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理金沙硯是中國文房四寶中難得的佳品。會理金沙硯以其石奇、眼多、紋富、藝精而飲譽中外。金沙硯與攀枝花苴卻硯系同一硯種,石料同脈共生,分別產於攀西大裂谷金沙江兩岸的深谷之中。近年來,這一硯種經名人、專家鑑定,名動四方。方毅、溥傑、啟功、董壽平、吳冠中等紛紛題詞,稱其為“硯中珍品”、“文房奇品”、“美石妙品”、“硯中瑰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理金沙硯
- 類型:文房四寶
基本簡介,歷史發展,出名緣由,開採現狀,收藏價值,
基本簡介
金沙硯石質細膩潤澤,撫之若嬰兒肌膚,叩之或深沉似木,或錚錚若銅。成硯貯水不涸,磨墨無聲,膩而不滑,存墨不腐不凍。古人評硯,有“七珍八寶”之說,即七眼為珍,八眼為寶。而金沙硯的石眼少者數個,多則數十個,乃至上百個。會理金沙硯廠生產的“九龍硯”有大小不等石眼100餘顆,被收入《神州探奇》一書;其上一枚石眼達8.8厘米,為中國硯石石眼之最。金沙硯是我國名硯中紋理最為豐富、美麗的硯種之一,最常見的有“綠標”、“黃標”、“青花”、“冰紋”、“水紋”、“彩線”、“火烙”、“翡翠斑”、“胭脂凍”等。
金沙硯在中國名硯中,是紋理最豐富、最奇特的硯種之一。在我國制硯史上曾有“七珍八寶”之說,即謂一方石硯如有七八個石眼便是稀世珍寶。會理金沙硯石眼之多令人乍舌,一方硯少者數個,一般的數十個、多者數百個。會理金沙硯由於硬度適中,眼多且大,紋理豐富,制硯者可因材施刀,任爾馳聘。並在前人制硯技藝基礎上加以豐富,創新和提高。製作的金沙硯美雅合一、別開生面,集藝術性,實用性與紀念性於一體。
歷史發展
金沙江硯石產於四川金沙江流域一帶,古代稱為“苴卻”,歷史上屬雲南省姚安府永和縣管轄。因清光緒、宣統年間雕硯大師寸秉信在大姚縣苴卻街制硯,硯以產地命名,故稱苴卻硯。“苴卻”本是一個彝族鄉的名稱,原屬雲南省永仁縣管轄。現今則歸屬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大龍潭鄉,苴卻石產於四川境內金沙江西岸的陡崖中。江北的涼山州會理縣亦有出產(在涼山州出產的苴卻硯為了區別於攀枝花苴卻硯,被部分業內人士更名為金沙硯、金沙江硯),其實原石均出自一脈。與平地鎮相距不遠。金沙江水蜿蜒奔突的懸崖峭壁上,蘊藏著長期浸潤於水的一種硯材瑰寶“苴卻石”。 據說,在明清時期就有苴卻古硯珍品問世。清宣統元年,苴卻巡檢宋光樞拿了三方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展出,受到好評,從而成為文房珍品。但沒過多久,苴卻硯卻失傳了。由於地處荒僻,當廣東高要縣的端溪石,安徽歙縣的龍尾石名震天下的時候,它卻一直深藏於山中,不為世人所知,至宣統年間以它製成的硯台,才被人們發現,並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選。但由於要在懸崖峭壁上取材困難等多方面的原因,苴卻石無法大量開採,被塵封了數十年,其間只有零星的開採,直到最近才進行了有規模的開發。
出名緣由
