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系統的全位能(內能與位能之和)與按絕熱過程調整後系統所具有的最小全位能之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效位能
- 外文名:Available Potential Energy(APE)
- 相關術語:位能 全位能
- 學科分支:動力氣象學
描述,性質,大氣中的能量,全位能與有效位能,
描述
在閉合系統中,經過乾絕熱過程,從初始狀態調整到水平穩定層結狀態時,系統所能釋放的最大全位能,稱為有效位能。大氣處於某一狀態時,可用於轉換為動能的能量只是全位能的一小部分,這部分能量稱為有效位能,餘下的稱為非有效位能。
大氣經過絕熱調整後產生的穩定層結有:低壓面、等溫面和等熵面,這些等值面是相互重合的,這時位能不能再轉換動能了,所以此時是最小的全位能。
性質
有效位能有如下性質:
(1) 大氣做絕熱運動時,全球大氣的有效位能與動能之和不會改變;
(2) 有效位能完全決定於初始狀態的質量分布;
(3) 等壓面、等溫面呈水平分布狀態且層結穩定時,有效位能等於零;
(4) 大氣為斜壓狀態時,有效位能總是正值。
有效位能是動能唯一的“源”,但不是唯一的“匯”。因為摩擦消耗動能轉換為內能時,最小全位能和全位能都增加,所以消耗的動能值超過了有效位能的增加值。此外,通常是達不到參考狀態的,故有效位能僅是全位能能夠轉換為動能的上限值。
大氣中的能量
對大氣而言,能量的基本形式有內能(Internal energy)、位能(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動能(Kinetic energy),如果考慮水汽,還有潛熱能(Latent heat energy)。
在大氣動力學中,根據各種基本能量形式的特點及其有關過程的性質,常採用幾種主要的基本能量的組合形式。
全位能是空氣位能與內能之和。一般,位能(機械能)與內能(熱力學能)是無關的;而大氣有其特殊性,大氣的內能與位能之間是同向變化。在靜力平衡條件下,從海平面向上伸展到大氣頂部的單位截面積的垂直氣柱(無限氣柱)所包含的位能和內能都是與溫度有關,相互是有聯繫的。當整個氣柱增溫以後,內能必然增加,而當溫度增加,氣柱就會垂直膨脹,這樣,重力位能就增加。
位能與內能具有同時增加或者較少的性質,且它們之間有確定比例,平均而言位能是內能的40%;在全位能中,內能大約占70%,位能30%;平均而言,潛熱能相當於全位能的20%,這說明大氣中潛熱能應占有一定的地位,特別對強烈發展的系統(例如颱風)。
在諸種能量形式中,動能在數量上一般較其它形式的能量小,特別比全位能小2至3個量級。雖然從數量上看,動能與全位能相比微不足道,但是這個小量對大氣運動至關重要。這也說明,大氣中全位能轉變為動能的只是其中很小部分。因此,一般都說大氣是一部效率很低的熱機。
圖1 各種大氣能量的相對大小
全位能與有效位能
動能與全位能間的轉換,使動能變化,即天氣系統變化的重要機理。但大氣中的全位能不能被全部釋放,在考慮天氣系統變化時,有意義的是能夠轉換成動能的那部分全位能。因此,有效位能可以理解為能夠被釋放出來的那部分全位能。
有效位能與大氣的斜壓性相對應,正壓大氣沒有有效位能;斜壓性越強,力管項大,有效位能越大。也稱有效位能為斜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