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溪
朱熹與故里的感情
朱熹生平對生養他的尤溪,懷有深厚的赤子之情。據記載,他曾多次回到這裡尋親訪友、講學授徒,並留下了大量的墨寶銘文、手跡板聯和詩詞歌賦。這些深厚的文化底蘊,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尤溪人民,培育出一個個莘莘學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騷客到這裡尋根溯源、親近朱熹。正如劉海粟先生所頌揚的“尤溪風月無今古,學海揚帆有後人”。
故里介紹
鐘靈毓秀
在“南溪書院”北向遠處有一座山峰,那是尤溪的太祖山—叫“文山”(亦稱筆架山),南向背後的這座山叫公山。據史料記載,就在朱熹出生的頭一天傍晚,對面文山和背後公山同時起火,火勢成“文公”二字。大火與晚霞,交相輝映,情景煞是好看。朱熹父親朱松看到這場奇火說:“天降祥瑞,必有所印,此喜火祥兆也!”第二天中午,朱熹就在鄭氏館舍西廂房誕生了。朱松根據這場喜火,遂為孩子取名熹,亦即“喜火”二字的組合。尤溪人根據這個傳說,便叫朱熹為“朱文公”。
沈郎樟別苑
沈郎樟別苑的巨幅畫像(或雕刻或燙畫),它告訴了我們“沈郎樟”的來歷。為什麼叫“沈郎樟”呢?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一說唐代之前,我們尤溪縣叫“沈溪”,到五代時,因避閩王王審知諱,當地土著居民以尤姓為多,遂改名為尤溪。一說尤溪縣的母親河叫尤溪,故而命名尤溪,現城關還保留著別稱“沈城”。因為朱熹出生於沈城,他的小名就叫“沈郎”,他親手栽種的樟樹,後人就叫它“沈郎樟”。前一棵樹圍16米,後一棵樹圍9.8米,高約30米。清代有一詩人寫詩禮讚樟樹說:“毓秀鐘靈紫氣來,香樟儒聖親手載。身價能留千古樹,底須可作棟樑材。”尤溪人尊重朱熹,同時也尊重與他有關的事和物,特別他栽種的樟樹,更是愛護備至。據林業專家說,如此碩大的香樟,在全國並不多見。它目前正處於壯年時期,堪稱“中國的樟樹王”。
弘道門
“弘道門”,取《論語》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句,以此來讚頌朱熹闡發正統的孔孟之“道”之意。“人能弘道”,說明了人在歷史發展、歷史創造中的主觀能動性。原來,南宋時這裡是一片桃林,還留下了一個反映朱熹小時候勤學苦練的《半畝方塘二度桃》的傳奇故事呢!據說朱熹五歲時,就已通曉《孝經》大意,從小立志崇聖傳道,在書上題曰“不如是,便不成人。”六歲仲春時節的一天清晨,朱松推開西廂的窗戶,深深地被滿園春色所吸引,便囑朱熹抄寫唐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句。由於朱熹無意間的粗 心,把桃花之“桃”字寫成了“挑”字,寫好之後拿給了父親眉批,朱松很嚴肅地批評了他,並當場將詩詞大意講給朱熹聽。朱熹很受感動,立即主動向父親請求重寫一千個“桃”字。這時窗外雷聲大作,風雨交加,把滿園的桃花都打落在地。而朱熹不為外界所干擾,仍專心致志地在抄寫。朱熹的這種精神感動了上蒼,當朱熹一千個桃字寫好之後,滿園的桃花又重新盛開了。這個故事世代相傳、家喻戶曉,對尤溪的莘莘學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是十分巨大的。
文公祠
“文公祠”,是後人祭祀朱熹朱文公的地方,也是鐘靈毓秀,誕育一代大儒的地方。這裡的前身是鄭安道的家,主體風格為二進制重檐歇山頂建築,可惜毀於1958年的一場大火。現為新近復原的建築,主體建築風格與原來相似,面積略有擴大。占地388平方米,建築面積560平方米,高約13米。面闊七開間,進深五開間。明間原主祀朱熹及其弟子蔡元定、真德秀、黃乾、鄭紹先。明代弘治皇帝賜封每歲春秋仲月上戊日(即每季第二個月的第一個戊日)和九月十五誕辰日祭祀。清乾隆九年開始,皇帝欽頒祭文、祭品。
朱熹誕生處“毓賢寮”
朱熹誕生處“毓賢寮”。朱熹出生以前,朱松一家七口人就住在鄭氏館舍的左側。因古代右側為大,所以為鄭安道自家居住。朱松曾官拜吏部員外郎(四品),因反對秦檜的投降賣國主張,被貶福建政和縣尉,繼而調任尤溪縣尉。時逢金兵南侵,擄走徽、欽二帝,康王趙構倉皇南渡,偏安一隅。但還是不思進取,整日縱慾寡歡、醉生夢死。有一位詩人以悲憤而又無奈的筆調寫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朱松這個失職官員,面對內憂外患的環境,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鄭安道之子鄭德與和朱松一起在尤溪任縣丞,並結成莫逆之交。鄭安道雖官至金紫光祿大夫,仕途並不得志,與朱松有惺惺相惜之感,對朱松的境遇十分同情,便將自己的西廂,出讓給朱松一家七口人居住(朱熹的爺爺、父母親、兩個叔叔、兩個哥哥),朱松在此靠給一些豪門子弟教私塾為生。可是,好景不長,朱熹的爺爺、兩個叔叔先後去世,兩個哥哥又先後夭折。朱熹的出生,為遲暮的朱家帶來一些歡樂。在朱熹出生的第三日,按尤溪習慣有為孩兒洗澡的風俗,叫“洗三旦”。朱松做了《南溪洗兒》二首:“行年已合識頭顱,舊學屠龍意轉疏。有子添丁助征戌,肯令辛苦更冠儒。舉子三朝壽一壺,百年歌好笑拈鬚。厭兵已識天公意,不甚回首更指渠。” 篤信地理術數的朱松,當時請人算了一命,山人說:“富也只如此,貴也只如此,生個小孩兒,便是孔夫子。”朱松做夢也想不到,與孔夫子一樣顯赫的聖人前程,竟落到這個憂患餘生中出生的第三子頭上。據《朱熹家譜》記載,他一出生時,右臉側就有七顆黑痣,排列如北斗。誠如孔子身上長滿異點,近看似昴星,遠看象北斗一樣,仿佛預示著這個孩子將來要成為理學泰斗。
