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年華:總經濟師札記

月季年華:總經濟師札記

本書取材於作者的現場工作札記和詩文,澱積了世界級大企業長達十五年的高層管理經驗,向讀者打開了一個多維度的職業空間。全書七篇。履新篇回首日邊學步,高新篇重溫新經濟之癢, 摩爾篇記載“芯”路歷程, 墨客篇回顧筆耕之路,青領篇輯錄桃李芬芳,白衣篇感念仁者治人,花生篇收官健康為綱。請品賞月季年華。這裡有夢想的火花,利而無爭的水花,飛舞的鋼花,還有奉獻給讀者的無以言謝的心花。

基本介紹

  • 書名:月季年華:總經濟師札記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16
  • 品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作者:茅蕪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4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99653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茅蕪所著的《月季年華--總經濟師札記》七篇。履新篇呈現初進月季園,在日邊學步的一些足跡,“茅鵡”學舌的若干餘音。打理公司的房地產業務,天長地不久;分管資本運營部,點石不成金。高新篇算是“學齡前的兒童紀事”,有當年的豪言壯語,討論會上的厥詞、三字經,有數字時代的四則運算等。摩爾篇記錄了作者的“芯”路歷程:與NEC的合作,櫻花不言謝;籌建8英寸晶圓線,徒勞華夏芯。重溫對擬建中的華夏半導體公司新員工的講話,題為“與巨人同行”。墨客篇匯集了我在發展研究院的一些被記錄下來的代表性講話,隨筆和論文樣的文章及小詩,大致按“小院春秋”“大家隨筆”“紙上鋼花”“筆下留聲”等分類。青領篇輯錄的是培訓教育方面的講話和打油詩。論道和說法兩節是在《大家講壇》上的兩次講座。白衣篇選編了我在醫院的講話、致辭和“詩”作,簡略回顧了醫院合作的探索之路。花生篇以健康為綱,涉及衛生處若干“如麻”的業務,重點談了紅十字會和人口計生工作。
本書澱積了十五年的企業高層管理經驗,向讀者打開了一個多維度的職業空間。

作者簡介

首鋼總公司總經濟師,兼首鋼總法律顧問。工學碩士、理學博士,經濟學研究員。曾任武漢市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客座研究員,上海浦東新區綜合規劃土地局綜合發展處處長, 首鋼發展研究院和首鋼工學院院長, 北大首鋼醫院副理事長, 首鋼高新技術有限公司、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首鋼莫托曼機器人有限公司、首鋼研究與開發公司和首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企業發展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高教學會高教管理分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中國紅十字總會理事等。主要論著有《產業發展論》《城市功能開發研究》《金剛涅槃——中國鋼鐵經濟透視》等。獲多項國家及北京市和上海市決策諮詢、企業管理創新、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圖書目錄

履新篇日邊學步(1)
—、 初進月季園(2)
二、 茅鵡學舌(10)
三、 天長地不久(20)
四、 點石不成金(27)
高新篇六齡稚童(32)
一、 當仁成仁(33)
二、 豪言壯語(43)
三、 四則運算(48)
四、 小放厥詞(54)
五、 飛禽走獸(57)
六、 三字經(59)
摩爾篇方寸之間(67)
一、 櫻花不言謝(68)
二、 徒勞華夏芯(72)
三、 與巨人同行(85)
墨客篇春秋之筆(95)
一、 小院春秋(96)
二、 大家隨筆(113)
三、 紙上鋼花(123)
四、 筆下留聲(140)
五、 逢場做詩(157)
六、 創業修史(164)
青領篇桃李欲言(169)
一、 講話(170)
二、 論道(203)
三、 說法(222)
四、 打油(244)
白衣篇仁者治人(250)
一、 醫乃仁術(251)
二、 探索之路(254)
三、 天使境界(256)
四、 空韻言謝(260)
花生篇健康為綱(272)
一、 搓麻(273)
二、 生花(283)
三、 紅十字(286)
四、 健康(294)
後記(301)

