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招

近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等每次來興國視察,都會看望一位名叫曾憲招的老太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憲招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4年
  • 出生地: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
曾憲招1914年出生在江西省興國縣長岡鄉一戶貧困農民家裡,稍懂事,就得上山砍柴賣錢。“那時的日子正如興國山歌所唱‘一早起來做到日落西,風吹雨打無人知。書又沒有讀,字就不會寫,拿起算盤,數也不會算’。”曾憲招曾這樣回憶。
1929年冬的一天,15歲的曾憲招又一次挑柴去興國縣城賣時,突然發現縣城與往日大不相同:到處紅旗飄飄、鑼鼓齊鳴,還有慶賀的鞭炮;一列列頭戴紅星、身穿灰色服裝的軍人精神抖擻、秋毫無犯;歡歌笑語的窮人們在分糧食、貼標語、呼口號;土豪劣紳們被戴著高帽遊街示眾,像霜打的茄子——蔫了。好奇的曾憲招趕緊打聽,得知是紅軍解放了興國縣城。幾天后,長岡鄉也成立了蘇維埃人民政府,許多青年參了軍。耳聞目睹這一切的曾憲招深受鼓舞,主動參加洗衣隊,為紅軍傷病員洗衣服,並擔任兒童團長,帶領少年兒童站崗放哨查路條。1933年冬,曾憲招調任鄉婦女委員部主任,主要負責慰問紅軍家屬,擴紅支前,幫助軍烈屬生產。
1934年秋,由於錯誤軍事路線影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9月上旬,中央決定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突圍轉移,要求蘇區有關部門、人員立即籌糧籌款支援前線。曾憲招為完成這一緊急任務,超負荷地日夜工作。
1934年10月14日,興國縣城失守。敵人設立了“清鄉委員會”、“鏟共委員會”等反動組織,強迫民眾“聯保”、“聯坐”,規定:“一人通匪,十家連坐,一家窩匪,十家同禍”。為不連累鄉親們,留在蘇區後又與組織失散的曾憲招,被迫孤身一人前往廣東與江西、福建交界的邊境,女扮男裝以挑夫做掩護,尋找黨組織。一次挑貨途中,曾憲招被“鏟共團”的敵人抓住。敵人發現她一介女流卻做挑夫,很可疑,立即對她施以酷刑,曾憲招堅不吐實,敵人見不能達到目的,加之沒有證據,便強行以50塊銀元把她賣給了廣東連平縣九連山區的謝新元為妻。
1935年春,謝新元家突然來了13位不僅會唱《國際歌》,而且常常吟唱“我們大家來暴動,殺土豪分田地,建設蘇維埃,工人來專政”這一蘇區《暴動歌》的陌生人,有人說他們是失散的紅軍。正在為尋找黨組織未果而苦惱的曾憲招雖充滿激動,但卻不敢立即相認。因為敵人常常化裝成紅軍或游擊隊傷兵,半夜敲民眾家門,說:“我是失散的游擊隊,弄點飯給吃吧!”要是民眾答應,立即便會被抓起來乃至加害。
警惕的曾憲招暗中觀察。此後三天,曾憲招發現他們上山摘野果、下地挖野菜充飢,不拿民眾的任何東西。第四天中午,曾憲招又有意來到小河邊洗衣服,並試探性地唱道:“五月當兵開木棉,真心革命不要錢,軍衣一伙食公家發,家中分了一份田”。一位男子竟然接聲唱起:“三月當兵石榴紅,天下窮人心要同。”這是一首出自中央蘇區的革命山歌,不僅知道的人有限,且因屬方言,聽得懂尤其會唱的人更加有限,曾憲招終於與同志們相認,表明自己原是蘇區幹部。
這支隊伍,是項英陳毅領導的、經過九路突圍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同志,此時,正根據中央分局“統一指揮,分散行動”的決定,化整為零,進山游擊,晝伏夜出,保存實力。曾憲招立即把同志們接回家中,安排食宿。但限於條件,大家的生活相當艱苦,即使主要靠野果、野菜充飢,一天也只有兩頓。不久,鑒於敵人搜尋,游擊隊員被迫轉入深山密林。
為接濟游擊隊,曾憲招利用每月初一和十五日,敵人開禁允許民眾進山砍柴的機會,常把糧食藏在挑柴的竹槓中,把食鹽溶進棉襖里,然後丟在山上,使紅軍能夠吃著“撿”來的糧食、穿上“撿”的衣服等。1936年初,贛粵邊區出現罕見的大雪封山,加上敵人的嚴密封鎖,游擊隊的糧食斷絕,更加饑寒交迫。一些游擊隊員實在餓瘋了,聽說一種“苦筍”可以充飢,便不管其苦澀吞食,結果吃得太多不消化,再也沒醒來。後來曾憲招把家中僅有的兩擔穀子,加工成大米,冒著生命危險幾經周折,終於全部送上了山。游擊隊員非常感動,親切地稱曾憲招為“後勤部長”。而曾憲招家則完全靠借糧和吃野菜度日。曾憲招還常常尋機上山采草藥、熬薑湯,精心照顧患病、受傷的游擊隊員。
1936年秋,為了解決游擊隊的糧食供應,九連山工委決定在曾憲招家成立籌糧站,由曾憲招負責糧食加工。所謂加工,實際上就是完全靠手工將谷“礱”成米。曾憲招一天要“礱”兩三擔穀子,游擊隊沒有經費時,還得完全靠曾憲招想方設法向村民借糧,甚至冒險向一些開明的地主借糧。這一千整整13年,直至解放。
1949年8月,贛南全境解放。35歲的曾憲招又積極參加歡迎解放軍、分田分地等工作,並被任命為鄉婦女主任,因工作突出,被贊為“婦女前鋒”。
1951冬,曾憲招在廣東連平參加圍剿土匪“阿烈房長”的戰鬥中,因追趕土匪時不幸掉下山崖,受了重傷。1952年冬,由於丈夫病故,離開興國19年的曾憲招經組織決定回鄉治傷。不久,鑒於自己身體及母親患病等原因,曾憲招無奈放棄工作並另組家庭,成為一名普通家庭婦女並定居興國。
艱苦的經歷,歲月的磨難,使曾憲招對糧食一直情有獨鐘。1994年夏,已經80高齡、生活無憂的曾憲招路過興國城關糧管所時,見地上有許多散落的零星穀子,十分心疼,當即一粒一粒地撿了起來。在她看來,當年只要有一把米,就可能挽救一名戰士的生命。也正是從那天起,曾憲招每天都要去興國城關糧管所轉轉,為的只是撿上穀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