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佛光原名朱先照,字漱芳,晚年改字佛光。光緒十九年(1893)中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佛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陝西三原
- 出生日期:1853
- 逝世日期:1924
- 字:漱芳
- 簡介:光緒十九年(1893)中舉
個人簡介,主要事跡,
個人簡介
朱佛光(1853~1924)原名朱先照,字漱芳,晚年改字佛光。陝西三原人。光緒十九年(1893)中舉。
甲午戰後,國勢日衰。朱認為救國之道,當以經學、科學並重。於是,二十三年(1897)與孫芷源在三原發起組織勵學齋,廣泛購買科學書籍,增訂各種報刊,熱心引導教育有志青年科學救國,創西北結社之風。
主要事跡
朱常以明朝遺老的反清精神鼓勵青年,深受青年學生的歡迎和崇敬。當康、梁保皇立憲諸說風靡天下時,他著《康氏糾謬》一書,申斥康、梁政治主張之錯誤。戊戌變法失敗後,自信自己見解之正確,更加努力對學生的教育和勉勵。中國同盟會成立後,他閱讀了孫中山的演說文集,甚為歡欣。雖未加入同盟會,但辛亥革命前在三原談論革命者,皆推朱先生為先進。他勸學生參加同會,以示大西北回響孫中山的革命號召。在他的影響下,許多青年學生傾向革命。辛亥革命中,渭河南北一批激進分子,多出自其門下。
辛亥革命後,朱雖任陝西督署顧問,但仍以教書為主,勞動自給。此後,他廣結同仁,反對袁世凱賣國復辟活動,並反覆告誡周圍的人,救國不容鬆懈。1916年因氣衰失足摔跤,跌成骨折。其時,恰逢陳樹藩初任陝督,因對陳背叛民主革命,濫殺革命黨人的行為極為不滿,遂藉故辭去督署顧問,返回三原。1918年,陝西靖國軍總部設在三原,總司令于右任常請朱到總部講授經史和政治。同時,朱還在縣城兩所中學執教,課後便在街頭買一餅一粥,以了一餐。就是雨雪天氣道路泥濘,上課也絕不延誤。他常對人說:“昔人遇父言慈,遇子言孝,我則遇人言革命而已。”
朱認為自己一生有兩個心愿未能實現。一是自己是研究經學的,未能和國內各著名經師相會切磋;二是自己是提倡革命的,但未能和孫中山相會敘談,為此常感嘆不已。1924年8月31日去世。
于右任撰文,茹欲立書丹,孫培良刊刻的墓志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