文摘

我把公司文化的特徵歸納為四個字:時、序、文、節。
時。公司開會、辦事非常守時。參會人員包括領導,無一例外都提前到達會場,好像首鋼的鐘表都被撥快了!規模越大、規格越高、內容越重要的會議或接待,越提前到場;層階越低的參會者,越提早等候。守時是可貴的,這可貴的作風應該源自軍旅和鐵師。可惜有兩個敞口突破了時限。一是外部干擾,主人守時,客人不守時,如之奈何?有一次,富士康的郭台銘先生到訪月季園,足足晚了一個半小時,這在首鋼接待頭面人物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坐定之後,他又花了另外一個半小時不厭其煩地解釋他不得不遲到的原因。他“學習”去了!專程拜訪中日友好醫院的院長、他的山西老鄉。這遲到的理由自然是非常重要而且充足的!二是有始無終。開會守時,散會沒點。會議拖沓是家常便飯,下午兩點或一點半開始的會,有時會延續到晚上八點甚至更晚。可見,守時應該有始有終,內外同一。或者說,省時比守時更重要。
序。公司非常講究人事排序和工作秩序。我初進公司時排在最後的第十二位,之後歷經高層的更替升遷,我始終在第十位之後徘徊。領導的排序絕非紙上的姓名排列,排序是一種文化,熏人潤物細無聲。序文化所形成的場無處不在,無時不顯。從領導出席會議怎么魚貫入場,怎么排序就座,怎么依次講話到其他各種日常活動,諸如吃飯、坐車、參觀等,排序就像無形的鎖鏈制約著局中人的言行舉止甚至思想觀念。我在武漢經濟研究所工作七年,基本上薰陶的是科研院所的學術文化,工作上沒大沒小,誰對聽誰的。在上海浦東新區工作五年,初步秉承了官場文化,工作中等級分明,誰大聽誰的。在家裡,發揚的是獨子文化,生活中沒對沒錯,誰小聽誰的。到了皇城腳下,自然不敢越序文化之雷池一步,時時處處謹記自己的序號,不越位,不落後,唯主要領導馬首是瞻。序文化的慣性很大。有一次市委組織部到公司開座談會,開場後明確,大家隨便談,誰想好了誰先說,暢所欲言。事實上,公司領導還是依序發言,排前的大領導先說。有一位領導輪到順序後遲遲不開腔,後面的領導也不敢犯忌搶先,於是出現了極尷尬的冷場。這時,主要領導只好出面打破尷尬:“該某某同志發言了!”“喔,抱歉!看來還是老套路,我以為今天要解放思想,來點創新!”變序不容易,但年年都會變序,一旦變了序就得再適應。我在公司老不上進,總是原地踏步。不斷有人後來躍前居上。被人插隊後,特別是被過去的部下超越後,感覺的確不爽。
文。公司非常注重文字材料。開會有書面通知,上會有書面材料,會後有會議紀要。接待有書面安排,凡事皆有書面反饋……事無巨細皆成文。特別是領導講話、致詞、總結,甚至是主持會議都備有細緻的文稿。有一次公司請江平老師講解《契約法》,講座前半場由總會計師主持,他有事早退,將後半場交由我主持。我讀不了備好的總結詞,臨場自由發揮了一把,滿場皆驚。我歸納了四點收穫:一個“承諾”要謹慎,兩個“代理”要防範,三“金”要用好,四“權”要用活。兩個代理是指表見代理和越權代理,三金是指賠償金、違約金、定金,四權為代位權、行為撤銷權、單方解除契約權、抗辯權。江老師聽後,很客氣地對我說:“以後我要照你這四句話講!”
成文嚴謹翔實,立字有據可查,好處自不待言。但從繁文累牘的角度看,管理人員的文書工作量、閱讀量太大,牽涉的精力太多。而且文過飾非,投其所好,報喜不報憂,文書的負效應也很大。因此,閱文者必須練就火眼金睛,以刪繁就簡,撥開浮雲迷霧,看出問題,看出本意,看出真相。
節。公司非常講規矩程式。大公司,規矩多,禮節多。不知就裡,不諳細節,貿然行事,動輒碰壁。照章辦事,理所當然,管理由此規範簡易。但問題也從此產生:一是繁文縟節,事事走程式,難免損失工作效率;二是規章再多也難以概全,凡規則皆有例外、交界、空白死角等;三是死規矩難適應活情況,修訂滯後變通難;四是規章不良,貽害不淺。初期開展工作,我最大的體會就是有職無權:動不了人,用不了錢,定不了事,表不了態。好處是犯不了錯,規制管著你;壞處是出不了活,有你無你一個樣。後來,我明白自己的角色就是借規矩成方圓,求變通打關節。公司給人印象最深刻的禮節是迎送領導和客人。外部迎送儀式隆重,內部也不敢怠慢。公司領導到基層,基層幹部總要“迎一迎”,頗顯親切。比較一下對外禮儀也挺有意思。外賓到訪月季園,公司相關領導從大到小依次在門外迎候。日本客人極守時,怕堵車遲到常會早出發,快到時在廠東門附近磨蹭一會再如期準時而至。進得會見大廳,賓主陪從兩邊分坐,兩位首席比肩相鄰,會談中常做側身或側首態。到訪日本則不同。客人先被要員引至接待廳坐定,日方主人準時入席,在中方主賓對面正襟危坐,會談中雙方直面,目不側視。
P8-9

