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是2016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土常識的意味:人類學視野中的民俗研究
  • 作者:周星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02月24日
  • 頁數:372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1-26665-6
  • 叢書:未名社科菁華·人類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文化人類學的視野出發對中國本土社會及母語文化的諸多事實和現象進行學術性探索的成果。作者尤其注重對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象進行細緻描述和深入分析,致力於"發現"本土常識的深層意味,同時也對本土常識的傳承及其在現當代中國社會裡的再生產過程給予了揭示。作者基於較為豐富的田野工作經驗和實地調查資料而從容展開專題性論述,不斷地追問著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事實與民俗現象,進而對很多被人們熟視無睹的"地方性知識"給出了獨有新意的解讀。本書堪稱是一位生活在本土常識的"田野"之中並嘗試走向"文化自覺"的本土人類學者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晶。

圖書目錄

上編 在生活文化中重新發現常識
餃子: 民俗食品、禮儀食品與“國民食品”
陝西韓城市党家村的花饃、禮饃及蒸食往來
燈與丁: 諧音象徵、儀式與隱喻
姚村: 物態象徵的民俗世界
中國古代神話里的“宇宙藥”
端午節和“宇宙藥”
人的“生/熟”分類與漢人社會的人際關係
實踐的親屬關係 ——關於“娘家”與“婆家”的人類學研究
下編 本土常識的傳承與再生產
從“傳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遺產
民間信仰與文化遺產
“村寨博物館”: 民俗文化展示的突破與問題
器物、技術、傳承與文化 ——方李莉博士後出站報告讀後
地方傳統與閩南發展
從政治宣傳畫到旅遊商品 ——戶縣農民畫: 一種藝術“傳統”的創造與再生產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與“印象中國” 漢服之“美”的建構實踐與再生產
後記/鳴謝

作者簡介

周星,陝西省丹鳳縣人,民族學博士。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師,現任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交流學部教授、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ICCS)博士課程指導教授。兼任中國民俗學會顧問、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共同研究員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