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朱禎(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禎,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1983年獲北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5年以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生身份赴美國田納西大學植物系進行博士論文研究,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赴美國田納西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93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國家863計畫現代農業技術領域“植物分子設計與品種創製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負責人,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生物計量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生物技術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雜誌》副主任編委等。曾任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

曾經和正在承擔的課題包括: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中國-荷蘭戰略聯盟框架項目,總理基金項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功能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農業生物技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楨
  • 職業:生物學家
  • 出生日期:1985年
  •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人物情況,人物履歷,承擔課題,研究方向,發表論文,參加活動,人物言論,

人物情況

人物履歷

朱禎,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生物化學專業,1983年獲北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5年以中美聯合培養博士生身份赴美國田納西大學植物系進行博士論文研究,1988年獲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理學博士學位。1988年赴美國田納西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93年受聘為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研究員。國家863計畫現代農業技術領域“植物分子設計與品種創製技術”主題專家組專家、負責人,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生物計量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全國生物技術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生物工程雜誌》副主任編委等。曾任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副局長、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

承擔課題

曾經和正在承擔的課題包括: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中國-荷蘭戰略聯盟框架項目,總理基金項目等。

研究方向

植物功能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農業生物技術等。

發表論文

1. Ni, M., Ma, W., Wang, Xiaofang, Gao, M., Dai, Y., Wei, X., Zhang, L., Peng, Y., Chen, S., Ding, L., Tian, Y., Li, J., Wang, H., Wang, Xiaolin, Xu, G., Guo, W., Yang, Y., Wu, Y., Heuberger, S., Tabashnik, B., Zhang, T., Zhu, Z. (2017). Next generation transgenic cotton: pyramiding RNAi and Bt counters insect resistance. Plant Biotechnol J. DOI:10.1111/pbi.12709.
2. Song, H., He, X., Zou, S., Zhang, T., Luo, Y., Huang, K., Zhu, Z.*, and Xu, W. (2015). A 90-day subchronic feeding stud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expressing Cry1Ab protein in Sprague-Dawley rats. Transgenic Res 24, 295-308. (co-corresponding author)
3. Zhang, L., Peng, Y., Wei, X., Dai, Y., Yuan, D., Lu, Y., Pan, Y., and Zhu, Z. (2014). Small RNAs as important regulators for the hybrid vigour of super-hybrid rice. J Exp Bot 65, 5989-6002.
4. Peng, Y., Wei, G., Zhang, L., Liu, G., Wei, X., and Zhu, Z. (2014). Comparativ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of three super-hybrid rice combinations. Int J Mol Sci 15, 3799-3815.
5. Chang, Y., Zhang, L., Lu, X., Zhao, C., Zhu, Z.*, Wang, F., Zhang, J., Chen, S., Zhao, Y., and Xu, G. (2014). A simultaneous extraction method for metabolome and lipidom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ry1Ac and sck-transgenic rice leaf treated with insecticide based on LC–MS analysis. Metabolomics 10, 1197-1209. (co-corresponding author)
