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鋪鎮

朱家鋪鎮

朱家鋪鎮位於漢壽縣境內西南部,距縣城38公里。處雪峰山脈向洞庭湖過渡地帶,屬於丘陵地貌,東南地勢較高,西北地勢平緩。東連太子廟鎮,南鄰豐家鋪鎮,西鄰滄水河,與鼎城區錢家坪、謝家鋪鎮相望,北抵毛家灘鄉,轄8個村(居)民委員會,216個村(居)民小組。面積為81.31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積2.7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朱家鋪鎮
  • 外文名稱:Zhu Jiap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轄22個村(居)民委員會,215個村(居)民小組
  • 電話區號:0736
  • 地理位置:漢壽縣境西南部
  • 面積:81.31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22963人(2017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湘J
  • 耕地面積:2.7萬畝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歷史,人口數據,經濟,養殖農場,林業,社會事業,

建制沿革

解放時,朱家鋪鎮屬龍靈鄉,隸屬第二區,1950年8月,為區人民政府所在地,1956年撤區並鄉,建立朱家鋪鄉。1958年10月,朱家鋪、豐家鋪、東嶽廟、江東市鄉合併,成立朱家鋪人民公社。1961年4月,析出豐家鋪、東嶽廟。1984年恢復鄉建制,復名朱家鋪鄉,1993年11月撤鄉建鎮。

行政區劃

朱家鋪鎮白鶴群朱家鋪鎮白鶴群
朱家鋪鎮面積81.31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耕地面積2.7萬畝,林地面積6.3萬畝。總人口22963人(2017年)。轄朱家鋪鎮、鳳凰村、馬家、羅坪、石洞、五寶、西田灣、回龍庵、白合、金雞、林場、仙芝橋、赤金、三祝庵、石馬、鐵關、福壽、江東、王家沖、高巷、斷堤、將軍22個村(居)民委員會,215個村(居)民小組。

地理環境

朱家鋪鎮地處雪峰山脈向洞庭湖過渡地帶,屬於丘陵地貌,東南地勢較高,西北地勢平緩。境內地層十分複雜,江東水庫周邊屬於板溪群底層,西田灣村周邊以及鐵關村以南大部屬第四系地層,其間夾雜著石洞、仙芝橋牛形山等寒武系底層。氣候特點是:冬冷夏熱,四季分明,最高月平均氣溫28.5度,最低4.5度,全年氣溫穩定通過10度的初日至終日為年平均173天,年平均氣溫為16.8度;雨量豐沛,降雨差別較大,年平均降雨為1398毫米;年平均霜日為27.4天,無霜期年際變化較大,解放以來,1980年-1981年最長,為305天,1986年-1987年為216天,年平均無霜期263.5天;年平均降雪日為12天,1998年最多,為28天,1965年最少,僅為2天;年平均風速為1.6米/秒,相對濕度83%。

自然資源

據初步探明,石洞石煤礦,頂部含10~60米厚石煤一層,平均厚度20米左右,發熱量為1097~1861千卡/千克,儲藏量300萬噸。2003年,始開採石洞石煤礦,日開採量達300噸。仙芝橋的鐵、石馬村的石灰石灰石均有一定儲藏量。

