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圍屋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東湖坪上窯背村,占地1.9萬平方米,有九棟進深,每棟前後兩廳,共十八個廳,號稱“九棟十八廳”,是清朝乾隆年間,由有“錢王”之譽的曾國柱及其子孫,歷經三代、歷時四十八年建成。它是始興清代棋盤圍屋的典型代表。這座圍屋規模宏大,設計奇特,精工細作,華麗堂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氏圍屋
- 地理位置:廣東省韶關市
曾氏圍屋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東湖坪上窯背村,占地1.9萬平方米,有九棟進深,每棟前後兩廳,共十八個廳,號稱“九棟十八廳”,是清朝乾隆年間,由有“錢王”之譽的曾國柱及其子孫,歷經三代、歷時四十八年建成。它是始興清代棋盤圍屋的典型代表。這座圍屋規模宏大,設計奇特,精工細作,華麗堂皇。
曾氏圍屋又稱餘慶堂,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江嶺社區遠香村,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占地面積約1512平方米。曾氏宗祠在曾氏圍屋正中央,始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左右,並分別於1985年和2006年12月重修,占地面...
邱氏圍屋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坪山街道碧嶺社區沙績村,建於清代,位於曾氏斗廊院群旁,朝向北偏東20度,面寬33米,進深29米,占地面積957平方米,三堂兩橫布局。當心間為邱氏宗祠,於20世紀80年代重修,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三進兩天井格局,祠堂下堂有匾書“聿修厥德”“孝友為先”。圍屋中堂有“慎德堂”木...
沿著阿婆叫瀝和大瀝兩條河流,分布著黃氏兩百年間建造的46座圍屋,黃氏從一家五口人一度發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根據《寶安縣誌》資料顯示,深圳客家圍屋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元代,如寶安觀瀾的楊姓,明代的則有坪地的肖姓和龍崗的賴姓。而大量的則是明代晚期到清朝嘉慶年間以後建造的,姓氏更多。文化保護 ...
這是深圳地區較具規模保存完整的客家圍樓之一,也是曾氏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的歷史民俗遺物和文化精粹。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本書以坪山客家圍屋大萬世居為主題,從“曾姓起源與大萬先祖之遷徙”“圍屋九天十八井的獨特形制”“圍屋附屬設施”“客家文化民俗”等講起,通過大萬世居的建...
樂善圍,位於廣東省興寧市刁坊鎮鄭江村洋嶺曾聚華,系清鹹豐年間,由當地曾氏十八世祖曾康生等六兄弟合建。樂善圍分布面積約45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66.5米,進深48.2米,建築占地面積2956平方米。樂善圍坐西南向東北,為兩堂四橫二圍圍龍屋,大門前有禾坪和水塘。圍屋內共4個廳,8個天井,88間房,上下廳...
圍屋坐南朝北,平面呈長方形,總面闊70米,總進深33米,占地總面積為2310平方米。由泮池、禾場、堂屋、橫屋、角樓組成,前面有一條小溪流蜿蜒而過。圍屋正面有三個門,中間大門上方塑有“魯國世居”四個大字。由於曾氏先祖曾子(曾參),世居在魯國武城(今山東費縣西南),使魯國武城成為曾氏第一發祥地,曾氏...
第一章 曾姓起源與大萬先祖之遷徙 第二章 傳周公傳奇 牧放鴨乸 斷指戒賭 開基立業 第三章 九天十八井的獨特形制 古老圍屋從垂危到重生 屋場坐標與坐向 圍屋布局 藝術造型 “大萬”來歷考 祠堂及圍屋修繕 文蘊深邃的牌匾 古韻盎然的楹聯 第四章 圍屋附屬設施 明新學校 其他附屬設施 土地伯公 第五章 民俗 ...
該村是原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的故鄉,曾生故居—石灰陂曾氏客家圍屋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由橫屋及宗祠等組成,原為長方形建築,坐東朝西,有三扇大門供出入,四角各有小樓一座。正大門有曾生題的"石灰陂"三字,正大門之拱門項兩邊,刻有一副楹聯"大學家風;孝友流芳",書於清乾隆年間;...
建造完成後,曾傳周攜其3位夫人外加7個兒女,共11人一起入住大萬世居。民國十六年(1927年),大萬曾氏籌資建成明新學校,不僅招收本村學生,還招收附近村落如黃沙坑、牛角龍、羊母帳等村的適齡孩子,以及大萬村民親戚家的孩子。20世紀80年代,實行了土地承包制,富裕起來的農民陸續搬出大萬世居,住進在圍屋外...
門樓、祠堂、居室、碉樓由廊房、廊道及迴廊連線,為典型的“九廳十八井”圍屋。圍屋(圍村)有200多間房,鼎盛時住著族人多達600多人。 在抗戰時期,“大塘世居”成為一處紅色堡壘,東江縱隊的曾生多次把司令部駐紮在這裡。這裡有一批曾氏族人投身革命,為新中國的誕生立下了不朽功績。解放後曾任兩廣軍需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