後記

中秋之夜借李白之句開首、東坡之辭壓軸,湊成一簡訊,群發友人:
中秋月下飛天鏡,好照官人整衣冠。
玉液瓊漿洗罷澡,霍然去病共嬋娟。
上海的師弟楊曉勇回贊,將“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融人節日祝福之中,真是巧妙!海里的芝鴻主任一樂:“哈哈,很有意思!”芙蓉國的同窗彭軍回信:“欣悉大哥霍然去病,甚為欣慰。”
在花甲之年,我的確“大修”了“蛇”體。四年前,胸部CT平掃,整出了一個Ca。301醫院的專家寬慰我,這種Ca很懶、也很良善,可能沉睡數年不“醒”,可留意觀察,擇機手術。我與Ca共舞了三年半,實在不耐煩這廝一直在自己肺腑之間鼾睡,終於在清明時節痛下殺手,拿了它的臥榻,霍然去了心病。
因為這一番休整,總經理關照,工作量大減;家裡特護,萬事不操心。空下來,正好“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從容撰成這本《月季年華》。
本書行文的跨度有十五年。以當時之筆寫當時之事,謂之速記;以當今之筆寫當年之事,謂之追憶。速記窖藏多年希望能有些許佳釀的味道;追憶穿越歲月的風雨或許能增添一些新的感悟。
書中真正寫的東西不多,湊的東西不少,說的東西最多。講話、講課、致辭,事前都有提綱或投影文稿,事後根據記錄修訂成文。每逢正式場合都備有講話稿,我從來不照稿讀,但我會參考這些講稿自擬講話綱要。十多年來,應酬的場合很多。每感時間難以打發,或必須說點什麼禮節上、場面上的廢話,我就開始搜腸刮肚湊東西,東拼西湊些漢韻楚風、唐詩宋詞,聊博一哂。
本書也就這些東西,也還缺了一點東西。本來後面還計畫寫兩篇(文化篇無形希聲;正義篇功夫何在),因前面篇幅已經超長,寫完花生篇,畫了一個健康的句號,就釋然投筆了。
感謝所有關心指導、幫助支持過我工作的部門和機構、領導和同仁。
感謝首鋼!感謝所有首鋼人!感謝大家的寬容和厚愛。我要謝幕了,無論大家對我投以耐克的標記還是愛克斯射線,我都同樣欣然接受。作別京西的雲彩,虎躍躍而來,老冉冉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也帶不走一片雲彩,其實自己就是一片魂牽夢繞的雲彩!
感謝各分子公司、各部門領導,特別是我所分管的單位,多年來大力支持我的工作,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成績屬於他們,不足歸於自己。
感謝總公司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培訓中心、醫院、衛生處、發展院、首自信和首鋼日電的相關人士仔細審閱了全書或文稿的相關部分。感謝郭榮部長、戴國慶先生細緻地評閱了全書,提出了許多中肯的修改意見。
感謝公司宣傳部和相關單位提供照片。感謝秘書索耀軒為本書做的大量輔助工作。
感謝所有讀者。疏漏不到之處,敬請指正。
茅蕪
2013年10月15日於京西