6. Zhang, L., Peng, Y., Dong, Y., Li, H., Wang, W., and Zhu, Z. (2013). Progress of Genomics and Heterosis Studies in Hybrid Rice. In Polyploid and Hybrid Genomics, Z.J. Chen, and J.A. Birchler, eds. (New York, USA: Wiley-Blackwell), pp. 117-135.
7. Zhou, J., Zhang, L., Li, X., Chang, Y.W., Gu, Q., Lu, X., Zhu, Z.*, and Xu, G.W. (2012). Metabolic profiling of transgenic rice progeny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he effects of gene insertion, tissue culture and breeding. Metabolomics 8, 529-539. (co-corresponding author)
8. Zhou, J., Zhang, L., Chang, Y., Lu, X., Zhu, Z.*, and Xu, G. (2012). Alteration of leaf metabolism in Bt-transgenic rice (Oryza sativa L.) and its wild type under insecticide stress. J Proteome Res 11, 4351-4360. (co-corresponding author)
9. Wu, B., Zhang, B., Dai, Y., Zhang, L., Shang-Guan, K., Peng, Y., Zhou, Y., and Zhu, Z. (2012). Brittle culm15 encodes a membrane-associated chitinase-like protein required for cellulose biosynthesis in rice. Plant Physiol 159, 1440-1452.
10. Sun, A., Dai, Y., Zhang, X., Li, C., Meng, K., Xu, H., Wei, X., Xiao, G., Ouwerkerk, P.B., Wang, M., and Zhu, Z. (2011). A transgenic study on affecting potato tuber yield by expressing the rice sucrose transporter genes OsSUT5Z and OsSUT2M. J Integr Plant Biol 53, 586-595.
11. Song, G.S., Zhai, H.L., Peng, Y.G., Zhang, L., Wei, G., Chen, X.Y., Xiao, Y.G., Wang, L., Chen, Y.J., Wu, B., Chen, B., Zhang, Y., Chen, H., Feng, X.J., Gong, W.K., Liu, Y., Yin, Z.J., Wang, F., Liu, G.Z., Xu, H.L., Wei, X.L., Zhao, X.L., Ouwerkerk, P.B., Hankemeier, T., Reijmers, T., van der Heijden, R., Lu, C.M., Wang, M., van der Greef, J., and Zhu, Z.(2010). Comparative transcriptional profiling and preliminary study on heterosis mechanism of super-hybrid rice. Mol Plant 3, 1012-1025.
12. Wei, G., Tao, Y., Liu, G., Chen, C., Luo, R., Xia, H., Gan, Q., Zeng, H., Lu, Z., Han, Y., Li, X., Song, G., Zhai, H., Peng, Y., Li, D., Xu, H., Wei, X., Cao, M., Deng, H., Xin, Y., Fu, X., Yuan, L., Yu, J., Zhu, Z.*, and Zhu, L. (2009). A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superhybrid rice LYP9 and its parent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6, 7695-7701. (co-corresponding author)
13. Wang, Y.Q., Wei, X.L., Xu, H.L., Chai, C.L., Meng, K., Zhai, H.L., Sun, A.J., Peng, Y.G., Wu, B., Xiao, G.F., and Zhu, Z. (2008). Cell-wall invertases from rice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Caryopsis during the grain filling stage. J Integr Plant Biol 50, 466-474.
14. Wang, Y., Xiao, Y., Zhang, Y., Chai, C., Wei, G., Wei, X., Xu, H., Wang, M., Ouwerkerk, P.B., and Zhu, Z. (2008). Molecular cloning,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novel monosaccharide transporter gene OsMST6 from 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a 228, 525-535.
15. Sun, A.J., Xu, H.L., Gong, W.K., Zhai, H.L., Meng, K., Wang, Y.Q., Wei, X.L., Xiao, G.F., and Zhu, Z. (2008).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ice sucrose transporter genes OsSUT2M and OsSUT5Z. J Integr Plant Biol 50, 62-75.
16. Wang, Y., Xu, H., Wei, X., Chai, C., Xiao, Y., Zhang, Y., Chen, B., Xiao, G., Ouwerkerk, P.B., Wang, M., and Zhu, Z. (2007).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monosaccharide transporter gene OsMST4 from rice (Oryza sativa L.). Plant Mol Biol 65, 439-451.
17. Zhou, M., Xu, H., Wei, X., Ye, Z., Wei, L., Gong, W., Wang, Y., and Zhu, Z. (2006). Identification of a glyphosate-resistant mutant of rice 5-enolpyruvylshikimate 3-phosphate synthase using a directed evolution strategy. Plant Physiol 140, 184-195.

