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紫檀雕刻)

木雕(紫檀雕刻)

木雕(紫檀雕刻),上海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派紫檀雕刻工藝相傳發端於明代。最初的創始人屠詩雨的作品被時人稱為“明朝一代妙技”。其傳人屠文卿為清宮“造辦處”所賞識,所作“蘇式”紫檀雕刻工藝有著較高的造詣。紫檀雕刻在藝術造型上,以單人圓雕見長,根據需要可輔以深浮雕、透雕等各種技法,並在自己所用的紫檀木料基礎上,繼承了傳統技藝,並受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刻影響,從青銅器、繪畫、建築以及其他工藝上得到有益的交融。

2011年,木雕(紫檀雕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Ⅶ-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雕(紫檀雕刻)
  • 批准時間:2011年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上海市
  • 遺產編號:Ⅶ-58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海派紫檀雕刻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發端於明代。最初的創始人屠詩雨的作品被時人稱為“明朝一代妙技”。其傳人屠文卿為清宮“造辦處”所賞識,所作“蘇式”紫檀雕刻工藝有著較高的造詣。清末民初,屠敬書在上海老城廂開設紅木作坊,擅小件,尤精紫檀雕刻工藝。其子屠漢民從小隨父研習紫檀雕刻技藝,後赴美留學,曾任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精通西方雕塑藝術,其作品是海派紫檀雕刻工藝與西方雕塑藝術融會貫通的典型範例。屠氏後人繼承了祖上的“紫檀基因”,留學歸國後落戶滬上,潛心從事紫檀雕刻工藝創作,尤其擅長製作大件的紫檀雕刻作品。

文化特徵

紫檀雕刻在藝術造型上,以單人圓雕見長,根據需要可輔以深浮雕、透雕等各種技法,其工藝技巧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加以豐富。它在自已所用的紫檀木料基礎上,繼承了傳統技藝,並受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刻影響,從青銅器、繪畫、建築以及其他工藝上得到有益的交融。紫檀雕刻技藝講究“方中寓圓,圓中寓方,奇中寓正,正中寓奇”,古今之藝術造型皆通此理。工藝中的方圓各有其長,無論一石一木,或庭院、屋字、舟車,或擺設、文玩、用具等,皆方中見圓、圓中寓方,既有豐富的感情,又挺拔有力。有方有圓才有骨有肉,中國書法的結構、用筆就是如此追求的。從整體藝術效果來說,求得藝術上的變化統一,是對紫檀雕刻工藝的要求之一。

製作工序

傳統紫檀雕刻工藝技法主要為:選、繪、雕、磨、漆及樓卯。具體流程為:
(1)選料。
選材質。確定所用之料屬紫檀中的哪一類。雖說紫植為優質硬木,但畢競有木質、色澤、紋理等區別。選料性。細察木料優異程度,包括色澤變化、紋理走向,構思最佳設計方案,以充分顯示紫檀本色與紋理之美。選形勢。這是對木料整體的觀察、了解。根據木料的基本形勢,以認定木料定向和構思作品的造型。
(2)整理材料。
根據選勢之要求,保留所需部分,清除贅疵,保證紫檀木料可作創製雕刻之用。
(3)料上畫樣。
將設計稿圖樣畫到紫檀木料上,或將圖稿紙貼到料上。
(4)斫出粗坯。
將紫檀木料置於工作檯上,掄桿下刀,用斧劈斫出坯。熟練匠師有“一斧抵九鑿”之功,斫出作品動態輪廓。
(5)細刻精雕。
用木工雕刻刀具對紫檀坯料各細部進行精雕細刻、平整,如是器物,陰陽口要吻合等,並予以修光。對材質堅硬的紫檀木進行雕刻,用一般刀具較難在局部以至細部刻出光潔的平面,必須另制刃口反卷的刮刀,垂直於刻面,採取刮刨的方法使刻面光潔平潤。對於較大面積的平地雕,則可分別使用蜈蚣刨、螞蟻銼,鼠尾刀和刨刀進行刮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達到了高標準的特殊工藝目的。蜈蚣刨可取得“刮木使之極光”的效果。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紫檀雕刻的藝術構思必須藉助於現代審美意識和傳統藝術特點,才能產生高雅的品位和意境。在紫檀紅木雕刻創作中,風格的轉變最能直接展現作者的個性,使之在創作中更寄寓深厚的理性內容,表達內心的意蘊。將靈感放到藝術創新的整體經驗中去認識,靈感的出現離不開素材的積累、潛心的構思和對技巧方法精益求精的探索。
傳承人物
屠傑,男,1961年5月出生,漢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是木雕(紫檀雕刻)。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中國紫檀文化研究院獲得“木雕(紫檀雕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雕(紫檀雕刻)項目保護單位北京中國紫檀博物館、上海中國紫檀文化研究院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0年,耗費了12000餘人工,歷時4年才製作完成的紫檀雕刻作品《世紀觀音》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證書。
社會活動
1999年9月,位於朝陽區高碑店鄉的中國紫檀博物館開館,它是由全國政協委員陳麗華女士投資兩億元興建的中國規模最大的紫檀雕刻藝術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