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暢銷中外名著名家導讀本·安妮日記(全彩青少版)》主要內容簡介:“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這句話來自《安妮日記》,日記的作者是不滿16歲的猶太少女——安妮·弗蘭克,日記記錄了面對種族迫害,安妮一家藏身密室兩年的生活和情感。與此同時,日記也記錄了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少女尋求自由的心路歷程。1945年,這個未滿]6歲的孩子在納粹集中營中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作為“日記”,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與現場感。這顯示了少女安妮.弗蘭克的非凡意志力和洞察力。雖然躲在密室里,但是安妮仍然用孩子特有的視覺化語言描述了德國納粹如何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以及避難時期生活的艱難困窘。日記多次描寫了人們在阿姆斯特丹被轟炸後的恐懼心理。作品中,安妮用稚嫩的語言不斷譴責著種族歧視和藏匿生活的恐怖。平凡真實的記錄,真摯的情感表露,足以引起讀者的心靈震撼與共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暢銷中外名著名家導讀本•安妮日記
- 作者:安妮·弗蘭克 張浩
- 出版日期:2011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6355699, 9787546355696
- 外文名: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223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最暢銷中外名著名家導讀本·安妮日記(全彩青少版)》由曹文軒大力推薦!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安妮·弗蘭克 編譯:張浩
安妮·弗蘭克,德籍猶太人,1929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開始殘酷地迫害猶太人,安妮父親為了全家安危便放棄了在德國的事業,舉家遷至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安妮一家在阿姆斯特丹的平靜生活也被打破了——德國法西斯入侵荷蘭,在這裡的猶太人同樣遭到殘酷迫害。安妮一家為逃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安妮父親公司大樓里的一個密室,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避難生活。《安妮日記》就是在避難期間寫成的,記錄了少女安妮的成長曆程,也記載了人們在密室中度過的艱辛而令人恐懼的生活——這本日記成為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直到1944年8月,安妮一家躲避的密室被人告發,所有藏匿在內的人都被捕,1945年3月,安妮和姐姐都因傷寒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距離該集中營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人除安妮父親之外,也都死於集中營之中。二戰後,安妮的日記由倖存下來的父親於1947年出版,並被拍成電影《安妮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安妮·弗蘭克,德籍猶太人,1929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個猶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開始殘酷地迫害猶太人,安妮父親為了全家安危便放棄了在德國的事業,舉家遷至荷蘭阿姆斯特丹。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安妮一家在阿姆斯特丹的平靜生活也被打破了——德國法西斯入侵荷蘭,在這裡的猶太人同樣遭到殘酷迫害。安妮一家為逃避德國納粹的迫害,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安妮父親公司大樓里的一個密室,從此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避難生活。《安妮日記》就是在避難期間寫成的,記錄了少女安妮的成長曆程,也記載了人們在密室中度過的艱辛而令人恐懼的生活——這本日記成為德軍占領下的人民苦難生活的目擊報導。直到1944年8月,安妮一家躲避的密室被人告發,所有藏匿在內的人都被捕,1945年3月,安妮和姐姐都因傷寒死於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距離該集中營解放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而其他人除安妮父親之外,也都死於集中營之中。二戰後,安妮的日記由倖存下來的父親於1947年出版,並被拍成電影《安妮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媒體推薦
這是一套適合青少年朋友閱讀的中外名著。叢書立足原著,忠實原著,比原著更具有平易性與親和力,其文學色彩與閱讀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是一套讓廣大青少年朋友能真正接觸文學、接觸經典的好書。四位名家的聯袂導讀,讓讀者更深入了解原著寫作背景與特點;其中的插圖也是本叢書一大亮點,把名著的精髓深深融入於現代畫風,相得益彰。
——曹文軒
——曹文軒
圖書目錄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3年
1944年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噢,你能想像得到嗎?我的名字即將與“冷漠”這個詞綁在一起了。原因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等爸爸來好一起念禱告詞。這時媽媽走進房間,坐在床邊溫柔地撫摸著我的頭髮,她輕聲問我:“安妮,爸爸還沒來,今晚就讓我來陪你念禱告詞,好嗎?”“不行,媽媽。”我都沒看她一眼便回答了。
過了幾秒,媽媽慢慢地站了起來,在我床邊停了一小會兒便緩緩地朝門口走去。突然她轉過身來,我聽到了她的話:“我不想勉強,愛是不能勉強的。”我被這句話震驚了,忽然抬起了頭,這才看到她黯然神傷的臉,還有那飽含淚水的眼睛。
我躺在床上一動沒動,但我的心立即告訴我:剛才自己是那么冷漠、粗魯地把媽媽從身邊推開了。可問題在於我不可能有別的回答。我為剛才的事情感到難過,但卻無能為力。長這么大了,我頭一回看到她在乎我的感受了,我頭一回看到她在對我說話時臉上有一種難過的神情。我不想把話說得過分,但事實就是如此:是她自己把我從她身邊氣走的,她那些不講情面的話和粗魯的玩笑讓我徹底丟了面子,我甚至覺得自己的自尊都受到了打擊。所以我已經對她的任何表示都變得麻木起來,包括愛的表示。她對我說過的那些令人接受不了的話深深刺傷了我,而我的冷漠也同樣深深刺傷了她。她哭了半個晚上,幾乎沒有睡覺。爸爸也沒有看我,我不看他的眼神都知道他心裡是怎么想的:“你作為一個孩子,怎么這么硬心腸!你怎么能讓自己的媽媽為此而難過呢?”
