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孔蟲化石,原生動物有孔蟲的硬殼保存下來的化石。殼體直徑差別很大,一般為數毫米,最小的不足1毫米,極少數類型可超過100毫米,但均屬微體古生物學研究範圍。殼有單室、雙室及多室類型。多室類型由胚室和其後很多殼室組成;因殼室排列方式不同,形成多種不同的殼形。殼室與殼室以隔壁相間,隔壁上有隔壁孔連線相鄰的殼室。見於古生代及其後的海相沉積中,有時富集成礁。對確定地層時代、劃分和對比地層具有重要價值,對石油地質勘探尤為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孔蟲化石
- 釋義:原生動物有孔蟲的硬殼保存下來的化石
有孔蟲化石,原生動物有孔蟲的硬殼保存下來的化石。殼體直徑差別很大,一般為數毫米,最小的不足1毫米,極少數類型可超過100毫米,但均屬微體古生物學研究範圍。殼有單室、雙室及多室類型。多室類型由胚室和其後很多殼室組成;因殼室排列方式不同,形成多種不同的殼形。殼室與殼室以隔壁相間,隔壁上有隔壁孔連線相鄰的殼室。見於古生代及其後的海相沉積中,有時富集成礁。對確定地層時代、劃分和對比地層具有重要價值,對石油地質勘探尤為重要。
有孔蟲化石,原生動物有孔蟲的硬殼保存下來的化石。殼體直徑差別很大,一般為數毫米,最小的不足1毫米,極少數類型可超過100毫米,但均屬微體古生物學研究範圍。殼有單室、雙室及多室類型。多室類型由胚室和其後很多殼室組成;因殼室...
有孔蟲是單細胞動物。有石灰質殼,殼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許多絲狀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遺殼堆積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蟲化石可用來測定岩石的地質年齡。蟲體隱藏在細小的殼內,小殼分為許多小的內格,由一些微孔或孔狀接縫所穿通。殼一般是碳酸鈣質的,也有矽質的和幾丁質的。某些有孔蟲則是通過把細粒礦物質或其它...
第四紀微體古生物包括有孔蟲、介形蟲、翼足類、超微化石和球石(Coce-olithophorids)等。有孔蟲有孔蟲是海生微體生物,從寒武紀至現在都有分布,第三紀達到全盛,第四紀和現代海洋中也很豐富。介形蟲是水生微體甲亮動物,生活在現代與古代各種類型海陸水域,但不能生畫在冰雷及千土中。喜冷,喜暖代表性有孔蟲,這些...
已報導的原生動物化石,以有孔蟲和放射蟲為主。前者屬於肉足超(總)綱的根足綱,後者是肉足超(總)綱的輻足綱中等輻骨蟲、稀孔蟲和多囊蟲亞綱的通稱。纖毛綱的丁丁蟲類也有不少化石。此外輻足綱太陽蟲亞綱的太陽蟲類也有少量新生代的化石。現將幾個重要類別介紹如下:有孔蟲 一個數量繁多而又十分重要的化石...
有孔蟲樣 有孔蟲樣(Foraminiferal Limestone)是採集於日喀則市定日縣古錯的岩石標本。特徵描述 灰白色,生物碎屑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礦物:碳酸鹽岩、有孔蟲化石。主要用途 用於冶金、建築、裝飾、化工等工業。
有孔蟲化石分析鑑定方法 《有孔蟲化石分析鑑定方法》是2017年5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備案信息 備案號:57694-2017 備案公告: 2017年第4號(總第208號)
有孔蟲是一種帶殼的海生單細胞動物,距今已經有5億多年歷史,個體一般在1毫米左右,因房室間有“口孔”相通而得名,古今種類達4萬餘種,現生種類約6000餘種。有孔蟲的“遺骸”層層覆蓋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深海平原,還作為指標化石被廣泛套用於生物地層、古海洋、古氣候,特別是石油等沉積礦藏的勘探和開發研究;...
收集了國內外常見的有孔蟲407個屬和亞屬,其中以我國已發現的為主。對所列科屬的特徵和分布進行了描述。每個屬都附有屬型照片或插圖。結合地層分布介紹了我國各地質時期有孔蟲動物群的面貌。本書便於初學者自修,野外地質工作者亦可據此對有孔蟲化石作初步鑑定,對有關地質院校師生均有參考價值。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一...
