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侍俑是漢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侍俑
- 館藏地點:甘肅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漢代
- 出土地:武威市磨嘴子漢墓
木侍俑是漢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木侍俑是漢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特徵高29.5厘米,寬11厘米。木俑身著長袍,雙手拱於胸前。白色塗底,黑色繪平幘、眉、眼、須、發等。1...
漢木侍俑 漢木侍俑是漢代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信息 高29.5厘米,寬11厘米。文物特徵 木俑身著長袍,雙手拱於胸前。白色塗底,黑色繪平幘、眉、眼、須 、發等。
東漢時期的木俑在河西走廊出土較多,著名的如武威東漢墓出土的木雕舞俑與侍俑、木雕鎮墓獨角獸、木狗、木猴、木牛、木馬、木雞、木鵝等。威位於河西走廊的東段,漢五帝在武威設重鎮。武威漢墓的藏俗受到中原和川青地區的影響,其木雕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藝術風貌,武威漢墓出土的木雕保存完好,題材豐富,風格鮮明,堪稱...
木雕插銀飾女侍俑,該俑通高38、寬8厘米。該俑高髮髻,兩側貼鬢髮,髮髻後鑲插兩片鏤空花葉形銀飾。文物鑑賞 該俑通高38、寬8厘米。該俑高髮髻,兩側貼鬢髮,髮髻後鑲插兩片鏤空花葉形銀飾,身高和領長衫裙、廣袖,以手攏於胸前。衣裙留有少許墨線和色彩。女俑五官採用深刀刻削,衣服線條明快流暢,雖用刀...
這件女俑於1975年出土於揚州江蔡莊五代“潯陽公主”磚室大墓,是一組系列女侍俑隨葬品之一。同時出土的五代女侍俑也有插銀簪飾物的數例,提供了花葉形銀片飾的插戴實例,說明唐、五代盛行金銀質地的葉形花首飾。名 稱: 五代女俑 介 紹 女侍俑木雕造型形態為立狀,俑為立狀、袒胸、V字襟,著長衣廣袖,...
目前已知春秋時期的木俑發現很少,僅在湖北江陵太暉觀M6(出土方位號)出土2件木俑,以及湖南烈士公園M3(出土方位號)出土殘木俑頭及俑身。到了戰國時期,楚墓用俑隨葬就較為常見,而且數量很多。種類主要有侍俑、樂舞俑、武士俑、雜役俑等,武士俑的數量較多,以持劍武士俑居多,還有持戈或矛。
儀仗俑群 儀仗俑群是木雕車馬儀仗俑群,它由騎士、武士、文吏、樂隊、轎夫、皂隸、侍從等俑組成。尺寸:木俑通高在26—30厘米之間,象輅通長83.7厘米、通高53.5厘米 文物歷史 文物特徵 製作技術 文物鑑賞
秦代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體比人略高,陶製,是已知最大的俑;另外還有銅俑等。漢俑種類比以前增多,有兵士、女侍、僕役及樂舞俑。南方以木俑為多,有的彩繪著衣。其他地方多陶、石、木、金屬等多種材質的俑,注重傳神。兩晉南北朝製作多樣,南方承中原傳統並有了瓷俑;北方出了少數民族形象的陶俑。隋唐俑型...
人形器座在許多地方均有發現,人或立或坐,手持 套筒或箍形物,以連線承受器物的支架。作者在被限定 的動態範圍內,力求使人物得到生動的表現。如洛陽金 村所出的幾件青銅人形器座,就突破了一般常見的呆板 姿態,表現出了人物活動的瞬間表情。有的席地而坐,神 情恭謹;有的屈一膝蹲坐,一手持套筒,一手上揚...
木俑 在湖北、湖南等省的楚墓中,隨葬的俑都是木質的,也多作婢僕狀和武士形象。以木刻成人的輪廓,然後墨繪出眉目鬚髮等細部,有的彩繪出衣裙甲冑,也有的穿絲織衣物。一般形體扁平,也有的在軀體上另安手臂,手上再握持小木劍、戈等物或演奏樂器。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木俑始於戰國,年代上晚於陶俑。戰國...
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的l號和3號墓有大量木俑出土。 l號墓出土木俑達260多個,多為家內女侍仆,還有歌舞俑和樂隊,一般是雕出輪廓後,再彩繪出眉目衣飾細部。也有一些侍女和歌舞木俑,僅頭部雕刻精細,身軀不加雕飾,穿有各種絲織品制的衣服,頗為華美。東漢時期,陶俑繼紋流行於中原和關中一帶,造型較西漢時期...
明代俑是明朝時期的陪葬品之一。明代一般不再以俑隨葬,但在一些王公大臣墓中,還常發現數量眾多的陶質或木質的儀仗俑群,如四川成都明蜀王世子朱悅�R墓和山東曲阜的明魯王墓中,都隨葬有大批以象輅為中心的儀仗俑和仆侍俑。明魯王墓的400餘個儀仗俑皆為木雕,大都持有各種質料的儀仗用具,雕刻精緻,敷彩鮮艷...
儀仗俑是象徵死者生前出行儀衛的陪葬品。1990年出土於長安縣簡王井村,現收藏於陝兩歷史博物館。組成構造 有銅、木、陶瓷和紙等製品,主要見於漢以後上層貴族墓葬中。儀仗的規模很大,由騎士、武士、文吏、樂隊、轎夫、皂隸、侍從等俑組成。少的有幾十個,多者達到五百個以上。時代不同,生前官職高低,埋葬地點或...
除此之外也有彩繪女侍俑,模製燒成陶後敷塗色彩,輪廓線條流暢優美。藝術造型超出軍陣陶俑,富有生活情趣。漸至東漢,這種侍僕舞樂俑成為主流,兵馬俑不再出現。造型對象轉為舞女,侍僕,農夫和市井等。造型藝術也由呆板變為生動。種類 漢代俑像種類很多,主要以陶俑為主,另有銅俑,玉俑,石俑,木俑等。石俑...
男女侍從俑的穿戴和梳妝,雖都是蒙古袍褂或左衽衣裙,但仍是形式多祥,尤以十九件女侍俑,在髮式上幾乎人各一式,有挽髻、盤髻、單髻、雙髻以及雙辮等種種不同樣式,而且所塑出的渾樸憨厚的形象性格,一看就知是蒙族婦女。以上的三處元墓,雖然都是在陝西省境內,但就蒙族墓室中的隨葬俑人采說,尤其侍從俑...
中國的俑發軔於商,至東周時代漸趨流行。在山西長子縣春秋晚期晉國墓中發現的 4件木俑仍與人殉同存,這正是人殉沒落、以俑代替活人隨葬之風初興的特徵。至戰國,湖南、湖北、河南楚墓中流行木俑,多為侍衛傭和女侍俑。北方諸國多為樂舞俑,而且多用陶塑,模製未見。20世紀70年代陝西臨潼秦始皇陵東側發現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