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蜀君子曰蘇君

有蜀君子曰蘇君

有蜀君子曰蘇君是一個漢語辭彙,意為蜀地有一個姓蘇的君子。蘇君是指蘇洵。出自宋朝歐陽修的《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
  • 創作年代:宋朝
  • 作品出處:《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歐陽修
原文,譯文,例題解析,

原文

有蜀君子曰蘇君,諱洵,字明允,少獨不喜學,年已壯,猶不知書。年二十七,始大發憤,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歲余,舉進士,再不中。退而嘆曰:“此不足為吾學也。”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益閉戶讀書,絕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涵蓄充溢,抑而不發。久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筆,頃刻數千言,其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蓋其稟也厚,故發之遲;志也愨,故得之精。自來京師,一時後生學者皆尊其賢,其文以為師法,以其父子俱知名,故號“老蘇”以別之。(選自歐陽修《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

譯文

蜀地有一個姓蘇的君子,名洵,字明允,小時候(他)唯獨不喜歡學習,已經成人後,還不知道讀書,到27歲時才發憤努力學習,謝絕了先前交往的夥伴,關起門來讀書寫文章。一年後,去考進士連考兩次都沒考中,又考秀才一等也沒有考中。回家後感嘆道:“這些都不值得我學習。”於是把自己先前寫的數百篇文章拿來全部燒掉,閉門讀書越發用功,有五六年時間不動筆寫文章。獲得了它們的精華,涵養、積蓄豐富。但抑制著不表達出來。這樣很長時間後,自己感概地說:“可以了!”頃刻之間下筆千言,文章縱橫馳騁,思路開闔自如,必定達到深入細微的地方才停下來。大概是他稟承深厚,所以才表現出來得晚;他的心 志誠實,所以學到的東西精深。從他來到京城,一時之間,年輕人、求學者都尊崇他的賢能,學習他的文章,並當作典範來效仿。因為他們父子三人都很出名,所以稱他“老蘇”來區別他們。

例題解析

1、下列句子中詞語的解釋錯誤的是(C)
C(絕:停止)
A.歲余,舉進士,再(第二次)不中。 B.悉取所為文數百篇焚之(盡,全)。
C.絕(絕妙)筆不為文辭者五六年。 D.故號“老蘇”以別(區別)之。
2、下列句子中加括弧的詞語意思相同的是(D)
D(以:因為)
A.此不足(為:讓)吾學也;山巒(為:被)晴雪所洗
B.涵蓄充溢,抑(而:順接)不發;鳴之(而:轉接)不能通其意
C.必造(於:到)深微而後之;有亭翼然臨(於:在)泉上者
D.(以)其父子俱知名;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
3.(1)謝其素所往來少年,閉戶讀書,為文辭。
他謝絕了先前交往的夥伴,關起門來讀書寫文章。
(2)一時後生學者皆尊其賢,學其文以為師法。
一時之間,年輕人、求學者都尊崇他的賢能,學習他的文章,並把他當作典範來效仿。
4、蘇洵起先"舉進士再不中",後來"其文以為師法"其原因是什麼?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回答。
經過了五六年的潛心認真讀書,注重積累,厚積而薄發
重點詞翻譯
諱:名諱
猶:仍然
謝:謝絕
素:平時,平日
再:兩次
而:表修飾
不足:不值得
悉:全
益:增加
絕:斷絕
為:為了
而:表修飾
之:時間用詞
由:於是
是:這(這就)
造:深造
蘇洵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