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字“止”考論

《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字“止”考論》是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所“止”的文明——中國文化關鍵字“止”考論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3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對於中華文化與中國文學而言,“止”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字,但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止”的基本義是“停止”,並包含“止”與“不止”的辯證法:艮卦、“文明以止”、“道”等其實都是對“行—止”關係的反思。“止”的引申義為“最高準則”,代表一種典範性:詩之止乎禮義,樂之嘆為觀止,言之止於達意,都用“止”來呈示自身的至上原則。“止”的終極義是“堅守”,表明了一種關涉人性根柢的倫理學:“止於至善”是人的終極目標與最高認同,也是評價文學藝術作品的最高倫理標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成分,儒、道、釋三家都以不同的方式和角度闡發“止”。在具體行為層面,儒家講究“止䇓”“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可以行則行,可以止則止”;在理想標準層面,儒家追求“敬止”“安止”“止乎禮義”“止於至善”。道家基於生命的有限性剖析“止”與“不止”的關係,指出“知止不殆,知足不辱”,強調止於自然、止於本性。作為原始佛教核心要義的“四聖諦”實際上都圍繞著“止”展開。總的來說,“止”關注的是人與天以及內與外之間的界限,講求有節制、有限度,講求止欲勸善、適可而止,並導向一個至高境界與終極目標。中華文化和中國文學都是在由止和行所共同構成的道德理想圖景上展開的。“止”塑造了中國文化的性格,凝結了中國文化的要義,也道出了中國文化的精髓與命脈;而中國文化也需要“止”這一精神。在這個意義上,作為中國文化的元範疇,“止”可以而且應該經典化。

作者簡介

李立,女,1986年生,湖北孝感人,文學博士,武漢大學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中國文化與文論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CSSCI來源期刊和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並被《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新華文摘》等轉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文論範疇的經典化研究”(項目編號:15YJC751026)。副主編《中國文論經典導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參與項目《青春同創,人文化成:中文類專業教學模式的深度轉換》(排名第三)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八屆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武漢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