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賢忠

曹賢忠

曹賢忠,區域經濟學博士、人文地理學博士後,現為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賢忠
  • 外文名:Cao Xianzho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87年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華東師範大學城市與區域科學學院優秀共產黨員
  • 出生地:安徽泗縣
  • 研究方向: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創新經濟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研究領域,課題項目,發表論著,期刊論文,學術著作,媒體理論文章,獲得獎勵,

研究領域

創新經濟地理、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長三角一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兼任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區域創新專業委員會委員、秘書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長三角一體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基地“曾剛工作室(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研究)”研究員等,《Journal of Urban Affairs》《China Economic Review》《Growth and Change》《Energy Strategy Reviews》《Journal of Environment Protect》《Social Science Research》《地理科學》《地理研究》《地理科學進展》《世界地理研究》等期刊審稿專家。近年來,主持了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項,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在《Growth and Change》《Energy Strategy Reviews》《Complexity》《地理研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等SSCI和CSSCI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著作2部,合編著作或譯著2部,參編著作8部,組稿《中國城市研究》輯刊2期,曾獲得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面向未來30年的上海”研究成果特別獎、上海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

課題項目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跨界創新網路合作機制及其空間回響研究——以長三角高新技術產業為例”(42171184,在研),2022/01-2025/12,主持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長三角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網路地域空間結構研究”(42130510,在研),2022/01-2026/12,主要參加人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基於創新網路視角的區域增長時空演化特徵及機理研究”(41801109,已結題),2019/01-2021/12,主持
  4.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長三角城市群高技術企業創新網路效率空間差異及鄰近性機理研究”(18YJC790004,已結題),2018/06-2021/12,主持
  5.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青年項目“基於創新網路視角的長江經濟帶區域增長機理研究”(2017EJL002,已結題),2017/08-2020/12,主持
  6.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多維鄰近性視角的上海高技術企業創新網路作用機理研究”(2017M621408,已結題),2017/11-2019/10,主持
  7.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畫”軟科學研究領域重點項目“上海與長三角城市共建創新飛地的影響因素與路徑研究”(20692107500,已結題),2020/06-2021/05,主持
  8.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畫”軟科學研究領域重點項目“上海與長三角城市科技創新資源共享機制研究”(19692103300,已結題),2019/06-2020/05,主持
  9. 上海市教委智庫內涵建設項目“長三角城市群協同創新發展的路徑研究”(已結題),2019/07-2020/06,主持
  10. 上海市教委智庫內涵建設項目“長三角城市群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網路最佳化路徑研究”(已結題),2017/07-2018/06,主持
  11. 華東師範大學海外發文項目“不同空間尺度高技術企業創新網路效率比較研究”(已結題),2018/07-2020/12,主持
  12.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究”(10ZD&016,已結題),2010-2015,課題秘書,主研
  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化工業創新網路合作機制及其空間效應研究”(41771143,在研),2018-2020,主研
  1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層級式產業集群內部技術權力突破與創新升級研究”(41371147,已結題),2013-2017,主研
  15. 上海市政協委託課題“長三角創新共同體與科技創新圈建設”(已結題),2018-2019,課題秘書,主研
  16. 國家發改委委託課題“長江流域管理重大課題研究”(已結題),2017-2018,課題秘書,主研