金沙硯在極短的時間內得此桂冠,其中原因得從它天造地就的石材說起。古往今來,硯界只知“端、歙、澄、洮”為中國四大名硯。端硯石料中含有“石眼”,觀賞性、收藏性極強而列為四硯之首。歙硯以它發墨好、具有實用性強名列第二。澄泥硯則以紋理、色彩獨特名列第三。洮合硯色青綠、韌性好、雕作層次深而名列第四。當今金沙硯集四大名硯的特點---“眼”“暈”“紋”“線”“凍”於一身,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實用價值、收藏價值,被稱為“東方神品”。有詩為證:“神品金沙硯,深閨金沙邊。苴卻同一脈,鶴起在近年。墨客千里求,藏家親眼看。品質稱至尊,歸來不賞硯”。
金沙硯敲之帶木聲,渾厚凝重,除了“重而輕、剛而柔、秀而嬌”外,還有的名貴的石眼和花紋,如翡翠,金銀線、石眼等。金沙硯石色青黑略帶藍,色彩豐富、質地高潔、嬌嫩、細膩。石色紫黑沉凝,石質緻密細膩,瑩潔滋潤,已發現的有石眼、青花、魚腦凍、冰紋、雲紋、金星、綠標等。其中石眼碧翠高潔,鮮活如貓眼,堪稱一絕。
開採現狀
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大龍潭鄉的大堡哨坑是現存苴卻硯礦坑中開採最早、影響最大、價值最高的一個。龍潭鄉毗鄰金沙江,硯坑一側,依山傍水,溪水從山腳下涓涓淌過。出產於這個坑中的硯石“體重而輕”、“質剛而柔”,石質細膩,歷來的極品硯大多出自這裡。在片片碎石上顛簸而行,金沙硯硯石開礦口隱約可見。仿佛回到百年以前,此處已呈現喧囂熱鬧景象——為了採石為硯,最多時有大小數十個礦坑湍急的金沙江的灰暗,即是會理金沙硯的產地礦坑。百餘年間,無數金沙硯硯石就是從這裡走山道運往當地的硯台作坊,或順著絲路一直往北輾轉流入宮廷和民間一流制硯工匠的手中。
約在清末民國初,人們開始開採礦石用於金沙硯製作,其工藝一直流傳至今。採石工人用純手工開採,蜿蜒隨石脈入洞深處。
開採出來的石料要許多工序才能製成精美的成品。首先要維料:將礦石分級,要求維料工能夠“看穿石”,預測表面看不清的石品花紋,並初步定型,製作硯璞。設計:“因石構圖,因材施藝”,注重匯集文學、歷史、繪畫、書法、金石於一體的綜合工藝。雕刻:追求線條清晰、玲瓏浮凸。刀藝分為深刀、淺刀、細刻、線刻、通雕。磨光:用油石加細河砂磨粗,磨去刀口、刀路,然後用滑石反覆磨滑,直至手感光滑。隨後“浸墨潤石”,再用一兩天的時間褪墨。配盒:紫檀、酸枝、楠木等木,為硯台配上“豹腳”,使硯台顯得更加古樸凝重。
收藏價值
賞硯與品硯的知識從唐代已經開始慢慢積累,從宋的蘇易簡《文房四譜》開始,歐陽修、蔡襄、沈括等名重一時的大家紛紛對端硯的品賞作出評議與論斷。名家賞硯的傳統與民間故老相傳的品硯法則結合起來,已經成為相當成熟的一門學問。
金沙硯文化吸引了一大批石痴硯痴,金沙硯的收藏價值是金沙硯文化向心力中最具有現代性的一部分。民間收藏家手中聚集了一大批最珍貴的金沙硯,其中不乏難以論價的珍品,大多數深藏於密室。硯台最早生產時完全著力於使用價值,硯形比較單調,以箕形為多,唐以後慢慢在制硯過程中加入工藝成分,開始從純文房用具演變成實用工藝品。及至明清,鑑賞與收藏硯台的風氣大盛,制硯工藝得到很大突破。進入現代社會,書寫器具文化發生了徹底的變革,金沙硯向收藏、鑑賞等用途發展。金沙硯經歷了由實用品到文玩之物的發展過程,它已經完成了一個轉變,漸漸成為文化交流的媒介,比如作為饋贈禮物等,或者為收藏家鑑賞家所珍藏。雖然角色發生轉型,金沙硯依舊保持著強大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