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春漲

木蘭春漲

“木蘭春漲”位於莆田市城廂區南郊木蘭山下,有一座建於北宋年間的大型古堰———木蘭陂。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木蘭春漲
  • 地理位置:莆田市城廂區南郊木蘭山下 
景點介紹,歷史傳說,水利工程,歷史地位,人文史話,

景點介紹

木蘭春漲位於莆田市城廂區南郊木蘭山下,有一座建於北宋年間的大型古堰———木蘭陂。它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木蘭溪匯三百六十澗水,自仙遊流經莆田,注入興化,每受海水頂托,溪水經常泛濫,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木蘭陂象一架巨大的鋼琴,橫亘在木蘭溪中游,東圳水庫主渠道的雙虹吸管,象一對碩大無朋的長笛越溪凌空。木蘭陂是北宋時期的傑作,雙虹吸管則是“大躍進”時期的產物。鋼琴長笛交響齊鳴的是《春之聲》圓舞曲,以澎湃激越的旋律弘揚古人今人氣壯山河的興修水利大業績。今人的業績暫且不說,古人的業績委實可歌可泣。
木蘭溪源出仙遊縣西苑鄉仙西村,集納大小溪澗360條,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流經莆田市兩縣兩區,從三江口東奔入海,全長105公里。正是她,以甘醇的清泉,年復一年地沾溉著興化大地的無數生靈,孕育了興化大地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她無愧於興化母親河的稱譽。可是,古代未經馴服的木蘭溪卻象一條孽龍。乾旱時期,兩岸人民眼睜睜的看它把清清流水白白糟蹋;暴雨季節,它就泛濫成災,還帶來大量鹹澀的海水,使人民生命財產深受其害。
木蘭春漲

歷史傳說

傳說,宋治平元年(1064),長樂女子錢四娘(1049~1067)毅然辭別親人,遠離家門,攜金來到莆田,選在今樟林村附近的將軍岩前壘石築陂。錢四娘的義舉使人們深受感動和鼓舞,紛紛從遠近趕來投入建陂工程。經過數年的緊張施工,陂身工程終於告竣。正當錢四娘載酒同大家一道慶賀大陂竣工時,突然上游山洪暴發,洪水像脫韁的野馬,沖毀了陂身。錢四娘遺憾跳水而亡。其死後不久,她的同鄉進士林從世又捐家資十萬緡,改在下游溫泉口築陂。但同樣由於選址不當,被潮勢攻搏而潰,依然失敗,傾家囊乏的林從世從此居住莆田。
宋熙寧八年(1075),經時任舒州團練推官、錢塘(今浙江杭州)縣尉的邑人蔡京與在朝為官的弟弟蔡卞上奏,朝廷下詔募修木蘭陂。侯官(今閩侯縣)人李宏(1042-1083)攜資七萬緡應紹而來。他和僧人馮智日認真總結前人兩次失敗的教訓,選擇在溪面寬闊、水流緩慢、溪床岩石亘連的木蘭山下建陂。工程經過8年艱苦奮戰。壘築了數萬塊巨石,大陂終於元申六年(1083)建成。因陂築在木蘭山下,故名木蘭陂。這條長溪也因之取名木蘭溪。

水利工程

木蘭陂擁有陂首樞紐工程、渠系工程和堤防工程三部分。陂首為堰閘式滾水壩,高7.5米,分32孔閘門。陂墩以大塊花崗石砌成,石墩下豎立巨大的“將軍柱”,並鑿成元寶形的石槽,“犬牙交錯,熔生鐵灌之以固址,互相鉤鎖”,使陂首工程形成整體。各墩石的迎水面成銳角三角形,以殺水勢,減輕阻力。陂首南北兩端,有兩條總長500多米的護陂石堤,也叫導流堤。木蘭陂截住上游溪水,使之分別通過陂首南北端的“回瀾橋閘”和“萬金陡門”,注入南北洋總長120多公里的大小溝渠,灌溉莆田南北洋平原16萬畝農田。九百多年來,木蘭陂經受住風、洪、潮的無數次考驗,屹立中流,巋然不動。木蘭陂是具備引、蓄、灌、排、擋多種功能的綜合性水利工程,兼收航運和養魚之利。解放後,東圳水庫的修建,使木蘭灌區受益面積增至21萬畝,使南北洋平原成為福建主要的水稻豐產區和經濟作物區之一。
木蘭春漲