䗴(tíng)是一類已經滅絕的單細胞生物,屬於原生動物有孔蟲的一種。它們殼體微小一般殼長5-10 毫米,但是小的不到1 毫米,大的可達到30-60 毫米。殼體形態多種多樣,有凸鏡形,盤形,球形,紡錘形及圓柱形等。一般多為紡錘形。䗴類生活在距今3.2億年到2.5億年前的石炭紀和二疊紀,在二疊紀末期全部滅絕。
梯狀蟲是產於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的早二疊世(P1)化石,為薄片標本,呈黑色,現保存在成都理工大學博物館。特性描述 上有一個梯狀蟲的化石,長度約為3毫米,呈灰紅色。梯狀蟲的分類位置為動物界原生動物門非蜓類有孔蟲類。該類化石殼筒錐形。殼壁兩層,較薄。隔壁長。縫合線內凹。保存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博物...
綱: 有孔蟲綱 Foraminifera 目: 輪蟲目 Rotaliida 總科: 貨幣蟲總科 Nummulitacea 科: 貨幣蟲科 Nummulitidae 屬: 貨幣蟲屬 Nummulites 生存時段 曾在新生代第三紀(Tertiary)大量生長的古老海生動物,較大的透鏡狀有孔蟲類(海生單細胞生物體),有上千個絕滅種。存在於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化石 其化石...
對於必需利用顯微鏡才能進行觀察和研究的個體微小的化石,稱為微體化石或微化石,如有孔蟲、介形蟲、硅藻等。簡介 某些大生物的微小部分如輪藻的藏卵器,植物的孢子、花粉,蟲牙(蟲顎)、牙形石等,甚至小的魚鱗、魚牙等也屬於微體化石。這一名詞的使用並沒有嚴格的限制,例如某些群體生物如苔蘚蟲、層孔蟲,還有如...
雖然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新生代浮游有孔蟲化石分帶和深海沉積岩心正、反向磁化的研究已為海洋地層的研究準備了條件,但海洋地層學作為學科的建立卻是在1968年深海鑽探計畫開始之後。70年代產生了用各種方法得出的海洋地層表和年代表;在各個洋區及其周邊地區制訂和執行了各項地層對比計畫。進入80年代以來,隨著液壓活塞...
運動習性 主要借頭冠纖毛的轉動作旋轉或螺旋式運動,尾部雖不是主要運動器官,但它的擺動無疑可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足腺分泌物粘著在基質上時,還會以此足作圓心轉圈運動,其速度一般 化石研究 輪蟲亞目的多數類別中國均已發現,其中抱球蟲超科為浮游有孔蟲,是我國西南海相白堊系的一類重要化石。
道堂組 岩性為火山熔岩與玄武質火山碎屑 時代:Qp2-3 命名:海南地質大隊,1989年手稿創名;陳哲培,鐘盛中,1991年介紹。特徵:岩性為基性火山熔岩與玄武質火山碎屑沉積岩互層。產有孔蟲化石。噴發不整合覆於北海組之上;被石山組噴發不整合覆蓋。厚278米。同物異名:湖光岩組、雷虎嶺火山岩。
除了藍藻和微小的原生生物(如有孔蟲),大多數生物都不能在瀉湖底部水域中長期生存。因此,任何落入泄湖的生物體,無論是從陸地還是從海洋漂流而來,都會被埋入湖底鬆軟的碳酸鹽泥漿中,並因此而逃離了被食腐生物分解或者洋流衝散的命運。化石介紹 今天,在巴伐利亞,在紐倫堡和慕尼黑之間,這些碳酸鹽岩泥漿形成的紋理...
第四紀沉積物是指第四紀時期因地質作用所沉積的物質, 一般呈鬆散狀態。在第四紀連續下沉地區,其最大厚度可達1000米。第四紀沉積物中最常見的化石有哺乳動物、軟體動物、有孔蟲、介形蟲及植物的孢粉。這些化石,有助於確定第四紀沉積物的時代和成因。基本概念 第四紀沉積物分布極廣,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外,全球幾乎到處...