序言

三旬一月,三月一季,四季一年,年復一年,到首鋼不覺已有十五年。十五年如一日,在奼紫嫣紅的月季園辦公。可惜長年冗碌空忙,極少有閒情逸緻信步入園賞花。及至人之將離,方覺月季園雅,倍惜月季年華,遂日涉斯園以成趣!唐劉禹錫“詩稱國手”,在“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白居易深為不平,擊盤而歌,嘆其仕途蹉跎,為才名所折太多。但劉禹錫酬答之詩,意境甚高,尤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千古傳誦。今我不才,在京西永定煉鋼地,堪稱一十五年鐵鑄身。年屆花甲,借劉詩書懷:
耳順猶聞鐘鼓聲,鋼花鐵水鑄餘生;
泊舟側畔千帆過,老樹前頭萬木春。我是考進首鋼的。1998年,北京市面向全國招聘“雙高”人才,我報考了首鋼副總經理職位。北方人就是大氣,面試半小時,成績隔天公布。不像上海,一個處長的職位便考三輪,跨倆月。當然京城的題目並不容易,如:假設你來到一個岔路口,沒有警察、行人,沒有過往車輛,沒有路標,什麼都沒有,怎么辦?所有問題答完之後,考官停了一下又說道:“根據剛才的面試,我們認為你不適合所報考的職位。”這是一個隱藏的殺手鐧,如果此時你拍案而起,拂袖而去,那就真的應其所言,在最後關頭考砸。曾經滄海難為水,有了上海的應考經歷,我在京城頗為應付自如。最終衝著副總經理而來,抱得總經濟師頭銜而歸。十五年,前五年是火焰,後十年是水潭。高新產業風風火火,燒紅了熱血,燒光了熱情;邊緣服務部門清若止水,利而不爭。在如火如荼的歲月,我兼任首鋼五家子公司的董事長:首鋼高新技術有限公司,首鋼日電電子有限公司,首鋼莫托曼機器人有限公司,首鋼研究與開發公司及首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其中,首鋼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只做了一年。最初一年多,我算是全力擊了一掌,後三年憑空打了一拳,其餘時間都在比畫。這一掌五指象徵首都經濟涵蓋的電子信息、新材料、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五大高新技術行業。戰線顯然拉長了,我帶領“高新辦”一班精幹人馬卻藉此很好地演練了一番投資銀行甄選項目的功夫:海選數百項,論證數十項,最終做成若干項。五指握成的一拳直衝晶片項目,首鋼準備投資百億元開創晶片霸業,建設8英寸晶圓線。2001年底, 我在第三屆北大光華學院新年產業論壇上曾大談中國的“微軟”, 聽眾讚賞之餘, 不禁發問: 是雨還是風? 可惜NEC不陪我們玩,找了三位張先生,都是半導體大行家,結果都功敗垂成,一記重拳打空。月季年華——總經濟師札記不成功,便成仁。風火過,弱水來。回想何謂成功?把富有功效之事做成乃為成功,做黃便是失敗;把並無功效之事做成,因而徒增損失,實乃不成功;把該黃的事做黃,從而避免風險,應為不敗。說這些拗口的話,像是為自己解脫。不過,事實上,因我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公司未被第一位張先生忽悠、被第二位張先生綁架、被第三位張先生拖累,大家及時從晶片之夢中醒過來,從而避免了巨大的經濟損失。8英寸線的停建未嘗不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在20世紀90年代初,公司曾有建大鋼廠和上汽車項目的宏圖大略,因天時不濟,早了十年而壯志未酬。十年後,汽車項目花落人家,公司只占了一點股份;千萬噸級的大鋼廠則在全國各地紛紛拔地而起。