的焦平面上形成干涉條紋。此干涉條紋經過軟體處理後可復原出高角解析度的星象。用相干模式工作時則能以毫角秒的解析度去觀測恆星,從而使恆星不再是一個點。光學干涉觀測的成功將會是天文望遠鏡研製和天文學研究的一個里程碑。

研究生涯

朱能鴻在歐洲南方天文台參加的止是光學干涉儀組的工作,當時這個組正處於第一階段的概念設計期。他負責做一個口徑為2m的光學合成望遠鏡的概念設計。在這個方案里他提出,採用機械手移動合成望遠鏡的饋入平面鏡來達到和望遠鏡陣的人瞳相匹配的構想,提出以圍繞合成望遠鏡的三個方向饋人來自望遠鏡陣的光束的構想,以此為基礎,朱能鴻用了一年的時間完成了這個方案設計並獲得外國同行的好評。
40餘年來,朱能鴻設計過近十架不同類型的天文儀器。在天文望遠鏡的研製中親自參加鏡面熔煉,負責望遠鏡的總體設計,親自做若干重要部件的設計,在望遠鏡的加工過程中他頻繁地到上海的各個大廠里去跟班協調以保證零部件的加工質量,最後又負責制定望遠鏡的光機調試直至親自用望遠鏡試觀測。他是中國參與過和能控制望遠鏡研製全過程的少數幾個工程技術人員之一。l則年他被國務院評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1993年獲上海市科技精英稱號,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績

60年代初研製成功使月球及其定標星同時被拍攝在一張底片上的月球雙速照相機;研製成功用於測定恆星赤經和赤緯的真空照相天頂筒,設計中採用真空鏡筒和光電顯微鏡計時,提高了測量精度。1989年主持設計研製成功中國第一架1.56米天體測量望遠鏡,設計中採用了較先進的技術,也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天體測量望遠鏡。該望遠鏡工作穩定,性能好,定位精度高。在1994年7月慧木相撞中拍攝了600多張照片,為國際天文界所注目。1993年在歐洲南方天文台設計了光干涉合成望遠鏡方案,方案具有多光束饋入和瞳孔跟蹤等特色,為中國天文望遠鏡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