大港口組由頁岩、砂岩,礫岩和火山碎屑岩組成。含有大量有孔蟲:孔蟲化石以浮游類為主,中文名稱 大港口組 時代 N2-Qp 命名 徐鐵良,1956年命名。特徵 包括:Globigerina nepenthus,Globorotalia tumida,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Sphaeroidinella dehiscens等以及底棲類Pararotalia taiwanica等;鈣質超微化:為...
貨幣蟲屬,古無脊椎動物。原生動物門、肉足蟲綱,有孔蟲目,輪蟲亞目,貨幣蟲科的一屬。因其造型與錢幣類似,故得名。基本信息 貨幣蟲屬是大型透鏡狀有孔蟲類,有上千個絕滅種,是有孔蟲目輪蟲亞貨幣蟲目貨幣蟲科的一屬。殼呈透鏡形、圓盤形,狀如貨幣,故名。殼鈣質,包旋,兩側對稱。殼圈多,為隔壁分隔成...
1993年,在柳州市郊的碰沖村南,廣西柳州石油地質隊在一處山間溪流中發現了裸露的石灰岩地層。經過樣品鑑定,確認柳州碰沖有個剖面石炭系地層沉積連續,而且有孔蟲發育,同時發現的許多重要的牙形石,確認這裡就是杜內——維憲階理想的界線層型剖面。“漢斯是世 界有孔蟲化石研究的權威專家,他對碰沖剖面很滿意,取樣...
老第三系是老第三紀形成的地層,自下而上包括古新統、始新統、漸新統;均以陸相沉積為主,並伴有火山岩(玄武岩)。基本形成 僅在中國邊緣地區如台灣、西藏、新疆、海南島等地見有零星海相沉積,後又在江漢平原、蘇北、山東等地見有有孔蟲化石。由於四川運動(白堊紀後)的影響,古第三系與下伏岩層有顯著不整合...
微體古生物學是20世紀由於工業迅速發展而形成的一個古生物學新分支,主要研究對象是那些微小的化石生物,例如有孔蟲、放射蟲、幾丁蟲、介形蟲、溝鞭藻和硅藻等門類,以及某些古生物類別的微小器官化石,如牙形石、輪藻和孢粉(植物的孢子和花粉)等。其中,孢粉的研究在劃分對比非海相地層(即除了海洋性地層之外的所有...
為灰白-淺灰色厚層中-粗粒矽質石英砂岩或石英岩,夾深灰色硬質頁岩或板岩及碳質頁岩、煤或石墨凸鏡體。地層名稱:四棱組 地層時代:E3 地層命名:大江二郎(Ooe,Z.),1931年命名為四棱砂岩層,命名於台灣省宜蘭縣四棱村。地層特徵:含有孔蟲化石包括浮游類Globigerina ampliapertura,G. ciperoensis,G. pr...
為半局限台地、開闊台地相沉積,富含蜓類及有孔蟲化石。厚261 m。本組不含鮞粒和燧石,且往上泥質增加。與下伏含鮞粒灰岩的岷河組,上覆含燧石團塊或條帶的棲霞組均為整合接觸。該組在碌曲縣尕海地區,為淺灰、灰白色塊狀碎屑灰岩,頂部變為中、厚層碎屑灰岩。郎木寺以西的巴列卜恰拉地區此組為灰色、淺灰色中...
遮拉組,196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西藏第一地質大隊1963年命名遮拉段;王乃文等,1983年介紹。特徵 遮拉組為一套雜色灰-灰黑色砂質岩互層夾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凝灰岩、矽質岩等火山岩碎屑岩、灰岩、礫岩塊體的地層。產菊石、有孔蟲等化石。整合於日當組之上,維美組之下。厚度為430-6496米。同物...
抱球蟲目(Globigerinida)為有孔蟲門的一個常見群組,以浮游生物的姿態出現(其他群組主要為底棲區(benthic zone)生物)。她們製造透明的石灰質外殼,最早期的化石在侏羅紀後出現。此群組包括100多種屬 (生物)及400多種物種,其中30種物種為尚存的。其中一種最重要的屬為抱球蟲(Globigerina);大範圍的海床被抱球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