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期待價值權
- 外文名:Contingent Value Rights
背景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併購案的大量萎縮,而醫療行業的併購案卻一枝獨秀。2007年以來,與其他行業相比,美國醫療行業的上市公司,特別是藥品和生物製藥行業的上市公司,在總體併購不景氣的大環境之下,仍然維持了可觀的交易數量。涉及醫藥行業的併購項目常常會受困於如何就處於研發過程中的產品,或者說研發“管道”(PipeliRe)內的產品定義其價值。此種情形之下,目標公司總是堅信該產品能夠順利商業化,在此假設基礎之上,他們看到了該“管道”中產品的價值。而潛在買方呢,則專注於該“管道”產品可能永遠不能上市銷售的風險,他們可能認為這些新研發產品可能一文不值。醫療行業的併購交易之所以能夠逆勢而上,就是因為“期待價值權”發揮了作用。事實上,金融危機後併購案大幅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兼併方對目標公司的未來業績預期的不確定。在每一個潛在併購案中,目標公司必定有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優勢或潛在優勢,例如目標公司的成長潛力、目標公司的新產品研發以及目標公司的新的經營策略等,受到兼併公司的親睞。兼併公司必然對這些優勢進行評估分析並量化其價值。拿新產品來說,兼併公司更多地會分析新產品上市的成功機率、新產品的局限性、競爭態勢以及投入的成本。而目標公司對新研發產品已經作了較大的前期投入,他們必然希望這一投入以及其未來的潛在業績回報能夠受到兼併方的足夠重視,並能夠在交易對價中反映出來。因此,被兼併方強調的是這一新產品的市場前景和可觀的利潤回報。由此可見,在雙方之間,由於視角不同,價值評估方法不同,對風險的認知不同,雙方對目標公司的價值評估必然相去甚遠。同樣以研發產品為例,在經濟形勢向好時,兼併方更傾向於接受風險,因此雙方就新產品預期價值達成協定的可能性較大;而當經濟形勢不好時,兼併方更多地看到風險和不確定性,除非獲得某種程度的保證,或設定某些限定條件,他們通常不願意考慮在交易價格中給予研發中新產品很大的比重。
而這些保證或條件,就代表了一種靈活的方式或手段,可以用來彌補潛在買方和賣方即目標公司股東之間的價值鴻溝。這一方式或手段,由兼併公司提供給賣方公司的股東,它代表一種權利,是一種價值,它包含於整個交易金額中,它就是“期待價值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