在世紀之交,公司進軍高新技術產業又誤了天時,棋錯一步。在鋼鐵經濟爆發,新經濟去泡沫化之際,公司及時調整了發展戰略,挪一步海闊天空,從易業發展轉向易地發展,依舊歸核於鋼鐵,只是把主戰場逐步放到河北。8英寸線項目撤銷,高新技術公司更名為自動化信息公司。十年一輪迴,2010年後,首鋼在京西舊址又要開發新產業綜合服務園區,總部產業轉型,雖任重道遠,但土地價值連城,新產業勢在必得。而我已非桃花源中人!似水流年,我轉而做院長、主任。兼任首鋼發展研究院院長,首鋼工學院院長,首鋼高級技工學校校長,北大首鋼醫院副理事長,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首鋼紅十字會會長,計生委主任,愛委會主任……最後,我還兼任公司總法律顧問。重建首鋼發展研究院,我傾注了大量心血。高新戰線上積聚了一身使不上的氣力,正好全投入自己擅長的新事業。我像組建高新公司一樣全力以赴組建發展研究院。前似翻牌,後乃翻造,除了“人”的問題難以解決之外,其他改革都還順當。我抓了四件大事。一是新構架。只設三個研究所和一個業務室(統合辦公室、科研處及黨工群宣等一應職能)。二是新隊伍。內外人員同時通過招聘考試入職上崗;外聘了一位主持工作的副院長,一位來自中國社科院的首席研究員,一位企業成長所所長,以及一批新生代研究人員。三是新規制。推行了全新的薪資體系、彈性工作制等。四是新程式。我倡導“厚實通達”的研究文化,五星級的服務理念,大樹參天的作業模態,“冷做熱送”的工作流程,“胸中有數,出口成賬”的職業素養……我推行的“盤點”法幾乎難倒了所有的人:放下洋洋萬言,給我一點兩點,你的創新點、貢獻點、金點子到底在哪,哪幾點是董事長、總經理不知道的,可以說給他們聽。現實總是熵增的。由於專業上升通道不寬,無法形成我所倡導的T形人才空間,行政緊身衣終被撕破:業務室一分為二變身為辦公室和科研處;企業成長所一分為二變為企業所和企業文化所;產業發展所一分為二變為鋼鐵所和多元產業所。大多數機構只有四五人,主力所也只七八人,管理幅度畸小, 處長官位倍增。為此,“四化”勢在必行: 弱化行政取向,催化專業導向,最佳化任務評價,強化成果激勵。發展研究院春秋妙筆,培訓中心桃李滿園。在我任上,培訓中心完成了工學院、技師學院、成教學院、培訓部的一體化重構,建設了教學大樓、學生宿舍等新設施。但我自己最看重的,或者說我的主政“遺產”並非這些看得見的改觀,而是“三句話一個字”。這三句話是:眼力與能力並重,眼力高於能力;情商與智商並茂,情商勝於智商;技能與知識並學,技能優於知識。一個字是“明”,明師勝於名師。我希望首鋼工學院的師生都能成為明智、明明德的明師和明生;極高明而道中庸,創新成長、止於至善的明師和明生。圍繞這三句話一個字,我在工學院親自組織改進教學和教材,親自上課,舉辦《大家講壇》,現身說法、論道、打油、講話,不一而足,不遺餘力。衛生處的工作是一鍋鮮。總經濟師兼計生委主任似乎很怪異,每當我在公司外面的會議上介紹自己時,提到這個頭銜都會引起一陣鬨笑。有一次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學院的大會上,主持人還就我的這一角色批評首鋼的人事安排。我當場與之“商榷”。事實上,我的博士學位是人口學,人口經濟是我的本行,任計生委主任有什麼不當?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專業的學部委員田雪原先生原本是北大經濟學專業的高材生。田老對首鋼工作很關心,我跟他很熟悉,甚至可以說頗得他的賞識。我曾請他到公司舉行講座,他召開研討會也常邀我參加。