發表論著

期刊論文

  1. Cao Xianzhong, Teng Tangwei, Zeng Gang, et al.Factors Influencing Industry Innovation Networking: Evidence from Shanghai’sHigh-tech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22
  2. Cao Xianzhong, Chen Bo, Si Yuefang, Hu Senlin,Zeng Gang.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of regional innovation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of China[J].Plos One, 2021
  3. Cao Xianzhong, Zeng Gang, Lin Lan, Zou Lin.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Intercity InnovationNetworks in China [J]. Complexity, 2021
  4. Cao Xianzhong, Zeng Gang, Ye Lei. The structure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formal innovation networks: Evidence from Shanghaihigh-tech ITISAs [J]. Growth and Change, 2019, 50(2): 569-586.
  5. Cao Xianzhong, Zeng Gang, Teng Tangwei, SiYuefang. The best spatial scale of firm innovation networks: Evidence fromShanghai high‐tech firms[J]. Growth and Change. 2018, 49(4): 696–711.
  6. Cao Xianzhong, Zeng Gang, Teng Tangwei, Zou Li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Investment and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 Anthropologist, 2018, 31(1-3): 34-47.
  7. Teng Tangwei, Cao Xianzhong*, Chen Hongting. Thedynamics of inter-firm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case of the photovoltaicindustry in China[J]. Energy Strategy Reviews, 2021, 33(1): 1-9.https://doi.org/10.1016/j.esr.2020. 100593(Co first author and Corresponding author)
  8. Hu Senlin, Zeng Gang, Cao Xianzhong*, YuanHuaxi, Chen Bing. Do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e Green Development? ACase Study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Corresponding author)
  9. Zou Lin, Cao Xianzhong*, Zhu Yiwen. Research onRegional High-Tech Innovation Efficiency and Influence Factors: Evidence from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J]. Complexity, 2021.(Corresponding author)
  10. Jiao Huafu, Zhang Xiangxiang, Yang Chao, CaoXianzho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Expansion and Driving Forces of LandUrbanization in Counties in Centr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Feixi County inHefei City[J]. Plos One, 2021.(Corresponding author)
  11. Ye Lei, Zeng Gang, Cao Xianzhong*. Openinnovation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universities: Evidence from China[J].Growth and Change. 2020; 00:1–16. (Corresponding author)
  12. Si Yuefang, Liu Wanxin, Cao Xianzhong*. TheEffects of External Knowledge Source Heterogeneity on Enterprise Process and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J]. Plos One, 2020, 15(6): 1-13. (Correspondingauthor)
  13. Teng Tangwei; Chen Jiayi, Cao Xianzhong*. TheStructure of Global Innovation Network: Evidence from Chinese Cities [J].Anthropologist, 2018, 33(1-3): 46-58. (Corresponding author)
  14. Teng Tangwei, Zhang Yi, Si Yuefang, Chen Jiayi,Cao Xianzhong. Government support and fir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ese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The perspective of firm and sub-parkheterogeneity[J]. Growth and Change, 2020, 51(2): 749–770.
