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民國二年),經朔方道觀察使陳必淮批准,在寧夏府中學堂舊址基礎和舊有人員上,改建了一所新式高等國小,校名叫“朔方高等國小”。
學校根據國民政府教育部於1912年公布的《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共14條辦學。學堂改為學校,堂長改稱校長。校長許景魯是清末拔貢出身。教師有黃光篔、鄧雲路等人。在校學生多達120餘人。
朔方高等國小門口掛著兩張虎頭牌,寫著“學校重地,閒人免入”八個大字。學堂大門口有門房、號房,有學生會客室,院內有堂長室,教員室,學監室,舍監室,講堂(教室)擺有若干桌凳和兩塊大黑板。正屋之外,左右兩邊的廂房都擺著兩屜的書桌和凳子,所有學舍房間中都擠滿了木床。門外面懸著第幾自修室、第幾寢室的牌子。閱報室里有少量報紙雜誌和新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朔方高等國小
- 創辦時間:辛亥革命後
- 創建者:孫中山
- 分類:學校
歷史背景,歷史意義,
歷史背景
學校學制3年。教學按照1912年國民政府頒布的《教育部訂定國小校規則及課程表》開設,所開課程計有修身、國文、作文、習字、史學、輿地、算術及體操。教育思想上“注重道德教育”,將辦學宗旨定位為“啟其人生應有之知識,立其明倫理、愛國家之根基,並調護兒童的身體令其發育”。當時的民眾,對於高等國小,仍以“洋學”視之。
朔方高等國小將俗話寫作引進語文教學,從而打破了文言一統語文教學的局面。另外,進行聽說訓練的官話教學也作為這時期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白話文教學在此時初展頭角。
朔方高等國小,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制度上和清朝時的寧夏府中學堂比較起來,有較大進步。原來的讀經、講經課也已取消。這時學校先後建立起一套檔案管理制度,例如:教職員檔案制度,教職員及學生考勤制度,學生的退學制度,學生升降級制度等。對學生修業、畢業等事項進行管理。對於學齡沒有限制。
學堂是文化場所,平常封閉辦學。遇到大型節日,學堂等處亦均開放,任百姓遊覽觀賞。
朔方高等國小期間,我校名師首推沿襲新學香火的許景魯,其次便是黃光篔。
黃光篔,1890年3月4日出生於晚清的一個小職員家庭。1906年考入寧夏府中學堂,半工半讀。1912年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翌年,經寧夏、寧朔兩縣臨時參議會決定,聘至朔方高等國小任教。
1913年,政治上追求進步的黃老師,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他是我校有史可稽的最早的國民黨黨員。
黃光篔熱愛教育事業,以教育強國為己任,努力接受並實踐新教育、新思想,為之傾注了大半生的心血和智慧。在他的教育生涯中,他主講過歷史、生物、地理、生理衛生等課程。他學識淵博,旁徵博引,循循善誘,誨人不倦,深得學生愛戴。他博採眾長,勇於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是一位具有開拓精神的好老師。
寧夏開辦新學在民國初年,由於千百年來封建思想的禁錮,當時婦女根本沒有上學的機會和權利。黃光篔老師衝破重重束縛,毅然送長女黃玉霞上學讀書,從而結束了寧夏女子不能上學讀書的歷史。
朔方高等學堂辦學期間,我校辦學的社會環境極為惡劣,軍閥混戰,爭權奪利,混亂不堪。
1914年,袁世凱親信張廣建為甘肅督軍,全力對付回軍馬安良;1916年河套發生兵變及會黨作亂,哥老會向寧夏發展;1917年 ,高士秀冒充清皇族後裔稱帝,聯合蒙古諸部攻打寧夏;1917年馬福祥等要求撤換甘督,出現“五馬驅張”局面。各種政治勢力你爭我奪,戰爭頻仍,鬥爭激烈。軍閥紛爭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也嚴重製約了教育的發展。朔方高等國小在艱難中維持著。
歷史意義
朔方高等國小,比較於寧夏府中學堂,辦學層次明顯降低了。當地培養的人才層次,由國中退縮到了高小水平,但它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它繼承了寧夏府中學堂的校址校舍,保留了寧夏府中學堂相當一部分師資,延續了寧夏府中學堂辦學的傳統,傳承了寧夏府中學堂辦學經驗。它延續了寧夏地區的新式教育,為中等教育再次勃興積攢了力量,緩衝了時間,保留了師資,因而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