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書湖陰先生壁⑴
其一
茅檐長掃淨無苔⑵,花木成畦手自栽⑶。
一水護田將綠繞⑷,兩山排闥送青來⑸。
其二
桑條索漠楝花繁⑹,風斂余香暗度垣⑺。
黃鳥數聲殘午夢⑻,尚疑身屬半山園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書:書寫,題詩。湖陰先生:本名
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
金陵(今江蘇南京)紫金山時的鄰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這裡指庭院。淨:一說“靜”。無苔:沒有青苔。
⑶成畦(qí ):成壟成行。 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
⑷護田:這裡指護衛環繞著園田。語出《
漢書·西域傳序》:“自敦煌西至鹽澤,往往起亭,而輪台、渠犁,皆有田卒數百人,置使者校尉領護。”
⑸排闥(tà):開門。語出《漢書· 樊噲傳》:“高帝嘗病,惡見人,臥禁中,詔戶者無得入群臣。噲乃排闥直入。”闥:小門。送青來:送來綠色。
⑹索漠:楝花:苦楝花,常見於北方地區,花淡紫色,有芳香。
⑺斂:收斂。垣(yuán):矮牆。
⑻黃鳥:黃鶯。午夢:午睡時的夢。
⑼
半山園:王安石退隱江寧的住所,故址在今南京東郊。
白話譯文
其一
長把茅草屋檐掃乾乾淨淨無鮮苔,花木規整成行成壠是你親手培栽。
一條流水護著田將叢綠纏繞如帶,兩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來。
其二
郊野桑枝招展,柳絲繁花裝點春的容顏,風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過牆垣。
黃鳥數聲啼叫驚起了午間的殘夢,疑疑惑惑,我還以為身在舊居半山園。
創作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王安石於神宗
熙寧九年(1076)二次罷相後,直到哲宗
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園居住長達十年。據
李壁《
王荊文公詩箋注》,王安石故居距城七里,距紫金山亦七里,路程恰為由城入山的一半,故安石晚年號半山老人,園亦因此得名。在這段時間裡,王安石與隱居紫金山的楊德逢交往甚密。在王安石詩集中,作者所寫有關楊德逢的詩,至今尚保存在十首以上。其中《
示德逢》七律一首,對了解楊的為人較有幫助。詩一開頭就說:“先生貧敝古人風,緬想柴桑在眼中。”“柴桑”是陶淵明隱居之所,可見王安石是把陶楊看成同一類型的人物的。李壁說作者和楊是“鄰曲”,其實楊居山而王居園,並非近鄰。所以王安石有《
招楊德逢》七絕云:“山林投老倦紛紛,獨臥看雲卻憶君。尚無心能出岫,不應君更懶於雲。”是希望楊儘快到半山園來晤聚。而從此題壁詩第二首來看,顯然王安石是寫他在楊家裡午睡的情景。可見兩家住處並不很近。半山園約落成於
元豐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間,這首詩應當是元豐前期的作品。李壁注引《
冷齋夜話》:“山谷(
黃庭堅)嘗見荊公於金陵,因問垂相近有何詩,荊公指壁上所題兩句‘一水護田’云云,此近所作也。”如此說可信,而黃庭堅僅在元豐三年(1080)下半年由汴京到江南,則此二詩或即這一年暮春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兩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這一首詩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容,並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
首二句讚美楊家庭院的清幽。詩人摒絕一切平泛的描繪,而僅用“無苔”二字,舉重若輕,真可謂別具隻眼。江南地濕,又時值初夏多雨季節,這對青苔的生長比之其他時令都更為有利。況且,青苔性喜陰暗,總是生長在僻靜之處,較之其他雜草更難於掃除。而今庭院之內,連青苔也沒有,正表明無處不淨、無時不淨。在這裡,平淡無奇的形象由於恰當的用字卻具有了異常豐富的表現力。“花木”是庭院內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為品種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種。這樣,“成畦”二字就並非僅僅交代花圃的整齊,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豐美,既整齊又不單調。
這清幽環境令人陶醉,所以當詩人的目光從院內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時,他的思致才會那樣悠遠、飄逸,才會孕育出下面一聯的警句,門前的景物是一條河流,一片農田,兩座青山,在詩人眼裡,山水對這位志趣高潔的主人也有情誼。詩人用擬人手法,將“一水”“兩山”寫成富有人情的親切形象。彎彎的河流環繞著蔥綠的農田,正像母親用雙手護著孩子一樣。“護”字,“繞”字顯得那么有情。門前的青山見到庭院這樣整潔,主人這樣愛美,也爭相前來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門而入,奉獻上一片青翠。詩人以神來之筆,留下千古傳誦的名句。
