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部·楝》是由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創作的《本草綱目》中的條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木部·楝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代:明代
- 出處:本草綱目
- 作品體裁:條目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釋名
苦楝。實名金鈴子。
氣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熱厥心前(或發或止,身熱足寒,長期不愈)先灸大溪、崑崙兩穴,引熱下行,然後內服“金鈴散”:用金鈴子、元胡索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
小兒冷疝(氣痛、陰囊浮腫)。用金鈴子(去核)五錢、吳茱萸二錢半,共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黍米在。每服二、三十丸,鹽湯送下。
治疝腫痛。陰囊偏墜。用楝子肉五兩,分作五份:一兩用破故紙二錢炒黃,一兩用小茴香三錢、食鹽半錢同炒,一兩用萊菔子一錢同炒, 一兩用牽牛子三錢同炒,一兩用斑蝥七枚(去頭足)同炒。炒後,分別揀去食鹽、萊菔、牽牛、班蝥,只留破故紙、茴香,與楝子同研為末,加酒、麵糊為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竅主服,酒送下。又方:用楝子經酒潤過,取肉一斤,分作四份:一份用小麥一合、斑蝥四十九個同炒熟,去蝥;一份用小麥合、巴豆四十九枚同炒熟,去豆;一份用小麥一合、巴戟肉一兩同炒熟。去戟;一份用小茴香一合、食鹽一兩同炒熟,去鹽。再加破故紙(酒炒)一兩、廣木香(不見火)一兩,一起研為末,酒煮麵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有楝子肉四十九個,分作七份:一份用小茴香五錢同炒,一分同破故紙二錢半同炒,一份用黑牽牛二錢半同炒,一份用食鹽二錢同炒,一份用蘿蔔子二錢半同炒,一份用巴豆十四個同炒,一份用斑蝥十四個(去頭足)同炒。炒後,分別揀去蘿蔔子、巴豆、斑蝥三味,另加入青木香五錢,南木香、官桂各二錢半,各藥共研為末,酒煮麵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鹽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髒毒下血。用苦楝子炒黃並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至二十丸,米湯送下。
腹中有蟲。用楝實在苦酒中浸一夜,棉裹好,塞入肛門內。一天換二次。
小便如膏,排出困難。用苦楝子、茴香等分,炒研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
小兒疳疾。用苦楝子、川芎,等分為末,加豬膽汁調成丸子,米湯帝服適量。
根及木皮:
消渴有蟲。用苦楝根白皮一把。切細,焙乾,加麝香少許,添水二碗,煎成一碗,空心服下。打下蟲後,其渴自止。
小兒蛔蟲。用楝木皮削去蒼皮,加水煮汁,隨小兒年齡適量飲食。又方:用楝木皮研末,米湯送服二錢。又方:用根皮同雞蛋煮熟,空心吃睛,次日可將蟲打郵。又方:用苦楝皮二兩、白蕪荑半兩,共研為末,每取一、二錢,水煎服。此方“抵聖散”。又方:用楝白皮(去粗)二斤,切細,加不一斗,煮成汁三升,再熬成膏。五更時,溫酒送服一匙,以蟲下為度。
小兒諸瘡(惡瘡、禿瘡、蠼螋瘡、浸淫瘡等)。用楝樹皮或枝燒灰敷瘡上。如是乾瘡,則用豬油調灰塗搽。
蜈蚣或蜂螫傷。和楝樹枝葉搗汁搽。
作者簡介
李時珍(約1518~1593),明代傑出醫藥學家。字東璧,晚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蘄春)人。世業醫,父言聞,有醫名。念本草一書歷代註解者謬誤亦多,遂考古證今,辨疑訂誤,廣采博收群書,奮發編修。自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歷時二十七載,三易其稿,著成《本草綱目》五十二卷,初刊於金陵。此書歸納脈象為二十七種,各撰體狀詩、相類詩、主病詩。另著有《奇經八脈考》,於奇經循行路線及證治規律闡發尤多。已佚醫著有《三焦客難》《命門考》《五臟圖論》《瀕湖醫案》《瀕湖集簡方》等。次子建元,從父業醫,有醫名。父卒,獻《本草綱目》於朝廷。四子建方,精醫,中年入選太醫院醫士。弟子龐鹿門,傳其醫學;瞿九思,傳其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