插圖:
噢,你能想像得到嗎?我的名字即將與“冷漠”這個詞綁在一起了。原因是這樣的:昨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等爸爸來好一起念禱告詞。這時媽媽走進房間,坐在床邊溫柔地撫摸著我的頭髮,她輕聲問我:“安妮,爸爸還沒來,今晚就讓我來陪你念禱告詞,好嗎?”“不行,媽媽。”我都沒看她一眼便回答了。
過了幾秒,媽媽慢慢地站了起來,在我床邊停了一小會兒便緩緩地朝門口走去。突然她轉過身來,我聽到了她的話:“我不想勉強,愛是不能勉強的。”我被這句話震驚了,忽然抬起了頭,這才看到她黯然神傷的臉,還有那飽含淚水的眼睛。
我躺在床上一動沒動,但我的心立即告訴我:剛才自己是那么冷漠、粗魯地把媽媽從身邊推開了。可問題在於我不可能有別的回答。我為剛才的事情感到難過,但卻無能為力。長這么大了,我頭一回看到她在乎我的感受了,我頭一回看到她在對我說話時臉上有一種難過的神情。我不想把話說得過分,但事實就是如此:是她自己把我從她身邊氣走的,她那些不講情面的話和粗魯的玩笑讓我徹底丟了面子,我甚至覺得自己的自尊都受到了打擊。所以我已經對她的任何表示都變得麻木起來,包括愛的表示。她對我說過的那些令人接受不了的話深深刺傷了我,而我的冷漠也同樣深深刺傷了她。她哭了半個晚上,幾乎沒有睡覺。爸爸也沒有看我,我不看他的眼神都知道他心裡是怎么想的:“你作為一個孩子,怎么這么硬心腸!你怎么能讓自己的媽媽為此而難過呢?”
序言
今天我們還活著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
這句話來自《安妮日記》,日記的作者是不滿16歲的猶太少女——安
妮·弗蘭克,日記記錄了面對種族迫害,安妮一家藏身密室兩年的生活和
情
感。與此同時,日記也記錄了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少女尋求自由的心路歷程
。
1945年,這個未滿16歲的孩子在納粹集中營中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
作為“日記”,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與現場感。這顯示了少女安
妮·弗蘭克的非凡意志力和洞察力。雖然躲在密室里,但是安妮仍然用孩
子特有的視覺化語言描述了德國納粹如何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以及避
難時期生活的艱難困窘。日記多次描寫了人們在阿姆斯特丹被轟炸後的恐
懼心理。作品中,安妮用稚嫩的語言不斷譴責著種族歧視和藏匿生活的恐
怖。平凡真實的記錄,真摯的情感表露,足以引起讀者的心靈震撼與共
鳴。可以說,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少女日記,而是一顆被迫承載著歷史重壓
的孩子的心。我們難以想像孩子純真的眼睛所看到的慘狀,純淨的心靈所
感受到的恐懼,但是在殘暴和恐懼中竟然成長起一種堅強,這堅強又萌生
出一股驚人的勇氣與力量,促使安妮訴諸筆端,以日記的形式默默與生
活、與命運抗爭。通觀整部作品,日記語言儘管略顯簡單,但卻處處飽蘸
情感,就如同少女豐富而細膩的心靈。這讓人感到,這是一部描寫現實,
而又超越現實的非凡作品。其促使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因為珍愛和平,
才頻頻回首戰爭;因為尋求夢想,才不斷對那場人類文明的罪惡夢魘進行
深刻反思。它時刻提醒我們,孩子幼小的心靈不該被硝煙和恐懼瀰漫。
1955年,人們將《安妮日記》改編成話劇公演;1959年,好萊塢又將
這個故事搬上銀幕。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
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其中也包括中文版。安妮仿佛成為一個
“世界標籤”,她的日記堪稱是寫給全世界的生命傳奇。
“只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
這句話來自《安妮日記》,日記的作者是不滿16歲的猶太少女——安
妮·弗蘭克,日記記錄了面對種族迫害,安妮一家藏身密室兩年的生活和
情
感。與此同時,日記也記錄了一個處在成長期的少女尋求自由的心路歷程
。
1945年,這個未滿16歲的孩子在納粹集中營中被傷寒病奪去了生命。
作為“日記”,作品具有高度的真實性與現場感。這顯示了少女安
妮·弗蘭克的非凡意志力和洞察力。雖然躲在密室里,但是安妮仍然用孩
子特有的視覺化語言描述了德國納粹如何殘酷迫害和屠殺猶太人,以及避
難時期生活的艱難困窘。日記多次描寫了人們在阿姆斯特丹被轟炸後的恐
懼心理。作品中,安妮用稚嫩的語言不斷譴責著種族歧視和藏匿生活的恐
怖。平凡真實的記錄,真摯的情感表露,足以引起讀者的心靈震撼與共
鳴。可以說,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少女日記,而是一顆被迫承載著歷史重壓
的孩子的心。我們難以想像孩子純真的眼睛所看到的慘狀,純淨的心靈所
感受到的恐懼,但是在殘暴和恐懼中竟然成長起一種堅強,這堅強又萌生
出一股驚人的勇氣與力量,促使安妮訴諸筆端,以日記的形式默默與生
活、與命運抗爭。通觀整部作品,日記語言儘管略顯簡單,但卻處處飽蘸
情感,就如同少女豐富而細膩的心靈。這讓人感到,這是一部描寫現實,
而又超越現實的非凡作品。其促使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因為珍愛和平,
才頻頻回首戰爭;因為尋求夢想,才不斷對那場人類文明的罪惡夢魘進行
深刻反思。它時刻提醒我們,孩子幼小的心靈不該被硝煙和恐懼瀰漫。
1955年,人們將《安妮日記》改編成話劇公演;1959年,好萊塢又將
這個故事搬上銀幕。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經被翻譯成60多種語言,
在世界各國出版了3000多萬冊,其中也包括中文版。安妮仿佛成為一個
“世界標籤”,她的日記堪稱是寫給全世界的生命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