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藝創作漫談
- 作者:饒學剛
- ISBN:9787562959533
- 頁數:226
- 定價:88
- 出版社: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03-01
- 開本:16
《曲藝創作漫談》是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於2019年3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饒學剛。內容簡介本書由兩大內容構成。 一是以尊重傳統曲藝的經典理念,振興曲藝的新時代文藝視角,系統生動地講授曲藝創作基礎理論與基本技巧。分為14章...
《戲曲曲藝唱腔設計》是2005年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瑞慶。作者簡介 楊瑞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蘇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崑山市文化館研究館員。已出版音樂專著:《歌曲創作90題》《聽哥唱歌寫歌》《通俗歌曲創作漫談》《歌曲創作探索》《歌曲旋律100年》《向名家名作學作曲》《歌壇散論》《青少年...
經常表演能發揮自己潛力特長的段子,幾乎是自己創作,擅長借鑑學習姊妹藝術之精華,如;《學評戲》、《地方戲雜談》、《雜學唱》,《學京劇》、《拉茲之歌》、《唱支山歌給黨聽》、《學民歌》《獻給英雄的歌》《心中的歌》《同曲新歌》《歌曲的魅力》《五十年》《歌迷打電話》《戲曲漫談》《酒神曲》等。1976年...
西北大學苗阜曲藝創作與研究中心是西北大學下轄機構。2018年5月5日上午,西北大學苗阜曲藝創作與研究中心成立暨揭牌儀式在長安校區舉行。西北大學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和提升文化素質教育方面,一直有高度的文化自覺與自信。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深挖學科的優勢和潛力,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發展,已成為一所充盈著...
烏力格爾是一種蒙古族的曲藝說書形式,約形成於明末清初。“烏力格爾”的漢語意思是“說書”,因採用蒙古族語表演,故又被稱作“蒙語說書”。在蒙古族民間,將徒口講說表演而無樂器伴奏的烏力格爾稱為“雅巴乾烏力格爾”,又稱“胡瑞烏力格爾”;將使用潮爾伴奏說唱表演的烏力格爾稱為“潮仁烏力格爾”;將...
《二人轉寫作知識》、《曲藝縱橫談》、《關東梨園百戲》、《東北大鼓漫談》、《書林內外集》、《耿瑛相聲集》(內參版)。《正說東北二人轉》作者:耿瑛 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年09月 主要榮譽 耿瑛先生從1992年起,他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9年被評為“新中國曲藝60年突出貢獻曲藝家”、“遼寧文藝...
1958年8月,中央領導人周恩來、董必武等接見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全體人員 1984年2月3日,中央領導陳雲邀請部分曲藝界知名人士在中南海住所歡度春節時合影 老舍(右)、王亞平(中)、趙樹理(左)在一起研究曲藝創作 北京曲藝廳 故宮重華宮漱芳齋風雅存小戲台 「窮不怕」用過的竹板(拓片)北平市曲藝公會徽章 傅士亭所用...
深圳陽光曲藝團創建於2014年2月,是以傳統曲藝為核心,集文藝演出、曲藝創作與輔導於一體的非營利性民間團體。現有80、90後專業演員36人,傳統節目500多段、精品原創節目30多段、現代曲藝節目300多段,獲國家級、省市級大獎30多項。其中,團長趙梓琳表演的對口快板《招聘》獲得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新人獎,填補了...
馬季在編寫《相聲漫談》一書時,特請王決相助,馬季在編後說中寫道:“如沒有王決同志的幫助,此書是難以成文的。”在各類曲藝中他尤長於對相聲的研究,得到其指點和幫助的演員都尊稱王決為“相聲先生”。他曾任中央電視台文藝部顧問、中國唱片總公司藝術顧問、《中國曲藝志》副主編等職。著有《王決曲藝創作選...
朝鮮族三老人主要流布于吉林省和龍市朝鮮族聚居區,是富有鮮明民族藝術特色的曲藝。 朝鮮族三老人融朝鮮族曲藝才談、小丑戲(爾光代)、漫談、幕間劇等形式為一體,說白為主,唱演為輔。演出時由三位演員模擬進步、中間、落後三種類型的老人,通過爭辯頌揚先進,批評落後。朝鮮族三老人對白樸實,風格幽默,藝術特色...
