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逢甫,1942年出生於中國台灣,語言學家,台灣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榮譽退休教授。
曹逢甫於1964年獲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學位;1972年獲夏威夷大學英語研究所語言教學碩士學位;1972年—1974年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1977年獲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1976年—1977年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講師;1977年—1984年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及英語研究所副教授;1988年—1990年任台灣清華大學語言所及外語系副教授;1990年任台灣清華大學語言所及外語系教授;1992年—1995年任台灣清華大學外語系系主任;1995年—1996年任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代理院長;1998年—2000年任台灣清華大學語言研究所所長;1999年—2002年任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2012年獲台灣語言學學會終身成就獎。
曹逢甫主要從事句法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英語教學及方言學的研究。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 承擔項目
時間 | 項目名稱 | 項目來源 |
---|---|---|
1993年 | 國小三年英語教學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畫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4年 | 兩岸方言及少數民族語言政策之比較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5年 | 台灣閩南語動詞、名詞、形容詞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5年 | 新竹市地區語言分布和語言互動的調查 | 新竹市文化中心 |
1997年 | 中英文身體部位器官之譬喻現象的比較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7年 | 台灣閩南語綜合語法匯整撰寫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8年 | 唐詩對偶句之語言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8年 | 新加坡、香港、台灣及東南亞華語方言調查研究 | 蔣經國基金會 |
1999年 | 從言談分析觀點探討台灣醫生與老年病人的溝通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0年 | 客家話有字句的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0年 | 客家話動詞組結構研究:時貌、情貌,把字句與被字句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1年 | 中國學生英語代名詞之習得與使用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2年 | 客家話的承續與調適—大埔和詔安客家話在東南亞、台灣與大陸原鄉的比較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4年 | 漢語方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之跨方言研究——閩語地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4年 | 語言學赴歐洲考察計畫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6年 | 台灣地區語料庫和語言理論探索-——清華口語語料庫與口語研究 | 台灣“教育部” |
2006年 | 漢語方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之跨方言研究第二期—河南湖北地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7年 | 漢語方言及附近語言語法類型的比較研究—粵語與越南話把、被字句與雙賓動詞之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8年 | 漢語方言及附近語言語法類型的比較研究—粵語與越南話'把'、'被'字句與雙賓動詞之研究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8年 | 四溪流域客語的社會語言學研究 | 台灣客家委員會 |
2009年 | 漢語東南方言鼻音尾╱鼻化小稱語法化輪迴研究後續計畫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10年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歷史語言學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11年 | 台灣地區國民中國小本土語言教學現況研究 | 台灣“國家教育研究院” |
2013年 | 鼻化小稱語法化輪迴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參考資料: |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 項目名稱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1989年 | 主題與「連」字句的重新探討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0年 | 國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 |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0年 | 國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 | 中山學術著作獎 | 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
1992年 | Reduplication in Chinese Kinship Terms and What it Meano | “國科會”研究成果優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3年 | 從漢語方言的證據看句法演變的機制和限制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4年 | 台灣活動詞研究 | “國科會”研究成果優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5年 | On revb classification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6年 | 台灣閩南語動詞、名詞、形容詞研究:動詞部分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7年 | 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8年 | 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O]和[啊]試析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1999年 | The Language Planning Situation in Taiwan | “國科會”研究成果甲等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2000年 |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Verbal and Adjectival Reduplica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Taiwan Minnan |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 台灣“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參考資料: |
- 學術論著
曹逢甫.談台灣“國語”中與言語行為相關的常用語詞——以“沒有”“不會”“不行”“拜託”為例[J].武陵學刊,2015,40(04):129-134. |
曹逢甫. 台灣閩南語共同腔的浮現: 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的探討[J]. 語言暨語言學, 2013, 14(2): 457-484. |
曹逢甫, 劉秀雪. 閩語小稱詞語法化研究-語意與語音形式的對應性[J]. 語言暨語言學, 2008, 9(3): 629-657. |
曹逢甫.語法化輪迴的研究——以漢語鼻音尾/鼻化小稱詞為例[J].漢語學報,2006(02):2-15+95. |
曹逢甫, 葉瑞娟. 詔安客家話-k 尾的消失及其所引起的音韻變化[J]. 語言暨語言學, 2006, 7(2): 435-454. |
曹逢甫、李一芬. 從兩岸三地的比較看東勢大埔客家話的特殊 35/55 調的性質與來源[J]. 漢學研究, 2005, 23(1): 79-106. |
曹逢甫.台灣閩南語的ka~7與賓語的前置[J].漢語學報,2005(01):21-30+95. |
曹逢甫, 蕭素英. 論漢語兩種關聯句式的語法與語意[J]. 語言暨語言學, 2002, 3(4): 811-838. |
曹逢甫, 劉秀雪. 閩南語小稱詞的由來-兼談歷史演變與地理分布的關係[J]. 聲韻論叢, 2001 (11): 295-310. |
Tsao F. The language planning situation in Taiwan[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999, 20(4-5): 328-375. |
Tsao F. On verb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J].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996, 24(1): 138-191. |
Tsao F F. Comparison in Chinese: A topic-comment approach[J].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1989, 19(1): 151-189. |
Tsao Feng‑fu. Anglicization of Chinese Morphology and Syntax in the Past Two Hundred Years[J].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1978(2):41-54. |
參考資料: |
時間 | 學術著作 | 作者 |
---|---|---|
1979年 | 《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邁向語段分析的第一步(A Functional Study of Topic in Chinese: The First Step Towards Discourse Analysis)》 | 曹逢甫 |
1982年 | 《文馨當代英漢字典》 | 曹逢甫、余玉照、曾淵培 |
1990年 | 《漢語句子與子句結構(Sentence and Clause Structure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 曹逢甫 |
1992年 | 《國小三年英語教育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畫:第一年研究報告》 | 曹逢甫、吳又熙等 |
1993年 | 《套用語言學的探索》 | 曹逢甫 |
1993年 | 《國小三年英語教育追蹤輔導後續實驗計畫:第二年研究報告》 | 曹逢甫、吳又熙、謝燕隆等 |
1997年 | 《族群語言政策》 | 曹逢甫 |
2001年 | 《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 | 曹逢甫、蔡中立、劉秀瑩 |
2004年 | 《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 | 曹逢甫 |
參考資料: |
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 講授課程
榮譽表彰
時間 | 榮譽表彰 | 授予單位 |
---|---|---|
2012年 | 終身成就獎 | 台灣語言學會 |
2017年 | 傑出校友 | 台灣師範大學 |
2018年 | 推展本土語言終身奉獻獎 | 台灣“教育部” |
/ | 第一屆金語獎 | |
/ | Golden Language Award | |
參考資料: |
社會任職
時間 | 職務 |
---|---|
1991年—1993年 | 《清華學報》主編 |
1991年—1995年 | 台灣語言學會會長 |
2000年—2002年 | 台灣“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 |
2001年—2004年 | 台灣“教育部”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
2001年—2004年 | 台灣“教育部 ”常用詞詞典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 |
2003年—2004年 | 大專院校改名改制審議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5年 | 台灣“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審議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5年 | 台灣“教育部”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委員 |
2004年—2005年 | 台灣英語文教學研究會理事長 |
2004年—2005年 | 《英語教學》 總編輯 |
2004年—2005年 | 《華語文教學》總編輯 |
2004年—2016年 | 台灣“教育部”九年一貫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國小英語科主任委員 |
2004年 | 台灣“教育部”九年一貫教科書審查委員會國中英語科委員 |
2014年—2016年 | 國際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會長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