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流行於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的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自南宋末年於杭州傳入,明清時期達到很高水平,以“雕工精細簡練、機巧構思巧妙、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木偶人物性格各異”而著稱。
2009年,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列入第三批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7月16日,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Ⅶ-4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
- 批准時間:2014年7月16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
- 保護單位:泰順縣方圓木偶工藝有限公司
- 遺產編號:Ⅶ-44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製作工序,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源於南宋,興盛於明清。據泰順三魁鎮薛宅村薛氏族譜(乾隆年間)記載:“宋末,薛氏四房祖宗,於神香嶺見木偶擔一堂,無人招領,便挑回家安放” ,“四房特設木偶神香火田”。至今當地仍流傳著有關木偶師爺顯靈的故事。明清時期的泰順木偶頭雕刻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文化特徵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是雕刻手法和彩繪技藝的完美結合,先用樟木或其它紋質較細膩的雜木雕刻成型,後施以粉彩工藝。其造型特點是在頭像比例的基礎上加以誇張和變形,線條明快洗鍊、舞台形象俊美,生、旦、淨、末、醜,忠、奸、賢、愚各具特性。為了增強木偶頭的表現力,泰順木偶頭從傳統的15種造型增加到180多種造型,特別的是臉部的活動技巧從幾種(原來的師爺頭會張嘴眨目,大花臉伸舌頭等)增加到15種。臉部結構會活動的機關設定,主要用於醜、淨及靈怪的頭面上居多。生、旦則在眼睛上設定眼球會左顧右盼。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發展,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木偶造型藝術。
它是雕刻手法和彩繪技藝的完美結合,先用樟木或其它紋質較細膩的雜木雕刻成型,後施以粉彩工藝。
製作工序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大多用紋質細膩的香樟木刻制,打粗坯、修細坯、磨光打底、上彩、開相等工序一步都錯不得。
打粗坯
拿到一塊木料後,先要打粗坯,粗略地雕刻出木偶的五官。
修細坯
將五官雕刻得更為立體和精緻。
磨光,打底,刷底色
一如化妝打粉底,主要是為了處理木頭天然的小氣孔、小毛刺。每打一層底就要再拋一次光,完成一個木偶一般要打七八次底,拋七八次光。
上彩
即上京劇彩妝。
開相
在已經上彩的木偶臉部仔細畫上眼睛、眉毛、嘴巴,畫出喜怒哀樂,畫出不同的角色。
特製木偶頭內設機關,通過絲線控制,使眼、鼻、口、舌可以活動,木偶頭脖子部分上粗下細,由兩根線與腹籠相連。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是木偶戲傳承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以豐富的表現力,深受浙南閩北地區的民眾喜愛,曾被浙江、廣東等省級博物館收藏,並應邀赴台灣、澳門等地區和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展示。
傳承狀況
隨著時代發展,木偶主要改由機器生產,精通傳統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的藝人越來越少。最慘澹的時候,泰順專業從事木偶頭雕刻的手工藝人只剩下5個,而其中年紀最大的林直周老師已很少動手做木偶。
傳承人物
季天淵,女,1964年11月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順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主任舞台技師、溫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季天淵自幼跟隨父親季桂芳學習木偶雕刻及彩繪技藝,她的木偶頭造型藝術和雕刻技法已達到非常高的水平,刀法嫻熟,雕工精細而簡練,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季天淵先後獲得浙江省三雕創作世紀談金獎,首屆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金獎,中國木雕創作大獎賽榮獲銀獎,浙江省第二屆民族民間手工藝展天工獎等榮譽稱號。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泰順縣方圓木偶工藝有限公司獲得“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項目保護單位泰順縣方圓木偶工藝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啟動“薪傳獎”傳統工藝大展主題活動,木偶頭雕刻(泰順木偶頭雕刻)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季天淵的木偶頭雕刻作品《戲劇人物造型》成功入圍大展獲得“薪傳獎”。
社會活動
2019年8月,泰順木偶戲登上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