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閣避暑

月夜登閣避暑

《月夜登閣避暑》是唐朝創作的詩詞,作者是白居易。本詩作於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地點是皇都長安城。避暑地點是都門外的“佛閣”。據辭海解釋:佛閣是佛教建築中供養佛陀的樓閣。那么,白居易避暑的佛閣是哪裡?

據白居易年譜載,元和二年春,白居易由盩厔尉調至京兆府考官,與楊汝士常會於楊家靖恭里(一說新昌里)宅。楊宅位於唐長安城延興門內,而出延興門距離最近的寺當屬“三像寺”。

“三像寺開元建,倚北原高數百尺依坡刻三大像故曰三像寺,貞順皇后墓在彼,為守墳寺。”見(類編長安志卷之五·寺觀·三像寺)。宋·張禮《游城南記》中轉載了這段。

出處:全唐詩第424卷第013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夜登閣避暑
  • 作者:白居易
  • 體裁:五律
  • 朝代:唐
作品簡介,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品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出處:全唐詩第424卷第013首

作品原文

旱久炎氣盛,中人若燔燒。清風隱何處,草樹不動搖。
何以避暑氣,無如出塵囂。行行都門外,佛閣正岧嶢。
清涼近高生,煩熱委靜銷。開襟當軒坐,意泰神飄飄。
回看歸路傍,禾黍盡枯焦。獨善誠有計,將何救旱苗。

作品鑑賞

在本詩中,作者對大旱之年的農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這是表層的含義。在作品的深層次上,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是兼濟”還是“獨善”的思考。這首詩顯示出,在開始的思考階段,詩人思想上還有些猶豫不決,內心充滿了矛盾。

作品背景

三像寺在滻河西岸,而滻河水河寬流緩,像一條白練,故在唐代就有素滻之稱,如:宋之問之詩句“素滻宸游龍騎來”,杜甫詩句:“登高素滻原”。黃渠水經大峪,北上少陵原西北流經三像寺,足見唐時三像寺風光的綺麗秀美十分適宜避暑,趙嘏詩中的“官總芸香閣署崇”,說明三像寺中的樓閣“崇”,適宜“登閣避暑”。
由以上推測,白居易的《月夜登閣避暑》一詩出於三像寺。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貞元十六年進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緝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易懂,相傳其詩作要老嫗聽懂為止。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首開中唐文人倚聲填詞之風。有《白氏長慶集》。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