參加活動

2009年4月23日,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重要性狀基因克隆及功能驗證”課題啟動會在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召開,遺傳發育所副所長朱楨研究員到會指導並發表講話。朱楨副所長代表所領導致辭。

人物言論

2012年5月25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說,“在轉基因技術的初期研究過程中,上個世紀80年代歐洲國家處於主導地位,引領著全世界農作物生物技術改良的發展方向。然而,90年代後期進入產業化階段,美國迅速趕上,起到主導作用,甚至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這是為什麼?”究其原因,朱禎認為兩地區對轉基因技術採取了不同的態度,以及不同的管理模式。
朱禎認為,目前的管理模式缺乏最高決策層的權威。“國內涉及轉基因的部門包括科技部、環保部、進出口檢驗檢疫局、教育部、中科院,以及外貿系統和糧食部門等。這么多部門,利益如何平衡?”他打趣道,“讓炮兵解決整個戰役,這不現實。統一指揮,多兵種聯合作戰更有效。所以我覺得我國也需要高層次的協調機制,美國和巴西的模式值得借鑑。”
2012年9月,朱禎接受採訪時說:“主流科學家對轉基因技術和轉基因食品是認可的。少數科學家對轉基因食品的爭議,也不是安全性的爭議,而是一些哲學理念和其他方面的討論。”
朱禎指出:評估一種轉基因食品的風險,要看具體情況,轉到受體物種上的基因是什麼基因,對受體物種有什麼影響。如果轉的基因是毒素基因,那受體物種當然對人類有危害;但如果轉的基因是降解植物本身含有的毒素,那么這個轉基因食品是不是在降低對人類的風險呢?難道天天吃打農藥的食物,比吃具有抗蟲基因的食物更安全嗎?
朱禎表示:基因的轉移過程,在自然界就有。自從人類耕種作物以來,我們的祖先就從未停止過對作物的遺傳改良。傳統育種技術主要通過有性雜交和自然界產生的突變,通過人工選擇培育出新的農作物品種。比如我們現在吃的小麥,就含有燕麥草和黑麥的成分。不過,傳統種植技術的目標性不強,基因的轉移也只能在物種內進行。轉基因技術則不然,目標性強,可以實現跨物種之間的特定基因轉移,方便簡捷。
朱禎說:任何一種轉基因作物從研究立項到大面積推廣,都要經過4個階段的評估和審批。轉基因作物培育出來之後,要依次經過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等三個階段的監測、評估。每個階段都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由專門人員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監測、評估的內容包括作物本身的性狀、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這三個階段完成之後,還要把結果送交農業部審批,由農業部組織各方專家進行綜合評估,取得商業化許可證後,方可進行大面積推廣。到現在為止,我國尚未有大作物轉基因品種獲得商業化許可。
對於轉基因食品,更是要由國家相關權威部門進行全方位檢測:食品成分、食品毒性、致突變效應、過敏反應等。對轉基因食品檢測的全面、嚴格程度,超過了任何食品。
朱禎表示: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世界糧食產量逐年提高,但世界的糧食種植面積是恆定的,甚至還有縮減。那么,只有提高單產,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吃飯需求。轉基因技術的發明,為人類改良農作物品種,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率,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途徑。目前,在國外,大豆、油菜、玉米,都廣泛使用了轉基因技術,轉基因大豆,占世界大豆種植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而在我國,近年來糧食總產與耕地變化基本一致,表明糧食單產的提高並不明顯。除了轉基因棉花,我國轉基因農作物的推廣非常緩慢,絕大部分使用傳統耕種技術。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如果再不發展轉基因技術,我國的糧食安全將遭到威脅。
2012年12月,朱禎說:“發展轉基因作物已是大勢所趨,希望我國能順利進行產業化,種上我們自己研製的轉基因作物。”
2013年10月,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研究所朱禎研究員認為,吃含有轉基因的食品將會改變人類遺傳特性的擔心是毫無科學依據的。從長遠來講,轉基因食品跟常規育種得到的食品一樣,並沒有產生有別於其他食品新的不可預期的問題。
2017年9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表示:“轉基因雖然是一項新技術,但沒有脫離生物學的規律。”朱禎認為,轉基因是一種中性技術,產生結果的好壞在於轉入的是何種基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