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鮑勃·迪倫傳

曾幾何時:鮑勃·迪倫傳

《曾幾何時:鮑勃·迪倫傳》是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伊恩·貝爾(Ian Bell)。

基本介紹

  • 書名:曾幾何時:鮑勃·迪倫
  • 作者:【英】伊恩·貝爾(Ian Bell)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03月15日
  • 定價:88 元
  • 開本:大32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23808-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精彩片斷,

內容簡介

鮑勃·迪倫(Bob Dylan),1941年出生。 是20世紀最重要的搖滾音樂家,美國文化的符號,還是一位傑出的詩人和語言大師,也是唯一被諾貝爾文學獎多次提名的音樂家。2016年他終於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歌者。
在《曾幾何時》中,作者伊恩·貝爾繪製出一幅完整的畫面,將音樂、歷史、文學、政治、以及鮑勃·迪倫的個人生活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幅複雜矛盾、絢麗耀眼的畫面。 對於這位傳奇歌手、他的歌曲、他的生活以及他的時代,讓我們目不暇接,本書觀點新穎,充滿洞見。那個被創造出來想要重新創造美國的藝術家,在這裡得到了揭示。《曾幾何時》是對鮑勃·迪倫的傳記式研究,在這個永遠試圖理解自己的國家裡,它一次又一次地打碎,然後重組。迪倫已經成為一個謎,照亮世人。在這部兩卷本的作品中,這個謎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圖書目錄

1.一系列夢想
2.我不在那兒,我已離開
3.超越地平線
4.青春永駐
5.無須多慮
6.少年離家
7.尋覓的少年
8.“圍過來吧,人們”
9.“我想我會叫它美國”
10.曾幾何時……
11.傷痛往往能激發人最好的一面
12.瞪大眼睛瞧好了!
13.神明和槍手
14.心亂如麻
致謝
參考文獻
編後記

作者簡介

伊恩·貝爾(Ian Bell)在愛丁堡出生、成長並接受教育,曾獲喬治·歐威爾政治新聞獎,其撰寫的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傳記《流亡的夢想》亦獲獎項。曾任《觀察家》雜誌編輯,現為《先驅報》以及《周日先驅報》的專欄作家。