王永傑(藝名常樂)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相聲師承李炳傑,系侯耀文再傳弟子。人物簡介 王永傑,男,籍貫山東,演員,先後畢業於中國北方曲藝學校,中國戲曲學院,相聲師承李炳傑,侯耀文再傳弟子,原中國鐵路工團演員,合肥曲藝團演員,現就職於滁州演藝集團,歌舞劇院演員隊隊長,國家二級演員,滁州...
1986年創作說唱《巧相逢》,1994年《廠長的寵物》獲本市創作節目調演一等獎和優秀表演獎。創作上海說唱《新漁村》發表在國家《曲藝》雜誌。1998年表演的《開心老太》參加浙江省“蓮花落演唱大賽”中榮獲“特別金獎”。1994年導演的企業小品《住下來》;撰寫的論文《漫談小品演員的表演》均獲省一等獎。創作短劇腳本《三...
曲藝五類說 曲藝創作四談 歷史的記錄英雄的讚歌 新噝己,怎么吃曲藝這碗飯 北方說書的四大類型 古典文學與民間曲藝 書壇四將合說一書——為電視評述《遼瀋戰役》叫好 樹大分枝借蔓開花——評書書目漫談 演義人物書中亂串 評鼓書中的明清帝王 講故事與說評書的比較 子弟書中的曲藝與雜技 “玩笑戲”改編的子弟...
漫談校園曲藝文化和曲藝學科建設 文藝的記憶時代的變遷——改革開放40年天津舞台藝術發展之路 論河北梆子板胡演奏技巧的創新發展 ——天津河北梆子劇院高繼璞板胡演奏研究 民國中期(1929-1937)的戲曲大討論與變革——以《北洋畫報》為基礎的資料淺析 第二章 戲曲評論 青春炫彩青春飛揚 天津梨園金秋展亮點與提升對策研究...
在創作方言相聲和小品的同時,楊志淳還執筆創作了湖南省第一部方言喜劇電影《辣妹子辣》和20集電視連續劇《麻將樓的故事》,成為湖南方言相聲、小品、影視創作的主創作家,為湖南本土曲藝發展與創新作出了巨大貢獻,為6000多萬湖南觀眾帶來了無盡的歡歌笑語。代表作品 《“湘”音難改》A:1、方言漫談 2、酒迷 3、打...
1960年參加集體創作大型滑稽戲《樣樣管》,獲全市戲劇匯演優秀劇目創作獎。參加上海廣播電視藝術團後,先後創作演出的有:《說到做到》、《看病》、《機器人》、《現身說法》、《神機“秒”算》等,其中《看病》獲1980年全國曲藝匯演創作二等獎。1980年曾在全國科普創作會議上作了《漫談科普獨腳戲的創作和表演》...
1980年調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曲藝隊任相聲演員,1986年調中國煤礦文工團工作。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理事,中華曲藝學會副會長,中國煤礦文聯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北京周末相聲俱樂部秘書長,北京市東城區曲藝家協會主席。被譽為“新文哏代表人物”、中國曲藝主持第一人”。早年經歷 14歲在天津學習曲藝表演和創作。19...
第七十二期《曲藝創作必須從人民中來,再到人民中去》主講人:柴京雲 教師簡介:柴京雲 ,研究館員,大同大學特聘教授,大同數來寶創始人。現任中國曲協快板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山西曲協專家委員會主任,大同市曲協主席。第七十三期 薩克斯管獨奏作品《幻想曲》的講解與示範演奏 主講人:宋始強 教師簡介:宋...
創作作品有:漁鼓《一篇批判稿》、大鼓《女包公》、相聲《釣魚迷》、《美蔣真相》、《大使外傳》、《人口普查》、《漫談蹦碴碴》等。董鐵良,著名相聲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曲藝家協會理事。出身於梨園世家,1949年隨祖父董俊峰,父親董少英定居武漢。1957年學藝,啟蒙老師韓子康。1959年帶藝考進武漢市曲藝...
在北京市業餘作者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272 與青年談文學 ——在旅大市文學愛好者會上的講話 /276 生活·主題·人物·語言 /281 做生活的主人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藝創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291 不要急於寫,不要寫自己不熟悉的 /296 努力繁榮曲藝創作 ——十一月十三日晚上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曲藝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