  15. Zhu Nina, Xu Jianhua, Zeng Gang, Cao Xianzhong.Spatiotemporal Response of Hydrological Drought to Meteorological Drought onMulti-Time Scales Concerning Endorheic Bas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1.
  16. 林蘭, 王嘉煒,曹賢忠*, 郭藝. 長三角地區科技創新能力與城鎮化水平耦合關係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22.(通訊作者)
  17. 曹賢忠, 葉雷,曾剛. 長三角城市群城鎮化質量時空演化格局及驅動機制研究[J].上海城市規劃, 2022.
  18. 曹賢忠. 跨界創新網路與區域發展關係:一個文獻綜述[A]. 曾剛.中國城市研究[C].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22.
  19. 曹賢忠, 葉雷.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資源空間分布及對區域創新影響[A]. 曾剛.中國城市研究[C].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2.
  20. 曹賢忠, 葉雷,易臻真, 孫東琪. 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資源空間差異及創新效應[J]. 科技導報, 2021, 39(24): 22-29.
  21. 曹賢忠. 構建科技創新聯合體需重視三大問題[J]. 小康, 2021(33): 6.
  22. 曹賢忠. 一體化向同城化轉變:蘇州接軌上海發展經驗借鑑[J]. 科技與金融, 2021(11) :60-64.
  23. 曹賢忠. 推動嘉興接軌上海一體化發展的對策建議[J]. 張江科技評論, 2021(05): 8-10.
  24. 林蘭, 顧春輝, 尚勇敏, 曹賢忠, 王嘉煒. 全域旅遊發展能級特徵及影響因素研究——以上海浦東新區為例[J].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1, 2(01): 51-66. (通訊作者)
  25. 曹賢忠, 曾剛.基於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創新飛地建設模式[J]. 科技與金融, 2021(4): 36-41.
  26. 周燦, 曹賢忠,曾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創新的集群網路模式與演化路徑[J]. 地理研究, 2019, 38(9): 2212-2225.(通訊作者)
  27. 曹賢忠, 曾剛.經濟地理學視角下創新網路與區域增長研究述評[J]. 熱帶地理,2019, 39(3): 472-478.
  28. 曹賢忠, 曾剛.基於全球-地方視角的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網路效率探討[J]. 軟科學, 2018, 32(11): 105-108.
  29. 曹賢忠, 曾剛,朱貽文. 上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結網的影響因子實證分析[J]. 地理科學, 2018, 38(8): 1301-1309.
  30. 曹賢忠, 曾剛,司月芳, 張海娜. 企業創新網路與鄰近性關係研究述評[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5): 165-171.
  31. 曹賢忠, 曾剛.上海高新技術產業創新環境評價研究[A].曾剛.中國城市研究[C].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18.
  32. 曹賢忠. 不同空間尺度企業創新網路創新分異及機制——以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為例[A]. 曾剛.中國城市研究[C].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18.
  33. 曹賢忠, 曾剛,司月芳. 網路資本、知識流動與區域經濟成長:一個文獻述評[J]. 經濟問題探索, 2016(6):175-184.
  34. 曹賢忠, 曾剛,鄒琳,等. 基於面板數據的研發投入對區域經濟成長影響分析[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6(2):208-218.
  35. 曹賢忠, 曾剛. 國內外城市開發區轉型升級研究進展與展望[J]. 世界地理研究, 2014(3):83-91.(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地理]》2015年第2期全文轉載)
  36. 曹賢忠, 曾剛.基於熵權TOPSIS法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模式選擇研究——以蕪湖市為例[J]. 經濟地理, 2014, 34(4):13-18.
  37. 曹賢忠, 曾剛, 鄒琳. 長三角城市群R&D資源投入產出效率分析及空間分異[J]. 經濟地理, 2015, 35(1):104-111.
  38. 曹賢忠, 曾剛.經濟地理學視角下知識流動研究進展[A]. 曾剛.中國城市研究[C].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電子期刊),2015, 10(1):49-62.
  39. 曹賢忠, 曾剛,鄒琳. 全球視野下的港口與城市規模關係評價與比較[J]. 上海城市規劃, 2014(6):104-109.
  40. 曹賢忠. 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影響因素實證分析——以蕪湖為例[J]. 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 2015, 38(1):29-34.
  41. 曹賢忠, 張化文. 蕪湖市生產性服務業空間集聚特徵研究[J]. 現代城市研究, 2013(4):110-116.
