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非科學性的附言(克爾凱郭爾文集)

最後的非科學性的附言(克爾凱郭爾文集)

《最後的非科學性的附言(克爾凱郭爾文集)》是2017年8月1日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丹] 克爾凱郭爾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最後的非科學性的附言(克爾凱郭爾文集)
  • 作者:[丹] 克爾凱郭爾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030980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為克爾凱郭爾檔案的第五卷,是國內克爾凱郭爾具哲學意味的一本書,是譯者花費十年時間精心完成的譯作。

圖書目錄

目  錄
導論(1)
第一部 關於基督教真理的客觀問題
第一章 歷史的考察(12)
§1 聖經(12)
§2 教會(20)
§3 數百年來對基督教真理的證明(28)
第二章 思辨的考察(31)
第二部 主體問題,主體與基督教真理的關係,或成為基督教徒
第一冊 關於萊辛(47)
第一章 致謝萊辛(47)
第二章 萊辛可能或真正提出的命題(53)
1.主體性的生存思想家意識到了溝通的辯證法2.在與真理的生存關係之中,生存性的主體思想家既否定又肯定,他所擁有的喜劇性與他本質上擁有的情致同樣多,他持續地處於生成進程之中,也就是說,在奮鬥中3.萊辛說過,偶然性的歷史真理永遠都不可能成為永恆的理性真理的證據;還說過,在歷史陳述的基礎上向永恆真理的過渡是一個跳躍4.萊辛說,假如上帝把全部真理握於其右手,而把對真理持續不懈的追求置於其左手,他將選擇後者。(甲)一個邏輯的體系是可能的;(乙)一個生存的體系是不可能的。
第二冊 主體問題,或主體性應當如何構成才能使難題向主體開顯 (103)
第一章 成為主體(103) 如果成為主體不是賦予人的最高任務的話,倫理學應該做出何種評判;對這個任務做進一步理解的時候應該忽略什麼;在成為主體的思想方面的例證
第二章 主體性真理,內心性;真理即主體性(155)
附錄 當代丹麥文學之努力一瞥(209)
第三章 現實的主體性;倫理的主體性;主體思想家(255)
§1 生存的意義;現實性(255)
§2 可能性高於現實性;現實性高於可能性;詩的理想和理智理想;倫理理想(267)
§3 主體性之具體環節在生存主體身上的同時共在性;作為思辨進程對立面的同時共在性(288)
§4 主體思想家;他的任務;他的形式,即他的風格(292)
第四章 《哲學片斷》的問題:永恆福祉何以能建立在歷史知識之上?(310)
第一部分 以《哲學片斷》的方案為目標(310)
§1以異教思想為出發點及其原因(310)
§2在有可能調和基督教與思辨思想之前,就何謂基督教保持初步的一致意見的重要性;這種一致意見的缺失對調和有利,儘管它的缺失使調和成為幻象;一致意見的介入阻止了調和的出現(315)
§3《哲學片斷》的問題作為導論性問題,不是針對基督教,而是針對成為基督教徒(324)
第二部分 問題本身(326)
個體的永恆福祉通過與某種歷史性的東西相關聯而在時間中被決定,這種歷史性的構成包括了根據其本質不能成為歷史、結果必須依靠荒謬才能成為歷史的東西
A.情致(328)
§1 對生存情致的初始表達,在生存的轉化過程中通過行動表現出的面向絕對目的的絕對方向(方面)——感性情致——調和的虛幻性——中世紀修道院運動——同時與絕對目的建立絕對的關係,與相對目的建立相對的關係(328) §2 生存情致的本質性表現——痛苦;作為感性人生觀的幸福和不幸,與作為宗教人生觀的痛苦(在宗教演說中被揭示)之間的對立;痛苦的現實性(幽默);在後一種情況下的痛苦的現實性之為生存者與永恆福祉的關係的標記;宗教幻象;內心衝突;在前一種情況下的痛苦的根源及意義——離棄直接性、但仍停留在有限性之中;一個建設性的娛樂;幽默作為宗教的偽裝(358)
§3 對生存情致的決定性表達就是罪過——我們的考察是向後退的而非向前進的——對罪過的永恆回憶是對罪過意識與永恆福祉的關係的最高表達——對罪過意識及其相應的補罪形式的低級表達——自懲——幽默——隱蔽內心性的宗教感(423)
在A與B之間(444)
B.辯證性(448)
§1 辯證的矛盾,即斷裂:通過與在時間中的其他東西建立關係的方式,而在時間中期待著永恆福祉(454)
§2 辯證的矛盾:永恆福祉建基在與某種歷史性的關聯之上(457)
§3 辯證的矛盾:這裡所說的歷史不是單純的歷史,而是從只有與自己的本性相反對時才能成為歷史的東西當中演化而來,也就是藉助荒謬產生的歷史(460)
對B的補充(462) 辯證性對情致的反向作用增強了情致以及與之同時共在的諸要素(462)
(1)罪的意識(463)
(2)冒犯的可能性(464)
(3)因同情而滋生的痛楚(465)
第五章 結論(497)
附錄與讀者達成的共識(5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