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貢與利潤》是一部由[泰]吳漢泉所著書籍,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朝貢與利潤
- 作者:[泰]吳漢泉
- 原作品:Tribute and Profit : Sino-Siamese Trade, 1652-1853
- 譯者:王楊紅、劉俊濤、呂俊昌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1年9月
- 頁數:348 頁
- 定價:79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201878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朝貢制度是明清時期中國維持與周邊國家關係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這個經濟體系與精心設計的政治結構交織在一起。作為當時的朝貢國之一,暹羅(今泰國)與中國進行了長期的朝貢貿易。本書考察了暹羅在朝貢關係下的海運貿易行為,並分析了中國在暹羅的海外貿易和國內經濟中的重要作用。
於暹羅朝廷,朝貢是為了謀取利潤,絕不是政治上的臣服。
潮汕人深度參與了朝貢貿易,並在泰國開枝散葉。
泰國香米在17~19世紀的故事。
作者簡介
吳漢泉(Sarasin Viraphol),哈佛大學博士,在學術界工作了8年,接著在外交領域工作了20年,期間他被派往中國和日本,接著回到泰國外交部任職,曾被任命為駐菲律賓大使,現在是泰國正大集團執行副總裁。
譯者
王楊紅,歷史學博士,現任廣西民族大學東協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與東南亞(側重泰國)關係史、東南亞華僑華人史,曾特聘編校《許雲樵全集》第8冊《南洋文獻敘錄》。
劉俊濤,歷史學博士,現任浙江工業大學越南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與東南亞(側重越南)關係史。
呂俊昌,歷史學博士,現任聊城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講師、太平洋島國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研究方向為東南亞(側重菲律賓)華僑華人史。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中暹貿易的國際背景
第二章 暹羅的貿易結構
第三章 發軔時期:中國對貿易的限制(1652~1720)
第四章 中暹日三角貿易
第五章 第二次海禁的廢除與大米貿易的作用
第六章 18世紀和19世紀國中國東南的貿易組織
第七章 阿瑜陀耶王朝晚期至曼谷王朝初期的中暹朝貢貿易
第八章 18、19世紀暹羅經濟生活中的華人
第九章 拉瑪二世、三世時期中暹帆船貿易的繁榮(1809~1833)
第十章 拉瑪三世時期的華人移民及其經濟影響(1824~1850)
第十一章 中暹帆船貿易日益衰落的宿命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