  42. 曹賢忠. 蕪湖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特徵及對策研究[J]. 中國城市經濟, 2011(26): 29-30.
  43. 郭藝, 曹賢忠, 魏文棟, 曾剛.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對城市碳排放的影響研究[J]. 地理研究, 2022, 41(01): 181-192.
  44. 曾剛, 曹賢忠,王豐龍.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格局及其最佳化策略初探[J].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0, 35(8): 951-959.
  45. 林蘭, 曹賢忠,曾剛. 技術權力影響下重工業集群創新路徑研究——以上海臨港裝備製造集群為例[J].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 51(2): 152-162.
  46. 包曉雯, 曹賢忠, 曾剛. 基於長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全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J]. 科學發展, 2017(11): 43-50.
  47. 曾剛, 曹賢忠,王豐龍, 葉雷.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推進策略研究——基於創新驅動與綠色發展的視角[J].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 43(1): 148-156.
  48. 曾剛, 王秋玉,曹賢忠. 創新經濟地理研究述評與展望[J].經濟地理, 2018, 38(4):19-25.(通訊作者)(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地理)》2018年第4期全文轉載)
  49. 曾剛, 曹賢忠.上海與長江經濟帶一體化發展研究[J]. 中國發展, 2015,15(4):73-78.
  50. 曾剛, 曹賢忠,馬雙. 基於全球城市建設目標的上海濱海地帶規劃研究[J]. 上海城市規劃, 2015(1):10-14.
  51. 曾剛, 曹賢忠,鄒琳,等. 上海在長江中國經濟新支撐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 科學發展, 2015(5):91-101.
  52. 曾剛, 蘇燦,曹賢忠, 王豐龍.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下香港―東協關係重構初探[J]. 熱帶地理,2017, 37(6):775-783.
  53. 韓玉剛, 曹賢忠. 中國中部城市群區域R&D資源配置績效評價研究——以皖江城市帶為例[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16(7):115-119.
  54. 韓玉剛, 曹賢忠. 皖江區域城市能級與生態環境協調度的測度和發展趨勢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5, 24(6):909-916.
  55. 張凱, 張文靜,曹賢忠, 朱瓊琳, 黃俊.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文旅標準化研究[J]. 品牌與標準化, 2022(01): 1-3.
  56. 鮮果, 曾剛,曹賢忠. 中國城市間創新網路結構及其鄰近性機理[J]. 世界地理研究, 2018, 27(5): 136-146.
  57. 周燦, 曾剛,曹賢忠. 中國城市創新網路結構與創新能力研究[J]. 地理研究, 2017, 36(7): 1297-1308.
  58. 朱貽文, 曾剛,曹賢忠, 司月芳. 不同空間視角下創新網路與知識流動研究進展[J]. 世界地理研究, 2017, 26(4): 117-125.(通訊作者)
  59. 司月芳, 曾剛,曹賢忠,等. 基於全球—地方視角的創新網路研究進展[J]. 地理科學進展, 2016(5): 600-609.
  60. 汪彥, 陳悅,曹賢忠, 付全勝. 上海高校科研創新效率與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於DEA-Tobit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38(8):100-109.
  61. 鄒琳, 曾剛,曹賢忠. 基於ESDA的長三角城市群研發投入空間分異特徵及時空演化[J]. 經濟地理, 2015, 35(3):73-79.
  62. 鄒琳, 曾剛,曹賢忠,等. 長江經濟帶的經濟聯繫網路空間特徵分析[J]. 經濟地理, 2015, 35(6):1-7.
  63. 葉雷, 焦華富,曹賢忠. 港口能級與城市經濟協調發展評價及對策研究——以安徽省沿江5市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8, 27(2):76-84.
  64. 焦長庚, 戴健,曹賢忠. 泛長三角地區體育服務產業空間集聚特徵[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8, 42(5): 53-60.
  65. 陳炳, 曾剛,曹賢忠, 宓澤鋒. 長三角城市群生態文明建設與城市化耦合協調發展研究[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9, 28(3): 530-541.
  66. 畢學成, 穀人旭, 曹賢忠. 服務業過度發展是否抑制了工業企業創新——基於省域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9, 41(11): 40-54
  67. 葉雷, 曾剛,曹賢忠, 周燦. 中國城市創新網路模式劃分及效率比較[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19, 28(07):1511-1519.
  68. 司月芳, 孫康, 朱貽文, 曹賢忠. 高被引華人科學家知識網路的空間結構及影響因素[J]. 地理研究, 2020, 39(12): 2731-2742.
  69. 葛世帥, 曾剛,胡浩, 曹賢忠. 長三角城市群綠色創新能力評價及空間特徵[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2021, 30(01): 1-10.