人大的“商榷”似乎很有道理,不過平心而論,公司衛生工作加之於我的這一堆頭銜的確令我啼笑皆非。應該說公司衛生工作清晰地留下了我的印記。一是搓麻成繩:服務為首,健康為綱。二是提升工作境界:從人口到人文,從規制到文化,從健康到幸福。三是強調協同和融合:部門協同,內外協同;紅十字文化、人口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公益衛生工作與企業工作融合,人道精神與企業社會責任融合。四是點面結合:面上的常規工作每年要有所進步;重點任務每年要抓一兩件,乾出成效乾出彩。我對衛生處的同仁也是比較體諒的。他們在公司屬於邊緣群體,待遇不高,工作不太受重視,也不太為大家所理解。其實我自己也差不多,一輩子沒補過什麼肥缺,不當苦差就敲邊鼓。所以,我很能夠放下身段與之為伍。所有的大小活動儘可能出席,與外部團體和上級機關保持良好的關係。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幾分耕耘,便有幾分收穫。衛生處的工作廣泛得到承認,我也獲得不少殊榮,分別成為中國計畫生育協會和中國紅十字總會理事(北京只有三席)。成績光鮮,可失職之事也有。如會場禁菸,這是國家的法令,衛生處的職責,但在公司大小會場,烏煙瘴氣習以為常,無人過問。衛生處不敢管,我也不敢冒公司之大不韙。趁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壯壯膽,紅紅臉,放了一炮也無濟於事。時下,講究“頂層設計”,頂層的問題的確不少。煙文化自底層形成,但禁菸則須始於頂層。醫院是治病人的地方。我分管醫院八九年,感覺醫院本身就像一個“慢性病患者”。收入患寡又患不均,醫院收入低,入不敷出,得要公司補貼;醫護人員收入低,吃草少、擠奶多,怨聲載道;收入有所增加,分配不盡如人意又嘖有煩言。體制患改革又患保守。改制換東家,怕斷了國企的奶;繼續跟著首鋼,又嫌草料不多;回歸政府則此路不通。治病之法其實也簡單,處方下藥必須攻其主部,不計其餘。如果面面俱到,一味投鼠忌器,那就無計可施了。醫院是給病人吃藥的地方。最後,北大首鋼醫院也給我藥吃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照人前行的街燈在黎明時分散盡餘暉。我不用再操心醫院的發展大計,事實上醫院的發展模式我早就謀定:從點生態轉向鏈群發展態。一家綜合醫院作為一個點只能求生存(點生態);一群醫院包括上游的藥品器械和下游的衍生服務才可謀發展(鏈群發展態)。2007年,我出任公司總法律顧問。作為門外漢,要登堂入室,必須學習在先。當年10月份,我參加全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考試,三門從未學過的法律課程全部通過。相反,幹了數年、教了數月的企業管理考試倒以兩分之差失利,次年再考過關。可見,文科考試不能想複雜了,知識少反而能輕裝上陣、輕易通過。回顧十五年的工作,我有以下三點感悟。一個職業,一種素養;一段經歷,一個維度。我這人做一行,學一行,愛一行。人入了行,“行”入了血液。乾過房地產,便有了房地產的視角;管過資本運營,便有了金融的視野。方寸之間有摩爾,春秋筆下生鋼花。大夫之仁道,先生之傳教,無不內化於心,外賦於形。做過計生委主任,我對空巢家庭特別關注。看電視、聽廣播、瀏覽網頁,每見事故和故事,對子女數目特別敏感。我的感覺是,發生事故和故事的家庭絕大多數都有兩個和更多子女,其原因或者是獨生子女家庭已經見少,或者是上帝還比較公平,獨子不徵召。