毓秀亭
“毓秀亭”(瘞衣處),位於文公祠的右側,是朱熹出生時胞衣(胎盤)埋藏的地點。據勘輿師(地理先生)說,這可是絕妙的風水寶地。朱熹能夠現世發達,終成帝王師,跟這裡的風水大有關係。傳說自朱熹的胞衣埋入後,後來其他人也想將子女的胞衣埋在這裡,但這個小孩不是養不活,也是多災多病。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動這個腦筋了。
觀書第
“觀書第”,是朱熹小時候經常在此看書學習的地方,後人為了鞭策子弟向朱熹那樣勤奮讀書,在此建亭以示紀念。
半畝方塘
“半畝方塘”聞名海內外。中間的這座橋,叫“濂洛橋”,取“文公之學,實淵源於濂洛(河南濂溪程顥、程頤的洛學),而上溯於洙泗(山東曲阜的孔子)”之意。“半畝方塘”其水引自“源頭活水”,右側邊上設有“七步石”,傳說神靈只能幫助人們完成七個心愿,剩下的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要靠自己去完成。分別隱寓“水到渠成”、“四平八穩”之意。朱熹《觀書有感》(之一)詩云:“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的這首《觀書有感》詩,飽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被稱為不朽之作,千百年來到處被傳誦,被列為《千家詩》的第二首。表面上看,整個方塘的形狀象一本書,讚頌的是南溪書院美景,句中的半畝方塘、源頭活水、天光雲影均在這裡。然而,它的高明之處倒不在寫景,他是借景抒懷、借物言志,將深奧的人生哲理用這七絕濃縮而成。據考證,這首詩當為朱熹中晚年時所作。我們通過題目《觀書有感》還可以發現,說明朱熹當時是在看書,他想起了自己一生的坎坷境遇,每一個腳印每一次的進步,都離不開生養他的尤溪故里,離不開恩師的諄諄教導,也離不開自己的勤奮努力。首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反映他在看書時,腦海中淡幻出南溪故里門口的一口池塘,使他陷入沉思。實際上他採用比擬的手法,將書本比喻著池塘。二句“天光雲影共徘徊”,隱喻書中的知識象雲海那么淵博浩瀚,映照著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各種不同學問觀點的互相激盪。三句“問渠那得清如許?”(渠:第三人稱,他)他設問:古人為什麼有那么高深的學問?或者他自問自己的思路為什麼那么清晰?四句“為有源頭活水來。”因為有恩師的指點,才使自己從迷茫困惑中“逃禪崇儒”,這就是本詩的意境所在。這首詩到底是朱熹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所寫的,史書上確實沒有記載,但據考證,這首詩確實是以南溪書院環境為背景,以景托情借物言志的。其理由:1、“半畝方塘”與“源頭活水”的名稱,在朱熹出生之前就有的。2、朱松當時住在這裡,曾寫下了一闋《蝶戀花·夜宿鄭氏閣》詞:“清曉方塘開一鏡,落花飛絮,肯向春風定。點破翠奩人未醒,余寒猶倚芭蕉勁。……”。鏡即鑒,朱熹的“半畝方塘一鑒開”,有明顯的借鑑痕跡。3、據我國研究朱熹的專家束景南教授考證,半畝方塘應在尤溪,其它均為後人按朱熹詩中意境杜撰的。
華表山門
南溪書院華表山門,斗拱飛檐,雕龍翹角,鏤花繪鳳,高大宏偉,全部為石構而成。中間鐫刻著“南溪書院”四個大字,原系南宋理宗皇帝所御題。宋寶佑元年(公元1253年),理宗皇帝趙昀(yun)在朱熹去世53年後,為了褒彰朱熹繼承孔孟之道,宏揚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所作的傑出貢獻,又因書院位於青印溪的南岸,又是朱熹的出生地和生平的講學之所,故特賜一匾而得名。中間的一副對聯是康熙皇帝題贊朱熹的,他給予了朱熹以至高無上的評價:“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規。”他把朱熹奉為無以復加的地步。兩旁的一幅對聯,是當今國內藝術大師陳大羽教授,總結朱熹一生的主要成就:“格物致知集大成於理學,反躬踐實揚教化於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