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中月詩》是梁元帝蕭繹的寫景詩作之一。作者將水中月影的動靜之形態刻畫入微,尤其是將月影在波動的湖面上的變化情景描繪得多樣而細緻,詩人恰當地運用比喻的修辭方式,或如秦鉤,或如和璧,或斷或接,生動地展現出月影之動的形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望江中月詩》
- 作者:蕭繹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玉台新詠
- 文學體裁:五言詩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
風來如可泛,流急不成圓。
秦鉤斷復接,和璧碎還聯。
裂紈依岸草,斜桂逐行船。
即此清江上,無俟百枝然。
作品賞析
在詩中,作者採用一系列隱喻,將月亮寫為秦鏡、趙璧、撕裂的紈扇、傾斜的桂枝。雖然流動的江水歷來被喻為時光流逝的象徵,但在這裡,風波的搖盪引起月影的不斷變幻,就仿佛月亮本身在一個月之內的不斷變化一般。以至於有一瞬,詩人的眼睛幾乎產生了幻覺:“水影若浮天”。各種形象交替變化的速度如此之快,時而如分裂的絲綢依靠在江岸,時而又若倒斜的桂枝逐趕著江上之舟,這一抹江月已是千種姿態,萬般畫面,又何必等待萬木爭春之景呢?既說明了物質世界的變動不定,也暗示人類的感官知覺的易於發生錯誤,一切皆在變換中。詩之雕琢可謂精巧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