“一水”“兩山”被轉化為富於生命感情的親切的形象,而為千古傳誦。但後二句所以廣泛傳誦,主要還在於這樣兩點:一、擬人和描寫渾然一體,交融無間。“一水護田”加以“繞”字,正見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環繞著綠油油的農田,這恰像一位母親雙手護著小孩的情景。著一“護”字,“繞”的神情明確顯示。至於“送青”之前冠以“排闥”二字,更是神來之筆。它既寫出了山色不只是青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撲向庭院而來。這種描寫創造的美感極為新鮮、生動。它還表明山的距離不遠,就在楊家庭院的門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動人的,是寫出了山勢若奔,仿佛剛從遠方匆匆來到,興奮而熱烈。所有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徵,而這種種描寫,又都和充分的擬人化結合起來,那情調、那筆致,完全像在表現“有朋自遠方來”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顧不得敲門就闖進庭院送上禮物。二者融合無間,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經錘鍊又無斧鑿之痕,清新雋永,韻味深長。二、這兩句詩也與楊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聯里,已可看到一個人品高潔、富於生活情趣的湖陰先生。所居僅為“茅檐”,他不僅“掃”,而且“長掃”,以至於“靜無苔”;“花木成畦”,非賴他人,而是親“手自栽”。可見他清靜脫俗,樸實勤勞。這樣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間,當然比別人更能欣賞到它們的美,更感到“一水”“兩山”的親近;詩人想像山水有情,和湖陰先生早已締結了深厚的交誼。詩以“書湖陰先生壁”為題,處處關合,處處照應,由此也可見出詩人思致的綿密。
此詩對於“一水”“兩山”的擬人化,給山水賦予人的感情,化靜為動,顯得自然化境既生機勃勃又清靜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徵為基礎,又與具體的生活內容相吻合,所以氣足神完,渾化無跡,成為古今傳誦的名句。三、四兩句也堪作範例。“護田”和“排闥”的典故都出自《漢書》,是嚴格的“史對史”、“漢人語”對“漢人語”,可見詩律極為工細精嚴。但讀來自然天成,全似未嘗著力——準確地說,由於詩人將典故融化在詩句中,似只覓得他採用了擬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用事”而不便人覺,這正是其成功之處。
過去人講王安石此二詩,只注意其第一首,其實第二首亦有佳處。第二首的佳處,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體感受,都被濃縮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寫雖片刻間景象,卻見出作者體物之心細如毫髮。“桑條索漠”猶
王維《
渭川田家》所謂的“蠶眠桑葉稀”i指桑葉少而顯得冷落無生氣,屬枯寂之靜態,“柳花繁”者,猶
晏殊《
踏莎行》所謂的“春風不解禁楊花,亂撲行人面”,屬繽紛之動態:此一句訴諸視覺。“風斂余香暗度垣”乃寫嗅覺而兼及觸覺,不但花香入鼻,連微風送爽也寫出來了。第三句寫午夢初醒未醒時偶然聽到鳥啼,則在寫聽覺時兼涉愈覺。最後一句點明身在何處,卻從反面說開去。這末一句不僅寫出作者同楊德逢彼此不拘形跡,而且連賓至如歸的情意也和盤托出,真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了。
總之,此二詩前一首於著力處見功夫,後一首卻於平淡處見火候。必兩首連讀,始能察作者謀篇之妙。只選一首,似不無遺珠之憾。
名家評價
近代·
高步瀛《
唐宋詩舉要》:(“一水”二句)此亦句法偶同耳,未必有意效之(指
許渾“河勢抱關來”句)。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人稱半山居士。封為舒國公,後又改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縣城鹽埠嶺(今臨川區鄧家巷)人。
慶曆二年(1042)進士。
嘉祐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熙寧七年(1074)罷相,次年復任宰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其文雄健峭拔,為“
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