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溪綠茶,湖北省宜昌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溪綠茶
- 產地名稱:湖北省宜昌市
- 品質特點:外在感官品質:茶條緊秀略彎,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質香氣清高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厚,葉底嫩綠勻齊
- 登記年份:2020年
產品介紹,自然生態環境,地域範圍,品質特性特徵,特定生產方式,包裝標識規定,
產品介紹
曲溪綠茶外形茶條緊秀略彎,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質香氣清高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厚,葉底嫩綠勻齊。
自然生態環境
2.1自然生態條件 曲溪綠茶保護區域地處鄂西南,清江中下游,屬武陵山南嶺余脈,地勢是南、西、北三面高,東部低,呈山地帶狀地貌。清江河由西向東橫穿曲溪綠茶保護區域,森林覆蓋率達87%,重巒疊嶂,溝壑縱橫,本地茶樹群體品種資源豐富,素有“華中植物基因庫”之稱。 2.2 氣候條件 曲溪綠茶保護區域立體氣候顯著:丘陵河谷、低山四季分明,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8℃,年均降雨量1100~1400毫米,適宜茶樹生長,新梢持嫩性好。二高山冬季較長,春、夏、秋平分,常年雲霧,漫射光多,有利於香氣物質和含氮化合物的增加。 2.3 自然肥源 曲溪綠茶保護區域土壤多為砂頁岩、泥質砂岩母質發育而成,質地為山地黃壤、黃棕壤、砂質土壤,土層肥沃,富含有機質,土壤PH值在4.5~6.5之間。曲溪綠茶保護區域,植被覆蓋率高,腐殖質豐富,枯枝落葉多,而且家庭小型養殖業發達,畜禽糞便加作物秸桿充分腐熟的農家肥數量充足。另外產區有種植綠肥的習慣,綠肥翻耕入地做基肥,為曲溪綠茶香高味濃創造了有利條件。
地域範圍
曲溪綠茶的核心分布區域以資丘鎮曲溪流域為中心的清江沿線河谷地帶,包括鴨子口鄉分水溪以西縣域內清江兩岸的靜安、巴山、馬蓮坪、西灣、陳家坪、竹園坪、西陽坡、五房嶺、泉水灣、涼水寺、淋湘溪、中溪、對舞溪、天池口、青龍、板凳坳、梁山壩、枝柘坪等18個行政村。位於東經110°23´37″~110°54´38″之間,北緯30°17´ 03″~30°28´08″,種植面積1200公頃,產量900噸。
品質特性特徵
4.1 產品典型品質特徵 4.1.1感官品質:外形茶條緊秀略彎,色澤翠綠,白毫顯露;內質香氣清高持久,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厚,葉底嫩綠勻齊。 4.1.2.內在品質指標: 水分≤7.0%、水浸出物≥38.0%、茶多酚≥18.0%、游離胺基酸≥3.0%。 4.2 產品質量安全規定 產品質量應符合《綠色食品 茶葉》(NY/T 288)的規定。
特定生產方式
3.1 產地環境質量 曲溪綠茶產地地處北緯30度,緊鄰清江,群山環繞,崗巒起伏,溪水縱橫;曲溪綠茶產地環境質量符合NY 5020的要求。 3.2 品種選擇 曲溪綠茶適製品種為低山早茶適宜選用鄂茶13、烏牛早,中高山以宜昌大葉種、福鼎大白茶為主。 3.3茶園管理 3.3.1 苗木標準 茶樹品種扦插苗質量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 1 曲溪綠茶苗木質量要求 級別 苗高/㎝ 莖粗/㎜ 側根數/根 一級分枝數 苗木純度/% 檢疫性 病蟲害 Ⅰ ≥30 ≥3.0 ≥3 1~2 100 不得檢出 Ⅱ 20~30 ≥2.0 2~3 0~1 100 不得檢出 3.3.2 定植 3.3.2.1 時間 (a)春季定植:2月中旬~3月中旬; (b)秋季定植:10月中旬~11月中旬。 3.3.2.2 密度 (a)單條種植:行距130㎝,株距30㎝,每穴茶苗2~3株,每公頃茶苗4.5~5萬株。 (b)雙條種植:大行距150㎝,小行距40㎝,株距30㎝,每穴茶苗1~2株,每公頃茶苗6~7.5萬株。 3.3.2.3 底肥 按照茶行開種植溝,溝深50㎝,寬約60㎝,溝底施堆肥或綠肥等有機肥,每公頃30t~40t,菜籽餅2t並覆土,間隔20天左右後種植。 3.3.2.4 栽種 按規定的行株距開種植溝,移栽時根系舒展,泥門平土,層層壓實,澆足“定根水”。 3.3.3 樹冠培育 3.3.3.1 定型修剪 移植後及時進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剪口高度離地15~20㎝;第二次定型修剪高度離地25~30㎝;第三次定型修剪高度離地40~50㎝。 