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未必說》分為四輯,收錄了作者發表在各媒體的文化評論、思想隨筆等五十餘篇。第一輯《文化的意外》中,作者站在“守正”的文化立場上,對新興的流行文化概念給予了高站位的包容。第二輯《傳統的鏡像》中,他說養心之難在慎獨,說愛的匱乏症,說“庸”“孝”,說“民本”“王道”,說儒家的“
幽暗意識”“
內聖外王”。他結合一些社會時事,把儒家智慧的一些閃光點,挪移到當下公共生活空間,迸發出頗具啟發性的觀點。第三輯《歷史的蒸餾》中,“‘人’始終是中國歷史的主體”。葉匡政認為,《
左傳》《
春秋》《
史記》《
易傳》等著作,歸根結底就是為了給“人”找到合適的位置,“把歷史看作一種不證自明的真理”,流露出作者通透而坦然的歷史觀。第四輯《智識的張力》中,葉匡政說邊界意識,公共意識,良心意識,他將一切有利於個人素質提升的標準與要求,都列入智識的範疇。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面對一些無所適從,討論如何學會分辨與取捨,擁有智識,信奉“大自然樂秩序本身才是人類應該的最高價值”,以“同懷客”適應現代生活與人際,以“生態良知”恪守社會的香格里拉。
作品目錄
第一輯 文化的意外 聲音曾被視為文學的生命 文學需要語言的覺醒 藝術的“意外之聲” 散文的述而不作 閱讀是好的悼念 畫出你不知道的世界 周莊的“隱逸”之骨 有人領了金掃帚獎 對寓言有一種偏愛 人倫之情是成長的基石 活在民族的語文中 洛夫的詩宇宙 治癒、幫助與安慰 海洋造就的硬漢 另類歌手的文學之旅 戰爭與喜劇 | 第二輯 傳統的鏡像 養心之難在慎獨 公文的“誠意溢出” 別把罪責都推給傳統 愛的匱乏症 儒家如何看自殺 當“庸”成為一種惡 “民本”思想的原則 社會的合作理性 “危言”與“言孫” 孔子改革了什麼 人格才是真學問 儒家也有“幽暗意識” 孝之深愛 孔子的快樂教育 “以意逆志”與“隱微寫作” 別誤讀了“王道” “守望相助”的慈善之源 也說“內聖外王”之道 | 第三輯 歷史的蒸餾 廟會的民間信仰 歷史是不證自明的真理 魏晉風度和浪漫精神 儒家與歐洲民主的啟蒙 “托古改制”的畫蛇添足 顧頡剛的“頌歌” 敦煌學的生命 中國細節的復原 談五四之“舊” 逃難者的天堂 | 第四輯 智識的張力 給荒原以自由 邊界意識 水與生存 公共意識的養成 “雅好”和“雅賄” 書信的拍賣 大地震能否喚醒生態良知 知識範式的轉變 黑楊荒誕劇 英語這隻“攔路虎” |
作品鑑賞
詩人出身的葉匡政在《未必說》中,仍然保持著輕靈的語感,所以,哪怕所談部分話題有些宏大或嚴肅,他都能夠憑藉對語言敏感的掌握,幫讀者打開一條寬闊且明亮的閱讀通道。作為一名身上多少都被貼了一些傳統符號的文化人,葉匡政在《未必說》里有著非常開放與前瞻的一面,早在十多年前他就預測一個屬於互動文本的時代將要到來,而如今短視頻、直播、彈幕等娛樂與交流方式的盛行,已經在驗證他的說法。
文化人視文字為生命,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葉匡政似乎並不糾結於此,在互動文本時代,他嘗試尋找文學新的載體與生命力,比如他認為,被排斥在文學秩序之外的聲音,過去、現在與將來,都是文學的重要呈現形式。他從
鮑勃·迪倫獲得諾獎開始談起,認為他的演唱與音樂,都是在向聲音——這個偉大的文學傳統致敬。出自游吟詩人之手的《
荷馬史詩》,在民間田間地頭傳播的《
詩經》,最早都是聲音魅力而非文字魅力征服了客群。
80多歲的
黃永玉寫《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書中使用了大量湘西與閩南方言,葉匡政認為,正是因為方言這種獨特的聲音,才使得黃永玉的記憶與文字都變得無比活躍,他寫道,“文學的覺醒不僅僅是自我的覺醒,更是一種語言的覺醒。也就是說,成熟的作家都需要有一個艱難地尋找與發現自己語言的過程。”按照葉匡政的觀點,用方言直播也是在另一個層面進行創作,並且他們的創作在
泥沙俱下中,也顯現出一種獨特的活力,他們的聲音與語言背後,是一種真實的、被遮蔽的現實生活。
從遠古到現代,從東方到西方,從儒家到潮流,葉匡政的寫作一直擁有一種在場感,他本人的立場是堅定的,但他的視野卻是開闊的。《未必說》的建設性要大於批判性,作者為讀者提供一些信息,講述一些道理,但也留給讀者思考的餘地,可以說的作者都說了,未必說的相信讀者會懂,某種程度上,《未必說》這本書也有一點互動文本的意思。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8月27日,《未必說》入圍8月華文好書。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葉匡政,詩人,學者,文化批評家。著有詩集《
城市書》、文化評論集《
格外談》等,主編“華語新經典文庫”“獨立文學典藏”“獨立學術典藏”等多套叢書。曾是《
南方周末》《
新京報》《
北京青年報》等數十家海內外媒體的專欄作家。曾獲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金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