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仙山摩崖石刻

會仙山摩崖石刻

會仙山摩崖石刻,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市會仙山景區,時代從宋朝至民國。

會仙山摩崖石刻近百方,略為宗教、紀游、時政及題詞類等。或刻於崖壁之上,或刻於幽洞之中,或鐫刻於岩石之下,長短不一,寬窄各異,年代多樣;草、楷、隸俱備,文武官民皆有,分布廣泛,風格雜陳。2023年7月,會仙山摩崖石刻中的《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和《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等三通(方)摩崖石刻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會仙山摩崖石刻展示了中國佛、道宗教的內容,表現了宜山地方官、紳、商、士、民對佛、道宗教的崇信,敘述了宜山佛、道宗教活動的歷史,成為研究廣西宗教歷史重要的實物史料。

2013年3月,會仙山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仙山摩崖石刻
  • 地理位置: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市會仙山景區
  • 所處時代:宋至民國
  • 保護級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1572-4-075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價值意義,保護措施,所獲榮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紹聖四年(1097年),由宜州保民禪寺住持洪耀將婺州原版《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鐫刻在會仙山白龍洞口崖壁上。宋元符元年(1098年),宜山人士將《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鐫刻在白龍洞中摩崖上。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春,宜州鄉賢林炳華有感於會仙山白龍洞崖壁上的石達開及諸將領的唱和詩刻,無紀念翼王的建築物,提出捐建翼王亭的倡議並得到各方踴躍捐助,之後,重修上山石階路。
1959年1月,中共中央委員、共青團中央第一書記胡耀邦到宜山視察,登上會仙山白龍洞,觀賞眾多宋明清詩碑石刻,指示要做好保護工作。1959年、1960年,國家兩次撥款修葺白龍洞,在平台上設太平天國運動史跡文物圖片展、建翼王亭,增設欄桿、石凳,種植花木。
“文革”期間,會仙山白龍洞列為軍事禁區。
1983年,政協宜山縣委員會上書中共中央,要求將白龍洞作為名勝古蹟和革命歷史文物區予以保護開放,並得到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答覆,重新開放會仙山、白龍洞為民眾遊覽區。
2016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設立《會仙山摩崖石刻搶險修繕工程》專門項目,由中央財政撥款1600萬元,對會仙山摩崖石刻進行搶險保護。
2024年5月1日,宜州會仙山景區及白龍洞在進行了保護性的修復提升後,正式對外開放。

遺址特點

會仙山,也叫北山。古時稱為宜州城主山,位於城區龍江北岸一里處,海拔370餘米,因《金志》載此山雲“常有紫雲、玄鶴乘空而下,如神仙之會”,故邑人俗稱之為會仙山。會仙山上存留歷代摩崖石刻近百方,略為宗教、紀游、時政及題詞類等。或刻於崖壁之上,或刻於幽洞之中,或鐫刻於岩石之下,長短不一,寬窄各異,年代多樣;草、楷、隸俱備,文武官民皆有,分布廣泛,風格雜陳。
會仙山摩崖石刻
會仙山景區大門
宗教類石刻(含摩崖造像),自宋紹聖四年(1097年)《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元符元年(1098年)《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白龍洞普賢菩薩摩崖造像》碑,至民國六年(1917年)《重建北山雪花洞金仙閣碑記》,共20餘方,是宋代廣西佛教傳播的見證。
紀游詩文石刻,《白龍洞題詩》是最早刊刻於白龍洞摩崖上的,碑高60厘米、寬110厘米。宋嘉定年間,張自明於嘉定初任宜州教授權攝州事時,創辦龍溪書院,傳播文化教育,對宜州歷史影響較大。該詩寫道:“白龍洞口白龍台,一俯南天眼豁開。蒼壁漫題三數字,後人還笑我曾來”。歷史最短的石刻是民國十八年(1929年)廣東德慶人任慶遠駐軍司令官的劉應時及其友玉林人周德寰的《游白龍洞唱和詩》。會仙山紀游詩刻,主要集中在白龍洞口摩崖上,惟有三兩首刊於洞內或他洞,如《張烜雪花洞題詩》《劉茂等游雪花洞題記》,故邑人皆稱此類詩(文)為“白龍洞題詩”“白龍洞題記”。會仙山摩崖石刻粗略以計共有56首,有絕句、律詩,也有長詩。其中明代的最多,計有39人40餘首,以明永樂四年(1406年)郭子廬等人的《嶺南勝境》最早,永樂十七年(1419年)劉良的《題白龍洞詩並序》最長。劉良的《題白龍洞詩並序》,詩句750字,序文230字,總980字;最末是萬曆四十年慶遠知府岳和聲的《北山為慶遠郡鎮》詩刻,被清人汪森收入《粵西詩載》。這些白龍洞題詩的作者,多是當朝名儒、朝中大臣、守疆大吏、戍邊將軍和地方賢達,如名儒劉棐、史少南,如奉議大夫郭子廬、吏部員外郎劉良、監察御史胡啟先、廣西布政司布政使揭稽、宜州知州張自明、慶遠知府楊禧、昭勇將軍慶遠衛指揮使彭舉、廣西都指揮司右參將孫震、宜山賢達張烜、河池賢達趙士賢、東蘭賢達韋應龍等等。
會仙山摩崖石刻
會仙山部分摩崖石刻
時政石刻,有明英宗正統年間(1436年~1449年)廣西通政司知事蔣貴的《白龍洞題詩並記》、總兵官征蠻將軍柳溥的《白龍洞題記》、明熹宗天啟七年(1627年)郡人孟養心《德政驅虎碑記》、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柳慶協副將楊彪的《重修白龍洞記》、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慶遠知府徐嘉賓的《述職記》碑、清鹹豐十年(1860年)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攻占慶遠府後偕諸將登會仙山白龍洞的《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以及民國十八年(1929年)時任慶遠駐軍司令官劉應時的《游白龍洞唱和詩》。
會仙山摩崖石刻
會仙山部分摩崖石刻

