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濱(江蘇省漣水縣籍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朱洪濱(1920-1941),江蘇省漣水縣岔廟鄉人。抗日戰爭爆發後,在揚州中學讀書的朱洪濱棄學回家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9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6月,任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第八團二營教導員。其間,又勸說哥哥朱洪濤脫離國民黨,投身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1941年3月27日,朱洪濱與營長錢潛率部圍擊住祁老莊之敵。敵人占據有利地勢,部隊幾次強攻未克。為了搶占前面圩溝,以接近炮樓,他帶頭衝出,不幸腿部中彈。錢潛立即組織火力掩護。一個戰士衝到面前,定要背他下火線。他嚴辭拒絕,摘下公文包和懷表交給這個戰士,並交代幾句,便繼續投入戰鬥,不幸又連中數彈,壯烈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洪濱
  • 別名:朱賓
  • 國籍中國
  • 籍貫:江蘇省漣水縣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41年
人物生平,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朱洪濱,原名朱賓,漣水縣岔廟鄉洪濱村人。10歲開始讀國小,17歲考入省立揚州中學。抗日戰爭爆發後,他棄學回家參加抗日救亡活動,民國27年(1938年)春參加漣水抗日同盟會。以後他隨抗盟宣傳隊,經常深入農村,利用集會演講、文藝演出、散傳單、貼標語等形式進行抗日救亡的宣傳鼓動工作。
民國28年(1939年)3月日軍侵占漣城後,朱洪濱參加了林士鈞等組織的漣水民眾抗日獨立營,同時加入中國共產黨。6月,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第八團成立,他擔任該團二營教導員。其時,部隊生活困難重重,他常常主動到親友家去為部隊籌款借糧,安排食宿。還常將部隊拉到家裡,發動全家人為指戰員們洗補衣服。他教育哥哥朱洪濤脫離了國民黨,投身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使全家成為光榮的抗日之家。
朱洪濱對敵鬥爭立場堅定,勇敢機智。民國28年(1939年)秋,地方惡霸、土匪頭子蘇貢田常帶匪徒四出騷擾,欺壓百姓。朱洪濱便率部攻擊土匪窩巢,活捉了蘇貢田,將其鎮壓。民國29年2月,部隊駐沭陽錢集一帶休整,被國民黨軍王光夏部包圍。這時朱洪濱與一部分戰士被圍在一個莊上,十分危急。他聽說該莊地主家有門土炮,便去借,地主不肯。他一氣之下,將地主撩倒,用菜刀敲打地主後腦,嚇得地主魂飛魄散,乖乖地交出土大炮。於是,他用土炮將敵轟散,安全突出重圍。3、4月間,敵人以兩個旅的主力、七個縣的反動地方武裝四處搜尋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八團、九團。這時,朱洪濱的姑父、國民黨縣黨部執委胡仁民接二連三帶信給朱家:‘‘如果再不把朱洪濱找回自首,將要全家抄斬,滅門九族。”朱洪濱得知後非常憤怒,叫家人和親友不要受騙上當,並叫家人轉告胡仁民:“如果再繼續作惡,逮到絕不留情。”
民國29年(1940年)秋,朱洪濱所在的八團上升為八路軍115師教導旅十五團。民國30年春,部隊決定赴宿遷、泗陽休整。臨出發前,決定對朱集、新渡一線的敵人進行一次清剿。3月27日,清剿陣勢全面展開。朱洪濱與錢潛營長率部圍剿住在祁老莊上的徐宗憲匪部。該莊內有炮樓,圍有深溝,敵人占據有利地勢,部隊幾次強攻未克。這時朱洪濱等人被敵火力壓在幾座墳後面。為了搶占前面圩溝,以接近炮樓,他帶頭衝出,不幸腿部中彈。錢潛立即組織火力掩護,連長陸正學也沖了上去,不幸半途犧牲。後面一個戰士衝到面前,定要背他下火線。為避免更大傷亡,他嚴辭拒絕說:“不要管我,快隱蔽戰鬥。”邊說邊摘下隨身攜帶的公文包和懷表交給這個戰士,又拿出一支鋼筆:“帶回去交給我的家人,留給我剛出世的兒子,作個紀念吧!”一說完便繼續投入戰鬥,不幸又連中數彈,壯烈犧牲。

後世紀念

朱洪濱犧牲後,部隊派林秀古到他家鄉召開追悼會,立碑紀念。民國30年(1941年)7月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將其家鄉命名為“洪濱鄉”,1955年3月縣政府又撥款將烈士的陵園修整一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