歷史

“問我故鄉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自明朝以來,這首民謠就一直在我國各地民間尤其是長江、黃河下游地區廣泛流傳,甚至在海外華人、華僑群體中也時常可以聽到。洪洞縣大槐樹之所以成了中華兒女魂牽夢繞的精神寄託,是因為它承載著先人對故土家園的依戀和顧盼。明朝永樂2年(公元1404年),全國人口極不平衡,明王朝組織實施了一次規模龐大的人口遷徙。由於湖南人口稀少,而江西人口稠密,因而江西民眾大舉南遷。在這次遷徙的過程中,朱氏兄弟二人帶著全家十多號人口,與熊氏、夏氏、楊氏等數百人流從江西婺源一路南下,來到了湖南北部一個叫大茅坪的地方定居下來,由於朱氏兄弟熱情好客、勤勞樸實,很快就與本地居民融於一體。
朱家鋪鎮
朱氏兄弟的到來,給大茅坪的經濟注入了活力,幾十年後,大茅坪成為了十里聞名的小村莊,周邊民眾也親切地叫大茅坪為朱家鋪子。清朝末年,朱家鋪出了一位武舉人——朱紫貴,從而名聲更隆。20世紀30年代,商業開始繁榮,南齋、蘭興太、資生堂、朱源昌、眾春樓、熊吉太等老字號商鋪百里聞名。30年代後期,由於日寇入侵、軍閥割據、匪患猖獗,導致經濟蕭條,民不聊生。解放之時,這裡已是一個十分貧窮的小村莊,人們渴望溫飽,政治、經濟百廢待興。
朱家鋪鎮地處平崗低山丘陵區。東南地勢較高,西北地勢平緩。山地面積占80%。農業以傳統的水稻種植為主,2002年,鎮黨委政府與金健、廣季等大型米業公司簽訂契約,建立優質稻種植基地,年均推廣優質稻種植1.5萬畝,年均為民均收近300萬元。 2005年成立朱家鋪鎮優質稻種植協會,漢壽縣花卉苗木協會在鎮掛牌成立,楊旗花木場老闆王立初任會長。發展花卉苗木種植面積6500多畝,百畝以上的大戶17戶,年銷售額過千萬元。全鎮總計造林4000多畝。鎮政府積極向爭取已獲得批准,在該鎮設立漢壽縣江東庫區循環高效農業科技園區,建設資金達2500萬餘元,在江東庫區設立核心區l萬畝(即庫區水面5000畝、丘崗坡地4000畝、耕地與園地1000、畝),在核心區周邊的朱家鋪鎮建立示範區5萬畝,在示範區周邊建立30萬畝輻射區,帶動漢壽丘陵地區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
解放時,境內山路崎嶇。50年代未,全鎮人民奮戰三晝夜,修築朱(家鋪)-牛(路灘)公路,長8.5公里,與國道319線相接。60-70年代,修築朱東豐公路,連通桃江的三堂街,修築五寶公路,直通鼎城錢家坪。1991年興建滄水橋,2004年修通熊家灘久遠橋,連線鼎城區各鄉鎮。2003-2004年,投入資金15萬元對鎮內主幹道和通村公路進行了拓寬平整,路基加固等工作,鎮域內公路四通八達,極為方便。2007年,鎮黨委政府在積極爭取國家通村公路資金300餘萬元,同時號召全鎮民眾踴躍捐款200餘萬元,高標準地硬化了朱——赤公路,從而解決了赤金、將軍等十一個村的行路難的問題。投資近80萬的赤金——黃土店的金城堡大橋的施工
朱家鋪鎮
1994年
建朱家鋪鎮電視差轉台,有線電視覆蓋9個村1400多戶,覆蓋率達43%,2003年常德市農村小片網建設現場會在該鎮勝利召開。2005年開通數位電視,用戶達800多戶。1974年投資27萬元,興修影劇院,創辦萬冊圖書館。歷史悠久的五寶仙山古剎投資近200萬元得以修復,各路香客及參觀旅遊者絡繹不絕,為該鎮旅遊事業增添了新的活力。
2002年
朱家鋪鎮聯校、國中部、中心國小合併,成立朱家鋪鎮中心學校,全鎮共有教師144名,鎮內設村小4 所,在校學生2261人,學生入學率、鞏固率100%。2004年投入資金106萬元,新建了學生食堂、宿舍和教師辦公樓,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師資辦量不斷改善,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鎮政府投資近50萬元,修建鎮政府辦公房,徹底改變幹部職工的辦公環境。
2002年鎮衛生院改制撤銷,2005年,對鎮原衛生院進行整修翻新,成立朱家鋪鎮中心衛生院,設病床25張。2005年底,全鎮一個衛生院,22個村衛生保健室,30個個體診所,醫護、保健人員81人。
2001年集鎮新建斗金小區,新增住戶107戶,新增居民617人,硬化集鎮路面2公里,新修下水道1020米,2004年,新建日供水200噸的自來水廠一個,新建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集貿市場,集鎮面積由原來的1.1平方公里擴大到2.3平方公里。2003年、2004、2005、2007連續四年獲得縣政府小城鎮建設表彰。

人口數據

朱家鋪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1206

11130

10076
家庭戶戶數
5843
家庭戶總人口(總)
21133
家庭戶男
11076
家庭戶女
10057
0-14歲(總)
5040
0-14歲男
2647
0-14歲女
2393
15-64歲(總)
14467
15-64歲男
7650
15-64歲女
6817
65歲及以上(總)
1699
65歲及以上男
833
65歲及以上女
86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1020
22963人(2017年)。

經濟

到2007年年底,全鎮GDP完成 1.9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總產值5900萬元,第二產業總產值9500萬元,第三產業總值41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03元,信用社存款達2800多萬元,勞務輸入收入5300萬元。各項經濟指標不斷增長,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漢壽縣德穗大米加工廠位於朱家鋪回龍庵村,公司主要經營糧食加工、銷售;民用建材、化肥零售。
隨著碾米業的飛速發展,漢壽縣德穗大米加工廠也不斷推陳出新,本著質量第一的原則和不斷追求的精神以及客戶至上、精誠合作的宗旨,真誠地希望能與各界朋友交流合作、共同發展。
地離位置

養殖農場

漢壽縣朱家鋪鄉綠洲養殖實驗農場法國郎得鵝養殖項目日前正式啟動。
農場總投資1100萬元,實行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區內擁有優質草原2000餘畝,將建設高標準鋼骨架結構的鵝舍1100平方米,分孵化室、消毒室、鵝舍等工作用房,可滿足15萬羽法國郎得鵝的科學飼養。

林業

朱家鋪鎮是漢壽縣的林業大鎮,共有60000多畝山地,形成了三個特色林業產業帶和一個花卉苗木產業的林業格局。即:以將軍、羅坪為基地的杉樹林產業帶,其面積達7500餘畝,每年新增活木1100立方米,創產值130多萬元。以林場為基地的次生原始林森林產業帶,面積達1.1萬畝。

社會事業

朱家鋪鎮先後建成了商貿街、斗金小區、朱家鋪鎮集中敬老院、九嶺文化廣場等一批高品質項目,2016年,爭取國家棚改資金1100多萬元,對集鎮進行全面改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