3.3.3.2 深修剪 當樹冠面出現很多雞爪枝,芽葉瘦小,以及對夾葉多,產量明顯下降的茶樹,剪去冠面10~15cm枝梢。 3.3.3.3 重修剪或台刈 對樹齡較大的衰老茶園,宜在春茶後進行重修剪或台刈。 3.3.4 肥培管理 3.3.4.1 耕作 (a)深耕:隔年於10~11月份進行一次園地深翻,深度25~30cm。 (b)中耕與淺鋤:春茶前中耕,深度10~15cm;春茶後、夏茶後淺鋤,深度5~10cm。 3.3.4.2 除草 結合耕作進行除草,還可以在茶園行間鋪草,種植綠肥,減少雜草的生長。 3.3.4.3 施肥 (a)基肥:每年10~11月份採用溝施法。(b)追肥:根據茶樹長勢而定,一般一年追肥二次,於當年2月上旬和6月下旬各施一次,採用溝施法,即沿樹冠的垂直下方挖20cm的溝,邊施肥邊覆土,在雨天也可以撒施。 3.3.4.4 主要病蟲防治 曲溪綠茶主要病蟲害有茶尺蠖、小綠葉蟬、茶蚜、黑刺粉虱、茶橙癭蟎、茶芽枯病、茶白星病等;嚴格按照GB/T 4285、GB/T 8321.1~8321.10的要求控制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推廣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採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方法。 3.4 採摘 3.4.1 採摘標準 表2 曲溪綠茶採摘標準 級別 質量要求 特級 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超過95%,新鮮、勻齊、無病蟲害芽葉、無紫色芽。 一級 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初展超過95%,新鮮、勻齊、無病蟲害芽葉、無紫色芽。 二級 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新鮮、勻齊、無病蟲害芽葉。 3.4.2 鮮葉裝運 曲溪綠茶鮮葉採用清潔、通透性好的竹簍、竹筐裝運。 3.5 加工 曲溪綠茶加工工藝:鮮葉攤放-殺青-攤涼-揉捻-初烘-攤涼回潮-復烘提香。 3.5.1 鮮葉攤青 3.5.1.1 要求攤青間環境衛生清潔,空氣通暢,無異味; 3.5.1.2攤葉厚度5~10厘米,雨水葉應適當薄攤; 3.5.1.3攤放時間5~8小時,其間要輕翻1~2次; 3.5.1.4攤青程度 攤至葉色變暗、葉質柔軟、略有清香,含水率在68%~72%。 3.5.2 殺青 3.5.2.1 殺青機 一般採用滾筒殺青機。 3.5.2.2殺青方法 滾筒的溫度升到180℃~220℃時,即可投葉。 3.5.2.3殺青程度 炒至殺青葉色澤變暗,葉質變軟,折梗不斷,青草氣消失,略帶茶香,含水率在58%~62%。 3.5.3 攤涼 殺青葉出機後,立即攤涼,促使水分均勻分布。時間50 min~60 min。 3.5.4.揉捻 3.5.4.1 一般採用45型、55型揉捻機,裝葉至離揉桶口1~2㎝處,不可過滿。 3.5.4.2嫩葉揉捻 時間20~25分鐘左右。壓力調節:空壓5分鐘,輕揉10分鐘,中壓5分鐘,空壓5分鐘下機。 3.5.4.3中等嫩葉揉捻 時間30~40分鐘左右。壓力調節:空壓5分鐘,輕壓10分鐘,中壓10分鐘,重壓5分鐘,空壓5分鐘下機。 3.5.4.4老葉揉捻 時間40~50分鐘左右。壓力調節:空壓5分鐘,輕壓10分鐘,中壓10分鐘,重壓20分鐘(中間松壓1~2次),空壓5分鐘下機。 3.5.5.初烘 3.5.5.1初烘設備與方法 一般採用烘乾機進行初步烘乾,揉捻攤放厚度1~2 cm;熱風溫度110~120℃。 3.5.5.2 初烘程度 烘至手握茶葉稍感刺手,含水率15%~20%即可。 3.5.6 攤涼回潮 用攤涼專用設備或竹匾、篾墊等傳統工具進行攤涼,攤涼回潮時間為50~60 min,至手捏茶葉基本回軟,稍有觸手感為宜。 3.5.7 復烘(提香) 用烘乾機進行低溫慢烘,溫度80~90℃,時間20~25 min,烘至茶葉含水率5%~6%。 3.6 包裝和貯藏 3.6.1 包裝 曲溪綠茶銷售包裝必須符合GH/T 1070。所用包裝材料符合食品衛生要求。 3.6.2 貯藏 曲溪綠茶貯藏環境清潔、乾燥、陰涼、無異味。
包裝標識規定
5.1 曲溪綠茶地理標誌的生產經營者必須按照生產經營年度與登記證書持有人簽訂地理標誌使用協定,在協定中載明使用數量、範圍及相關責任義務。 5.2 曲溪綠茶地理標誌使用人要正確規範的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