歷史地位

木蘭陂是與都江堰齊名的古代水利工程,前人有詩讚曰:“木蘭蜀堰兩豐碑”。構築木蘭陂的科學性和艱巨性,即使在現代人手中完成,也令人刮目相看。無怪乎智日禪師會被世人譽為“神僧”、“智仙”、“神仙”了。1956年,水利部部長傅作義來莆視察,稱讚智日為古代水利工程師。1985年,日本專家參觀了木蘭陂,誇獎智日為佛門典範、“賽濟公”。筆者曾作冠頂聯頌之:“智慧型萬古濟蒼生,巧使荒灘成沃野;日月千秋昭大地,長懷惡水化清源。”
木蘭陂之“巧”何在?解放後的鑽探資料證明,它不是建在岩基上,而是建在滿是淤泥的軟基上。先在溪底鋪上2.5至4米砂石樂卵石,中間夾二層縱橫交錯的松木,上面用細沙鋪平後才開始砌陂身。砌體以幾萬塊重2噸左右的巨石縱橫鉤鎖疊砌,用沙、黃泥、石灰、糯米、高嶺土、紅糖漿等膠合材料膠砌而成,極為平整密合。在軟基上用細沙作為墊層,構築永久性工程,而讓每平方米細沙承載20噸左右的重量,簡直是不可思議!先民們在千載之上竟敢如此大膽地跨出了這么一步,實在高明!木蘭陂作為福建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其特有的建築科學價值,至今仍然值得我們珍視和借鑑。

人文史話

有功於人民的人,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早在宋元佑年間(1086—1094),莆田人民就在木蘭陂側畔立廟以祀,淳佑七年(1248)敕賜“協應廟”。元延佑年間(1314—1320)遷至今址。協應廟又稱李宏廟,位於木蘭陂南側回瀾橋旁,供奉著建陂先賢李宏、林從世、馮智日和錢四娘的塑像及14家有功者的神主牌位。1995年,政府撥款重修擴建,並在右側建木蘭陂紀念館,館前建有碑廊,豎立著歷代修建木蘭陂的碑記題刻14塊,以及郭沫若的《木蘭陂詩碑》。
傳說智日禪師於木蘭陂建成之後投缽于海,以缽為舟,漂身而去。這個神話說明,禪師不計名利,功成身退。大德從來不計酬,也特別值得後人懷念。明萬曆37年(1609),在木蘭陂首之北的嶼上村建有馮禪師廟,專祀智日禪師,但因年久圮廢。1993年,僑僧和地方有識之士合力建成智日紀念堂。紀念堂位於陂首北岸,與李宏廟隔陂相望,更加明了地昭示著木蘭陂這一千秋偉業。
木蘭陂滾水壩上有徑可通南北岸。春日木蘭溪水初漲,陂上溪面寬廣,水平如鏡,兩岸山野花樹倒映其間,生趣盎然。漲溢的春水越壩而下,形成瀑布,雪飄雷鳴,又是一番景象。“木蘭春漲”自古就被列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而今,長356米的雙虹吸管形如雙龍,翔舞於溪流之上,使木蘭勝景更加壯觀。
“清清溪水木蘭陂,千載流傳頌美詩。公而忘私誰創始,至今人道是錢妃。”(郭沫若詩)千百年來,人們感念四娘的首創精神,感念先民前仆後繼的犧牲精神,感念前人不惜以身家性命造福子孫的奉獻精神。千百年來,人們扶老攜幼,來到木蘭陂前,憑弔古蹟,懷念先賢,也陶醉於眼前的美景之中。人們發現,興化平原的春天正是從這裡開始,這巍巍豐碑給莆陽大地帶來永恆的春天。這裡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都是那樣撩人心旌,那樣引人遐思。這景觀就在莆田市區以南4公里、福廈公路東側。木蘭陂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