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永樂桃木雕刻),山西省芮城縣地方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永樂桃木雕刻主要流傳於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及其周邊地區,至21世紀初已有700多年歷史。永樂桃木雕刻工序複雜,一般一件作品需要經過採伐、下料、水泡、烘乾、選料、造型設計、精雕細刻、開光等20餘道工序,製作周期長達數月或一年之久。
2014年11月11日,木雕(永樂桃木雕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58。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雕(永樂桃木雕刻)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遺產編號:Ⅶ-58
- 申報地區:山西省芮城縣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桃木雕刻是以桃木為材料進行雕刻的一種民間工藝。永樂桃木雕刻主要流傳於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及其周邊地區,至21世紀初已有700多年歷史。永樂鎮因是呂洞賓故里而受道家推崇,又因永樂宮名揚天下,繼而逐漸形成了以道教文化、傳統美術與民間信仰相融合的桃木雕刻藝術。永樂宮純陽殿以圖文並茂的壁回藝術和桃木劍雕刻工藝享譽中國海內外,永樂桃木雕刻工藝亦伴隨著呂洞賓的聲威和永樂宮的影響而世代傳承。
文化特徵
技法
永樂桃木雕刻最早沿裝桃木劍雕刻技法。據傳,桃木劍始於神話傳說“夸父逐日”。夸父乾渴而死化為桃林。桃都山有桃林,由神茶、鬱壘二神持桃木劍擊殺妖魔,以保百姓安寧。初時只有劍而無劍鞘,劍亦為“素身”(沒有圖案花紋),後來發展至劍身逐漸加上了陰刻圖案或淺浮雕“龍蛇”等形象,劍身亦有了劍鞘配套。雕刻技藝至唐已十分成熟,發展出了雕、鏤、鐫、刻、鑲、嵌、剔、軋等技法。
圖案
永樂桃木雕刻多以道教吉祥數字,如四寸五分、二尺四寸、三尺一寸、九尺九寸九分等定格確碼,以八卦、太極,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龍、鳳、連心雲、同心如意、八寶、暗八仙等傳統吉祥紋樣為圖案,採用雕鏤鐫刻並輔以鑲嵌、剔軋等技法製作裝飾。
製作工序
永樂桃木雕刻作為中國傳統桃木雕刻技藝之一,做工精湛、造型古樸,因其工藝考究繁雜,需取材、下料、陰乾、雕刻、打磨等11道核心工序,製作周期長達數月或一年之久。
取材
永樂桃木雕刻原料選材獨特,雕刻所選桃木皆取自呂祖故里,材質細膩、光滑,不易裂縫,愈用愈光。
伐木
歷來選采桃樹都很有講究,樹長之地向陽,土層肥厚;樹齡要求至少在6年以上;樹勢健壯,無死、病枝;乾、枝展直。
下料
對桃木原版材料的年輪部位、木紋走向、質地顏色、尺寸大小,根據粗細,解成厚薄不等的板料,將圓木鋸成毛坯板分類儲存。
陰陽處理法
坯料期間必經陰陽(水火)法加持定型。
坯料加工合縫
作品初型己成,若無暗傷、毛疵,即可進入下道工序。
繪圖
根據事先策劃,在加工後的坯料上落畫稿。落畫稿時,根據坯料上的紋絡、色塊色相、斑結,機動靈活地改動初稿。上品、神品往往出於此。落稿的尺寸需按道教的法數/吉祥數,坯料經過加工,形成作品雛型,若無暗傷、毛疵,即可進入下道工序。
粗雕
憑藉基本功和經驗,在原畫稿線外預留空間,雕去應空出的部分。木雕是“減法”工藝,只可減小,不能復加(後期復加,成色大減),所以,雖稱粗雕,實則要有底氣。
粗雕時間也有講究,不同規格的法器,有不同的吉日吉時。
細雕
這是雕刻家畢生用功之處、寫神之時。箇中奧妙,拙筆難書。
上硃砂油
完成細雕、拋光後,隨即以硃砂油浸刷封面。油的作用是控制作品的固有含水量,穩定型體;硃砂的作用,作為八仙之一呂洞賓故里桃木文化的重要特色,豈是“鎮邪”二字說得清的,這一環節是永樂木雕不可缺少的工序。
開光加持
作品手工製成後,應妥善封存,擇吉日吉時,請道教之尊者,開光加持,這是永樂桃木文化的重要部分。
題材作品
永樂桃木雕刻以呂祖“純陽劍”為宗,並衍生出眾多“呂祖桃木九龍劍”“呂祖龍鳳劍”“呂祖花鳥劍”“呂祖九峰仙劍”“歲寒三友扇屏”“四君子扇屏”及以如意雲紋與算盤珠構成為一體的既使用又有觀賞價值的“如意算盤”等雕刻作品。在傳統品種基礎上,又創作出神像、神牌,法印、令牌、符篆、大刀、拐杖、木梳、筆簡、名人字畫及各種桃木吉祥物、木雕、根雕等工藝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經過永樂桃木雕刻加工的桃木劍具有本土特色,雖然古時雕刻的內容並不像現代這樣繁雜多樣,但質樸清秀,繼承了老一代人純手工雕刻的技藝,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題材,較有收藏價值。傳承人李艷軍使桃木雕刻這一傳統手工技藝得到良性發展,讓桃木雕刻產品形成規模、走向市場,給人們帶來藝術欣賞和精神享受的同時,也帶來經濟上的創收。
傳承狀況
首先是生產規模小,無後續資金。研究所前期的投入很大,因廠房、基礎設施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上不去。由於這個原因,許多訂單不敢接,看似供不應求,實際上仍是“吃不飽”的狀態。可是,想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其次是產品創新和創意面窄,無專業研發隊伍。雖然產品差強人意,但是因為沒有專業的設計隊伍,仍不能滿足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從業人員技術基本屬於祖上相傳,整體學歷較低,如何賦予產品文化含義,尚存在瓶頸,無法滿足下一步的發展需求。最後就是銷售問題。產品在主要的銷售區域沒有形象店和體驗店,行銷方式還是以參會和熟人介紹為主,市場擴展的後續力量和資金都遠遠不夠。
傳承人物
李艷軍,男,漢族,芮城縣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所長,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運城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芮城縣工藝美術協會會長。2018年5月,李艷軍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物,山西省芮城縣申報,傳承項目:木雕(永樂桃木雕刻)。
保護措施
2013年,李艷軍創辦了芮城縣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專門培訓殘疾人學習木雕技藝,為當地殘疾人創造就業機會。
2016年,在“非遺”進校園活動中,“永樂桃木雕刻”作為手工和美術課,走進當地的七一國小,芮城縣三中學等10所學校。李艷軍手把手傳授木雕知識,讓小學生零距離學習雕刻技藝。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芮城縣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獲得“木雕(永樂桃木雕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雕(永樂桃木雕刻)項目保護單位芮城縣理天木雕文化研究所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展覽活動
2020年7月,永樂桃木雕刻在晉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的“喜迎八一鐫刻記憶”非遺永樂桃木雕刻公益體驗活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