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原

本原

根本,漢語辭彙。

拼音:běn yuán

釋義:1、根源,根由。2、事物的最重要部分。3、推究,推本溯源。4、根底,基礎。5、哲學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

哲學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它指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也叫本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原
  • 意義: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 領域: 哲學
  • 出處:《左傳·昭公九年》
漢語詞語,拼音,引證詳解,哲學意義,

漢語詞語

拼音

本原:běn yuán

引證詳解

1、根源根由
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
蘇轍 《御試製策》:“臣請為陛下推其本原,而極言其故。”
王若虛 《滹南詩話》卷上:“說者謂 東漢 多名節之士,賴以久存。跡其本原,正在 子陵 釣竿上來。”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八回:龐涓復問曰:‘然則兄長亦還憶故鄉墳墓否?’臏曰:‘人非草木,能忘本原?’先生於吾臨行,亦言:‘功名終在故土
柳亞子 《胡寄塵詩序》:“今日詩道之弊,其本原尚不在此。”
2、根本,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管子·水地》:“水者何也?萬物之本原也,諸生之宗室也。” 戴望 校正引 王引之 曰:“本原、根荄、宗室,皆謂根本也。”
《漢書·董仲舒傳》:“養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學;太學者,賢士之所關也,教化之本原也。”
陸游 《自責》詩:“文章跌宕忘繩墨,學問荒唐失本原。”
魏源聖武記》卷十一:“若夫 婁師德 都督 豐州 ,親衣皮褲率士屯田,積穀百萬,無轉餉和糴之費,此又裕餉之本原在於平日者。”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二章第七節:“還在 漢昭帝 時,有所謂賢良文學的儒生,代表下層豪強,力爭鹽鐵私營權,以為這是致太平的本原。”
3、推究推本溯源
墨子·兼愛下》:“姑嘗本原若眾利之所自生。此胡自生?此自惡人賊人生與?即必曰非然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六聖之德澤,覆露生養,斯其所以盛也。本原事實,其所繇致此,有自也哉!”
4、根底基礎
宋 曾鞏 《制誥擬詞·相制二》:“某行無錙磷,學有本原。材諝智謀,淑問惟舊。”
王守仁傳習錄》卷上:“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顧炎武 《與周籀書書》:“為山覆簣,當加進往之功;祭海先河,尤務本原之學。”
象升 《序》:“君固卓有本原,非近日號為作新體詩者所敢重也。”
5、哲學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
哲學上指萬物的最初根源或構成世界的最根本實體。

哲學意義

它指世界的來源和存在的根據。這是希臘文為arche或拉丁文principium的意譯,原義是開始,又譯為始基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構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從其中產生,最後又復歸為它。
古希臘米利都學派首先提出和探討了世界本原這個重要的哲學問題,阿那克西曼德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限”,阿那克西米尼認為是“氣”,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開創了哲學本體論的研究。後來希臘哲學家圍繞這一問題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看法,一部分哲學家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物質性的元素,如水、火、氣,以及原子,另一部分哲學家認為本原是抽象的原則,如畢達哥拉學派認為是數,愛利亞學派認為是存在等。
本原一詞為以後西方哲學家所沿用,和哲學基本問題相聯繫。主張世界只有一種本原的稱為一元論,認為世界本原是物質的,即是唯物主義一元論;而認為世界本原是精神的,即是唯心主義一元論;主張世界有物質和精神兩種互不依賴、彼此獨立的本原的稱為二元論,而利用實踐將哲學思辨與科學相連的才是科學的。恩培多克勒他首次把二分法引入了本原理論,既運動的本原不是一個,而是彼此相對的兩個。留基波和德謨克里認為,充實和空虛,既存在和非存在才是事物的本原。差別也是事物的本原,既形狀,次序和位置。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講到哲學基本問題時,也使用本原這個概念,了不是在原來意義上的使用。恩格斯指出:“什麼是本原的,這是精神,還是物質?”這是從“思維對存在的地位”來說的。其是指精神和物質二者關係中哪一個是本原的問題,即哪一個是第一性,哪一個是第二性的問題,不是講構成萬物的始初元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