學術著作

  1. 曹賢忠, 曾剛.長三角區域科技創新資源空間效應及共享路徑研究[M].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科學出版社, 2021.
  2. 曹賢忠. 基於全球-地方視角的上海產業創新網路研究[M]. 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9.
  3. 曾剛, 曹賢忠, 易臻真. 長三角議事廳合集:新都市與新市鎮[M]. 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4. [美]菲利普·奧爾斯瓦爾德著;高子平,王豐龍,曹賢忠譯. 代碼經濟:從遠古食譜、城市到區塊鏈、人工智慧[M].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
  5. 曹賢忠. 長江經濟帶創新合作現狀及政策建議[A]. 曾剛. 長江經濟帶協同創新研究:創新 合作 空間 治理[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6: 307-323.
  6. 曹賢忠. 長江經濟帶發展沿革及創新[A]. 曾剛等. 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基礎與謀略[M]. 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4: 68-78.
  7. 曹賢忠. 上海虹橋商務區、臨港新城與國際金融中心[A]. 曾剛. 上海地理(十二五國家規劃重點圖書)[M].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 123-164, 220-243.
  8. 曹賢忠. 長三角生態文明建設之道:區域一體化發展[A]. 曾剛.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基礎與路徑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媒體理論文章

  1. 郭藝,曹賢忠,魏文棟,曾剛.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政策的碳排放效應. 澎湃新聞,2022-01-20.
  2. 曹賢忠,曾剛,滕堂偉,胡德. 長江經濟帶城市創新協同發展能力評價.澎湃新聞,2021-12-24.
  3. 曹賢忠. 推動嘉興接軌上海一體化發展的對策建議.澎湃新聞,2021-11-04.
  4. 曹賢忠,曾剛,朱貽文,石慶玲. 【高校智庫】崇明生態島引領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策略. 學習強國,2021-09-24.
  5. 曹賢忠,曾剛,朱貽文,石慶玲. 崇明生態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與路徑. 澎湃新聞,2021-09-09.
  6. 曾剛,曹賢忠,楊陽,陳波. 探索脫貧成果與“雙碳”互動的新途徑. 澎湃新聞,2021-07-01.
  7. 曹賢忠. 共舞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如何答好這道題.學習強國,2021-05-19.
  8. 曹賢忠. G60科創走廊建設方案的三個要義. 澎湃新聞,2021-04-15.
  9. 曾剛,曹賢忠.【高校智庫·聚焦浦東30年③】開發開放30年的“生態浦東模式”.學習強國,2020-11-13.
  10. 曾剛,曹賢忠. “十四五”時期長江經濟帶發展的五點建議. 澎湃新聞,2020-11-18.
  11. 曹賢忠,曾剛.在滬創新飛地調研:政府主導,受多重因素制約. 澎湃新聞,2020-11-12.
  12. 曹賢忠. 【高校智庫·長三角一體化⑭】推動區域科技創新資源共享的五大策略. 學習強國,2020-06-17.
  13. 林蘭,曹賢忠. 上海成立長三角區域科技數據中心的構想和建議. 澎湃新聞,2020-03-19.
  14. 曾剛,滕堂偉,曹賢忠. 異地合作20年後,再看長三角“創新飛地”. 澎湃新聞,2020-01-02.
  15. 陳明星,曹賢忠. 讓一體化的長三角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樣板區[N]. 中國科學報,2019-12-31,第七版,生態環境.
  16. 王豐龍,曹賢忠,朱貽文. 協同指數分析①如何理解上海得了100分. 澎湃新聞,2019-12-03.
  17. 曾剛,曹賢忠,易臻真. 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周年紀. 澎湃新聞,2019-11-07.
  18. 曹賢忠. 更高質量發展④搶人才的輕與重. 澎湃新聞,2019-06-27.
  19. 曾剛,曹賢忠,馬雙. 看上海:濱海地帶應該如何發展. 中國智庫網,2015-07-06.

獲得獎勵

  1. 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2. 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學術新人獎
  3. 華東師範大學地球科學學部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4. 上海市政府“面向未來30年的上海發展戰略研究”優秀成果獎
  5. 上海市規土局“上海2040戰略議題”優秀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