精彩片斷

《像一塊滾石》
《像一塊滾石》:五個殘酷的字眼描述了一位“寂寞小姐”的一生,過去和未來。若干年來,公眾視野中的許多女人都可以成為這首歌曲中的主人公,但這只是文字遊戲。每一小節歌詞內部的韻律,明顯不押韻的句尾,比歌曲可能的原型人物名單有趣得多,這份名單已經有20頁那么長了。得益於他所選擇的媒介,迪倫掌握了大部分20世紀美國詩歌缺乏的技巧,將日常語言按照特定的結構張弛有度地組織起來。他從事件、靈感或情緒中創造出一種電影化的戲劇,用36行歌詞(副歌更少)塑造出與《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相反的謎之人物。他說過一首流行歌曲想要多長就可以有多長。(這首歌長達6分鐘,或者可以永遠唱下去。不過在廣播金曲40首中,這首歌被一分為二——沒有音樂產業做不出來的事。)他把童話故事寫成了一出道德劇,就像費里尼(Fellini)《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的現實版,一半是悲劇,一半是鬧劇。他已經證明了青少年的媒介能夠做些什麼(至少對他自己來說)。這首歌是他的突破口。
你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來判斷:流行音樂中其他一切都是之前發生的事情的結果,或多或少可以預期(至少可以事後分析)。音樂風格幾乎是有機成長的,通過影響、模仿和無恥的剽竊,循序漸進地發展。但是這首歌,無論其更深刻的根源在哪裡,無論它應該感謝誰,都是無法預期的。實際上是無法想像的。
而且,《像一塊滾石》滿足了藝術的一般需要:它提供了特定的普遍性。也就是副歌部分。你會記得那個問題:“這感覺如何?”這是第一次,歌曲中的主人公必須如此捫心自問,很少有人這樣做。這句歌詞的天才之處在於,“這”幾乎可以是任何事:成功、落魄、讚美、痛苦、驕傲、損失、背叛、默默無聞、自我的最終投降。全部是人生的常態。迪倫在未來幾十年里都會感覺到聽眾的狂喜,向他高喊這個問題——他們當中從來沒有一位寂寞小姐,真是個善意的諷刺。這對於爭論的任何一方還有意義嗎?2012年春天,他的個人網站宣布——誰又真的知道呢?——這位70歲的歌手已經在演唱會上唱過1 939次《像一塊滾石》了。這首歌曲一直傳唱不衰。這感覺如何?
數不清的歌曲都在講故事。來自藍調夢幻時代的《法蘭基與阿爾伯特》一遍又一遍地講述它的故事。伍迪·格思里講述了湯姆·約德(Tom Joad)、“俊小子”弗洛伊德(Pretty Boy Floyd)和無數其他人的故事。英倫諸島的樂隊講述的故事更接近神話。奧蒂斯小姐(Miss Otis)從未停止為她的愛情故事感到悔恨。每一首歌曲都有這樣或那樣的故事:人類渴望講故事,即使沒有哪個故事比人們耳熟能詳的關於浪漫愛情和巨額遺產的古老故事更高明,普羅旺斯的游吟詩人在藝術上是無與倫比的。“很久很久以前(曾幾何時)……”
所有這些都是《像一塊滾石》背後的暗流。區別在於許多老歌的歌詞扣人心弦。在某種意義上,它們仍然遵守約定俗成的規範。而這首歌即使在當面向寂寞小姐揭示她的命運時也顯得變幻莫測。有一個原因:在這首歌最著名的版本中,1965年夏天的一場暴風雨中,在紐約的一間錄音室里,歌手撩撥空氣,像一陣下意識的痙攣。這首歌,這首苦澀的復仇之歌,充滿了歡樂。
喜歡這首歌的人在探究歌詞內容之前就喜歡上了它——如果他們還會去探究的話。它擁有流行音樂所缺少的偉大,只消一次錄音,就是正確的、決定性的、充滿生命力,不可能更好了。這種感覺難以言喻。但這並不是歌詞的初衷:它的本意在於傷害。
迪倫的表現是矛盾的。他享受寂寞小姐的人生被摧毀,發泄怒火的每一秒鐘都令他狂喜。他徹底摧毀了她,並且為自己擁有這種能力感到愉快。我們能夠從中得出結論嗎?在曼徹斯特演唱《像一塊滾石》是一個人對世界的猛烈抨擊,歌詞內容同樣適用。錄音室原版格外惡毒。儘管我們不知道也不在乎她是誰,但是迪倫的演唱帶著極度的輕蔑,可以看著一個人的臉孔在他眼前扭曲而面不改色。而且他喜歡這樣。仇恨和憤怒給了這首歌超越所有其他流行歌曲的巨大能量。這告訴我們什麼?
在《像一塊滾石》中,迪倫(或者那個假想的講述者,別忘了這種可能性)從來沒有懷疑過他評判一個人、打垮她、摧毀她的權利。他把自己置於道德制高點。他不可能是不公正的,也不可能犯錯誤。想像一下,如果這些冷酷無情的歌詞不是出自一首突破性的搖滾歌曲,迪倫的表演會不會被打上17世紀清教徒驅逐墮落女性的標籤?
誰給了他權利像這樣厭惡一個女人?他自己。誰說他是撒謊者中唯一說出真相的人?他自己。這種道德說教和權利意識一直貫穿迪倫的整個職業生涯。這是60年代他經常被拿來跟同樣冷酷無情、無與倫比、不可抗拒的法國詩人阿蒂爾·蘭波(Arthur Rimbaud)相比較的原因之一。你可以說這是直指人心的誠實——為什麼不呢?——但你也可以說這是純粹的自以為是。一個(表面上)沒有原罪的人投出了第一塊滾石,仿佛一個隱喻。他將繼續保持這個習慣:人們本來只能聽到70年代末為選定的救世主創作的宗教“讚美詩”,現在卻聽到了《像一塊滾石》的絞刑判決。他似乎錯過了關於仁慈和寬恕的課程。
這首歌如此惡毒,以至於你都忘了問:她究竟做了什麼,要落得如此下場?不生青苔,沒能建立起持久的關係,還是落入了背信棄義的圈套?就因為這樣,迪倫就像對那些軍火販子一樣對她惡語相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