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對比研究

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對比研究

《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對比研究》是依託山東科技大學,由宋召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對比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宋召軍
  • 依託單位:山東科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海底埋藏古河道研究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本項目擬針對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古河道對比的專題展開研究。首先運用地質-地球物理方法,對蘇北岸外加密淺地層剖面綜合分析和解釋,建立地層格架的基礎上,開展對末次冰期蘇北岸外埋藏古河道斷面特徵和河型等方面的研究;其次運用地球化學(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年代學)手段分析蘇北岸外埋藏古河道區沉積物的地球化學特徵,以確定古河道的屬性;進而闡明末次冰期蘇北岸外南黃海陸架黃河、長江兩大河埋藏古河道的空間位置、發育特徵,深入進行對比研究。同時,本研究將嘗試性與東海、渤海以及濱海平原上的長江與黃河埋藏古河道對比,探討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發育與南黃海古環境演變的關係。本項目的開展,不僅對研究中國陸架海環境變遷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對於研究全球變化也將提供重要信息。

結題摘要

末次冰期以來黃河、長江在黃海陸架上的流路問題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受研究資料和研究方法所限,該問題一直未形成統一的認識。本項目以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為研究對象,整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利用淺地層剖面數據開展古河道斷面特徵和河型等方面的研究,並結合埋藏古河道區鑽孔資料,揭示了末次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的時空發育特徵。項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①利用地質-地球物理綜合解譯方法,實現了古河道斷面特徵識別,確定了古河道斷面特徵參數;②判別出長江、黃河入海沉積物中在元素地球化學、粘土礦物組合、碳酸鹽含量及重礦物組合等方面的明顯差異,該差異可作為判別長江、黃河古河道的重要依據;③採用數字地形分析法,利用ArcGis的水系提取功能,結合地震剖面所反映的古河道位置及鑽孔沉積物數據,繪製出早、晚玉木冰期南黃海陸架古河道分布圖;④利用比降-河寬法來判別,確定晚玉木冰期蘇北岸外黃河、長江埋藏古河道的河型,其中古黃河水系以礫石型河床為主,古長江水系以砂質型河床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