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根,中藥名。為木棉科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um DC.的根或根皮。分布華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散結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胃痛,赤痢,產後浮腫,瘰癧,跌打扭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木棉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錦葵目
- 科:木棉科
- 屬:木棉屬
- 種:木棉
- 分布區域:華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 採集時間:全年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或根皮。
性味
味微苦,性涼。
歸經
歸脾、肝、大腸經。
功效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散結止痛。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胃痛,赤痢,產後浮腫,瘰癧,跌打扭傷。
相關配伍
1、治風濕性關節炎:木棉根30-60g。水煎或浸酒服。(《福建藥物志》)
2、治胃痛:木棉根或樹皮30g,兩面針6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跌打扭傷:木棉鮮根皮浸酒外搽或搗爛外敷。(《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浸酒搽或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以秋、冬季采者質佳。挖根,洗淨,鮮用或切片;或剝取根皮,曬乾。
形態特性
木棉又名:英雄樹、紅棉、斑芒棉、斑芒樹。落葉大喬木,高可達25米,樹皮灰白色,幼樹的樹幹通常有圓錐狀的粗刺;分枝平展。掌狀複葉,小葉5-7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3.5-5.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闊或漸狹,全緣,兩面均無毛,羽狀側脈15-17對,上舉,其間有1條較細的2級側脈,網脈極細密,二面微凸起;葉柄長10-20厘米;小葉柄長1.5-4厘米;托葉小。花單生枝頂葉腋,通常紅色,有時橙紅色,直徑約10厘米;萼杯狀,長2-3厘米,外面無毛,內面密被淡黃色短絹毛,萼齒3-5,半圓形,高1.5厘米,寬2.3厘米,花瓣肉質,倒卵狀長圓形,長8-10厘米,寬3-4厘米,二面被星狀柔毛,但內面較疏;雄蕊管短,花絲較粗,基部粗,向上漸細,內輪部分花絲上部分2叉,中間10枚雄蕊較短,不分叉,外輪雄蕊多數,集成5束,每束花絲10枚以上,較長;花柱長於雄蕊。蒴果長圓形,鈍,長10-15厘米,粗4.5-5厘米,密被灰白色長柔毛和星狀柔毛;種子多數,倒卵形,光滑。花期3-4月,果夏季成熟。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400-1700m以下的乾熱河谷、稀疏草原、雨林溝谷、低山,次生林中及村邊、路旁。分布於華南、西南及江西、福建、台灣等地。
藥材性狀
根呈不規則的片塊狀,厚1-2cm,寬1-4cm。根表面棕色或灰棕色。切麵皮部棕色,木部淡紅色,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根皮呈長條形,彎曲,內卷,內表面紅棕色。味淡,微澀,嚼之有粘性。以外表面灰棕色、內表面紅棕色、無雜質者佳。
藥理作用
抗炎及抗肝損傷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食管癌。
相關論述
《福建藥物志》:“祛風利濕,通經舒絡。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