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余

曹德余,1955年生於山東臨沂(書聖王羲之和“顏體”顏真卿的故鄉)。偶然的際遇使年少的他一下喜歡上了篆字,並為之痴迷,且在此後的幾十年里,無論怎樣的境地,矢志不移。終至今日篆書大家之大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曹德余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55
  • 性別:男
人物簡介,榮譽及成就,人物任職,個人作品,

人物簡介

他先後用篆書書寫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及《千古賢文》,望之者無不嘆曰“觀止矣”!
對曹德余先生的篆體書法
高占祥先生贊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左印生將軍題詞:中華篆書之寶典!
中央文明辦、中宣部王世明部長稱許曰:道尊德貴飛墨之爵也!
他主攻篆書,尤擅小篆,三十幾年如一日沉迷於浩如煙海的篆書書法資料中,研究、臨摹、創新、突破。
他認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書法藝術也應與時俱進,在繼承的基礎上應大膽作為。否則就不會有更多的人來喜歡、認識、欣賞、發揚。
所以, 其章法、運筆、結構、布局、用墨師古而不泥古,嚴謹而又開放,不愧大家風範。
其篆體線條婉轉流暢、圓勁古雅、含蓄蘊藉、沉穩端莊、大氣酣暢。結構均衡對稱、疏密有致、整齊規矩、風格嚴謹。用筆凝練古拙,禪定雅致而又時有奇竣,如獵豹出擊,驚鴻飛瞥。或肥腴或風骨隨意而至,如傾如訴,如詩如畫,美雅至極致。
因為他的篆書書法獨樹一幟,風格獨特,中國出版總署將其《千古賢文》作品著為---“中華第一篆”。
都說字如其人,而其人又如其名---德余,德有餘也。曾讓價值千萬的物品完璧歸趙,也培養了不計安危見義勇為的兒子,轟動一時。且曹德余先生熱心公益事業,經常組織、參與許多慈善義賣捐助活動,被中國公益總會授予-- 中國公益總會十佳慈善名人、中國公益總會十大慈善愛心大使等榮譽稱號。他認為弘揚傳統文化, 匹夫有責。為此他傾其所有,從無所求。為表彰和激勵,中國郵政總局發行了曹德余先生的珍貴紀念郵票,以志其為傳統文化傳承所做出的特別貢獻。“大迂”“大儒”集其一身,罕見奇人也。

榮譽及成就

曹德余先生的作品為廣大的書法愛好者所喜愛,他用篆書書寫了《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及《千古賢文》被很多的書法愛好者當做工具書使用。其作品也被廣泛收藏,北大、三軍儀仗隊、人民大會堂、許多的駐中國大使館、聯合國總部等皆有其墨寶,眾多的收藏玩家對其作品也格外青睞。

人物任職

中國公益總會十佳慈善名人
中國公益總會十大慈善愛心大使
中國驕傲十大卓越成就獎
首屆世界華人書畫精英
歐陽詢杯當代書法大家
惠州精湛書畫苑董事長
大觀園書畫研究院院長

個人作品

曹德余篆書“千古賢文”
曹德余篆書“三字經”
曹德余篆書“千字文”
曹德余篆書三字經130米長卷,高1.60米
曹德余篆書千字文50米長卷,高1.30米
曹德余篆書弟子規100米長卷,高1.30米
曹德余先生的作品,文化部的評估價為:
38000元人民幣/平方尺
其他信息:關於小篆的一些知識
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它比《石鼓文》更加簡化和方整,並呈長方形,線條圓潤流暢,疏密勻停,給人以端莊穩重的感受。唐張懷瑾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
秦時刻石如《泰山》、《嶧山》、《琅琊台》等,傳為李斯所書,為小篆之代表作品。
漢代的篆書。多為小篆,而體格近方,筆法近隸。一般在莊重的場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
唐代書家所寫之篆書。有大、小篆多種,以李陽冰為代表。
清代碑學之風大盛,取法秦漢,一改唐代以後篆書因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勢和風氣,鄧石如、吳讓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皆是篆書高手!
曹德余先生主要作品及證書、活動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