文物遺存

《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
《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鐫刻在會仙山白龍洞口崖壁上,高190厘米、寬87厘米、楷書。
《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
《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鐫刻在白龍洞中摩崖上,高200厘米,寬104厘米,楷書。是中國現存的歷史上記載五百大阿羅漢名號的最早文獻,是中國保存最早的五百羅漢名號碑,可補國史研究的文獻不足。
《徐嘉賓述職記》
徐嘉賓是清直隸順天府貢生,仕宦廉乾有為,清雍正五年(1727年)由梧州知府調任慶遠知府,知慶郡五年,清廉勤政。清雍正十年(1732年),徐嘉賓任滿擢升,他把治慶之業績寫成《徐嘉賓述職記》,惟“冀後之君子加意邊荒,非敢自炫”。雍正十一年(1733年),宜山縣人將《徐嘉賓述職記》刊刻在會仙山山巔之東崖壁上,昭鑒後世。
《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
《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是清鹹豐九年(1859年)十月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攻占慶遠府後,於清鹹豐十年(1860年)春偕元宰張遂謀諸將登會仙山游白龍洞時所作的白龍洞唱和詩。詩有序曰:“予以政暇偕諸大員巡視芳郊,山川兢秀,草木爭妍。登茲古洞,詩列琳琅,韻著風雅,旋見粉牆劉雲青句,寓意高超,出詞英俊,頗有斥佛息邪之概,余甚嘉之,爰命將其詩句勒石,以為世述仙佛者警。予與諸員亦就原韻立賦數章,俱刊諸石,以志遊覽雲。”詩者有翼王石達開、吏部尚書孔之昭、戶部尚書李嵐谷、尹部大中丞蕭壽鐄、禮部大中丞周竹岐、兵部大中丞李遇隆、元宰張遂謀、地台右宰輔蔡親敬、禮部尚書陳寶森、工部大中丞呂玉衡、精忠大柱國朱衣點。《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石刻,是中國唯一的太平天國詩碑刻,是太平天國石刻史料的獨有。
會仙山摩崖石刻
《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

價值意義

會仙山摩崖石刻展示了中國佛、道宗教的內容,表現了宜山地方官、紳、商、士、民對佛、道宗教的崇信,敘述了宜山佛、道宗教活動的歷史,成為研究廣西宗教歷史重要的實物史料。

保護措施

2013年3月,會仙山摩崖石刻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所獲榮譽

2023年7月,會仙山摩崖石刻中的《供養釋迦如來住世十八尊者五百大阿羅漢聖號》《婺州雙林寺善慧大士化跡應現圖》和《石達開等白龍洞唱和詩》等三通(方)摩崖石刻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會仙山摩崖石刻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市會仙山景區。
宜州會仙山景區

交通信息

自駕: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會仙山摩崖石刻,路程約6.5千米,用時約13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