2012年,我在北京仲裁委員會任仲裁員,裁過一些案子後,人生的境界和行為方式就有所不同。知道事實必須證實,證實的也未必真實。被證實的購銷契約可能並不真實,真實的是借款;被證實的借款契約可能也不真實,真實的是投資;被證實的投資契約可能還不真實,真實的是幕後交易……仲裁的視界努力投向事件的真相,仲裁的境界乃是站在公正的立場排解糾紛。理性地解決問題,在兩造之間、之上調停,這種生活態度值得推崇。產業一條鏈,生態一條鏈,成功一條鏈。大企業不能只做一個產業點,而要做一條產業鏈。鋼鐵的啟示太刻骨銘心了!黑色冶金的暴利全跑到上游。生態也是一條食物鏈、一個鏈群。成功同樣是一條環鏈,一環套一環。一個環節出問題,就會掉鏈子,功敗垂成。國企的老機制、委員會的舊模式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成事要大家舉手,一個菩薩一炷香;敗事只需一兩句話,一粒老鼠屎。所以,公關很重要,協調很重要,溝通很重要,“私通”(私下溝通)尤其重要。公關和“私通”是我的弱項,十五年“釘”在一把交椅上,不無道理呀!地利可尋租,人和可公關,天時不可求。古人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實最要命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時。地不利可“孔雀東南飛”,人不和可做工作、拉關係,天時不濟則無計可施。周書記(時任首鋼總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的汽車夢、齊魯大廠夢早了十年,結果只能飲己之恨,成人之美。後周書記時代之高新宏圖(我為之應召而來)也早了十多年而落空。幸運的是,首鋼在京西的舊址給一代新人留下創業想像的巨大空間。十五年,時之於我不利不乖,地之於我不厚不薄,人之於我不即不離。經過火與水的洗禮,一動不如一靜,自己竟安於現狀,毫無建樹,直到花甲之年冉冉而至。火怕文火,水怕溫水;不溫不火,容易麻木。地不利,當挪一步海闊天空;人不和,當讓一步化劍為犁。不過,淡泊也是一種活法,寧靜亦可致遠。現在,我已在期待“歸去來兮”的日子:
山窮水盡豈無路,耳順心平又一春;
欲問老家何處是,夫人笑指地球村。本書取材於我的現場工作札記、講話和應景詩文。這些經歷、體會、想法雖屬個人的小盆景,但都是時代大觀園中的採風和剪影,帶有大企業的風華,不乏大事件的花絮。全書七篇。履新篇呈現初進月季園,在日邊學步的一些足跡,“茅鵡”學舌的若干餘音。打理公司的房地產業務,天長地不久;分管資本運營部,點石不成金。高新篇算是“學齡前的兒童紀事”,有當年的豪言壯語,討論會上的厥詞、三字經,有數字時代的四則運算等。摩爾篇記錄了我的“芯”路歷程:與NEC的合作,櫻花不言謝;籌建8英寸晶圓線,徒勞華夏芯。重溫對擬建中的華夏半導體公司新員工的講話,題為“與巨人同行”。墨客篇匯集了我在發展研究院的一些被記錄下來的代表性講話,隨筆和論文樣的文章及小詩,大致按“小院春秋”“大家隨筆”“紙上鋼花”“筆下留聲”等分類。青領篇輯錄的是培訓教育方面的講話和打油詩。論道和說法兩節是在《大家講壇》上的兩次講座。白衣篇選編了我在醫院的講話、致辭和“詩”作,簡略回顧了醫院合作的探索之路。花生篇以健康為綱,涉及衛生處若干“如麻”的業務,重點談了紅十字會和人口計生工作。本書澱積了十五年的企業高層管理經驗,向讀者打開了一個多維度的職業空間。請走進月季園,品味月季年華。這裡有夢想的火花,利而無爭的水花,飛舞的鋼花,還有奉獻給讀者的無以言謝的心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