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莊園內共16所院落、18口天井、202間房、308道門、899個窗戶,地道
縱橫交錯,部分已然坍塌,未坍塌暗道不完全統計約28千米,暗道機關密布,險象環生,雖多而不亂。山莊是一個 由328根石柱擎起的石木結構建築群,滿園亭台樓閣曾經全是雕梁畫柱、繪彩描金。據貴州吳氏族譜記載,祖憲祿離開北定宮(會龍莊)衡都立業,吳應欽(蒙應欽)卒前交與後人一首七律詩,內容是“吾族憾世當久長,北定宮始謀定邦。
牛郎織女龔人居,斗轉星移旗人殤。汝等休言無戈食,金扁擔下一龍塘”有學者認為這首詩是一張
藏寶圖。意思為北定宮附近有金扁擔,那裡埋有圖興大業的寶藏。這估計是部分學者的臆繪,沒有確切依據。況且也沒有人知道金扁擔具體何處,更別說什麼寶藏,如果真是如此,吳姓後人也不會苦於貴州黔南地區從事農耕。
文獻佐證
吳應欽,字衍弘(1653~1728)吳公庶子,母蒙氏貴州
都勻人,1679年隨母改蒙氏。這段文字記載於都勻一蒙氏族譜。隨族譜共保存一冊破損嚴重的《洪化犒錄冊》該冊造冊時間顯示洪化?,由於該冊邊緣多處破損嚴重,無法確定為洪化?年。以上有關“北定宮”(會龍莊)的資料來源於此,由於持有人對訪者多次忠告,不願透露更多信息。希望對相關研究有所幫助,根據《洪化犒錄冊》記載分析,其中的吳公應該就是吳三桂,祖憲祿赴衡都就不叫“奉詔”這裡的衡都應該是指衡陽,《洪化犒錄冊》存在以下疑問∶
1、歷史記載吳三桂於1678年于衡陽登基,為什麼會在五年前就派人到偏遠的四川江津建“北定宮”莫非那個時候就對朝廷有
不臣之心。
2、《洪化犒錄冊》明確記載祖憲祿為吳公表弟,歷史未記載
吳三桂有祖姓親戚。
3、《洪化犒錄冊》既然是吳三桂後人制冊,為什麼稱吳公,不稱皇上?
據《黔南蒙氏譜》記錄:吳三桂在公元1662年在篦子坡絞殺永曆帝全家25口,唯一留下朱由榔未滿三歲的兒子朱慈煥,昭武元年,吳三桂薨逝前將軟禁于衡陽已18歲的朱慈煥託付給王將軍(未記載其名)只交代留有後用。
至於留朱慈煥具體作何用未作記載,三年後,吳世藩失勢前仍然叫王將軍率60餘人護朱慈煥民衣(喬裝)入川,遷駐北定宮再圖大業。
至於朱慈煥一行是否到達北定宮,王將軍是否就是王屏鐸或與會龍莊王家有無關聯無從得知。
結構
碉樓,是一種用於防守和瞭望的建築。放眼巴渝大地,江津會龍莊碉樓在百餘年前
算得上是重慶的高層建築,其建築水平至今令專家拍案叫絕。
提起雙鳳場(原江津鳳場),重慶人還很陌生。但在雙鳳場打探會龍莊,村民皆知,
因為會龍莊有座重慶少見的大雕樓。黃色的碉樓是會龍莊最醒目的建築,共5層高38米,
是目前重慶保存下來的最高的碉樓,建於光緒年間。
會龍莊距江津城南約125公里,每年天氣好的日子都有城裡人慕名前來遊玩。
景觀
據傳說∶ 到會龍莊不登碉樓,為憾事;登碉樓睹全莊之景,乃幸事。
村民陳作倫人稱“雙鳳通”,他介紹說:會龍莊原來曾被院牆圍著,老院牆高4—5米,
厚0.5米,長約千餘米,全用石料壘成。後來,院牆被拆除,石料被用來修水庫。整個莊
園占地約2.1萬平方米,現存一大一小兩碉樓、16座院落和18口天井,共有二百二十餘間屋
舍錯落有致鑲嵌其中。莊園由王氏家族從嘉慶七年(1802年)開修,到民國七年(1918年)
完工,總共花費116個年頭,經歷六代人完成。
據說最紅火時,王家的地盤南接貴州,西接合江縣,東靠綦江,北到江津李市鎮,人稱
“王半縣”。當時,王家一年收租千餘擔(舊時一擔約合750斤)。上了年紀的村民都記得,
清末民初每逢春節,全縣的“叫花子”都會慕名而來。王家年年開倉濟民行善廣為人知,
已是不成文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