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先賢普及讀本:曠世才女李清照(曠世才女李清照)

走進先賢普及讀本:曠世才女李清照

曠世才女李清照一般指本詞條

《走進先賢普及讀本:曠世才女李清照》是2012年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巧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進先賢普及讀本:曠世才女李清照
  • 作者:劉巧巧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1日
  • 頁數:166 頁
  • 定價:22.00
  • 開本:16 開
  • ISBN:750873730X, 9787508737300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內容簡介

李清照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鬚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裡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作、後人認為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帽,直欲壓倒鬚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名門閨秀
清照故里
書白舉香世家
才華出眾
金玉良緣
夫妻情趣
情深意篤
第二章 多舛命運
政治風雲
難言風月
武陵人念遠
靖康之變
再嫁與夢魘
遺志與順變
第三章 曠世奇女
酒神梅骨詞滿飛
李清照與“李三瘦”
新桐初引
夏日絕句
一多憾人生
詩文與訶章
易安居士
易安體
漱玉詞
詞論
藝術家的氣質
半世孤苦流落

作者簡介

劉巧巧,熱愛臭龍台古典詩詞文化,為多家網站簽約寫手,希望用自己的文字為更多的人帶來幫助。

序言

李清照其人
初識清照是因其詞,再識清照是因其句,清照雖號易安居士,但是她的一生卻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幼年喪母,雖其繼母賢淑溫良但終無血緣,清照善感,多敏感於周圍其他人。不管是對待生活還是對待歷史,她都能夠敏銳地發現其中的一些深意。
出嫁前,還是少女時代的李清照就因其才華出眾而轟動汴京。所以趙明誠才會弄出個“詞女之夫”的謎面向父親暗示其喜歡的對象。而講犁葛這個才女也確是不同凡響,連遠遠地看見未婚夫的樣貌,也不是羞紅了臉趕緊跑進屋子,而是邊佯裝賞梅,邊試圖看清未來丈夫的樣子。一副天真浪漫的少女形象。
過了不長時間,有情人終成眷屬,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了。但是好景不長,婚後不到兩年,他們就因朝內的政治鬥爭而夫妻分離。雖後來大赦天下,夫妻得以團圓,但趙明誠一家卻因為趙明誠剛剛過世的父親得罪了丞相蔡京而鋃鐺入獄,後來雖幸免於難,卻在京城無了落腳之所,最終趙明誠攜妻李清照暫時回青州老家屏居,可真真印證了那句“炙手可熱心可寒”。自此,李清照的生活就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從那時起,李清照屏居青州十年,一直粗茶淡飯,勤於金石書畫,日子雖貧海店鞏苦,夫妻卻和睦。後明誠被重新起用,這一起用可不要緊,又是“天台之遏”又是“章台路”的,令清照萬分痛苦。為了尋回往日的美好,她只身前往萊州尋夫,只可惜遭受冷遇。最終在她的堅持與感化下,趙明誠回心轉意。可惜好景不長,不久金兵入侵,汴京失守,北宋滅亡。夫妻二人開始了南渡的流離生活。不幸的是,趙明誠在一次上任的途中因病而死,自此之後,李清照雅灑盛艱獨自過著客居他鄉、流離失所的孤獨生活。其詞風其性情也開始發生轉變。
我們通過閱讀能夠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與心情。我們讀作者的自序能夠解讀歷史,驗證其作品的主題與年序。他人的點評也好,傳記也罷,大都是在作者死後所作,其真實性精確性自然不如作者自序。但是作者的自序並不多,那么,通過檔凳滲他人對作者的描述與記錄或許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作者、理解作者、讀懂作者。
要知道,歷史也不過是對過往之事的追憶、記錄與思索,其多多少少加上了一少罪乘鍵些自我的主觀感受。歷史的不一定是正確的.歷史也不僅僅指一個人一件事,而是古、今、你、我,我們大家都包容在內。所以在閱讀時不妨拋開正解去展開想像,用自己的所知將其融會貫通,從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正解是用來考試的,有標準答案;而思想是無限自由的,人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作為我們每個人來講,一定要有獨立的思想與意識。
從那時起,李清照屏居青州十年,一直粗茶淡飯,勤於金石書畫,日子雖貧苦,夫妻卻和睦。後明誠被重新起用,這一起用可不要緊,又是“天台之遏”又是“章台路”的,令清照萬分痛苦。為了尋回往日的美好,她只身前往萊州尋夫,只可惜遭受冷遇。最終在她的堅持與感化下,趙明誠回心轉意。可惜好景不長,不久金兵入侵,汴京失守,北宋滅亡。夫妻二人開始了南渡的流離生活。不幸的是,趙明誠在一次上任的途中因病而死,自此之後,李清照獨自過著客居他鄉、流離失所的孤獨生活。其詞風其性情也開始發生轉變。
我們通過閱讀能夠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年代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生活與心情。我們讀作者的自序能夠解讀歷史,驗證其作品的主題與年序。他人的點評也好,傳記也罷,大都是在作者死後所作,其真實性精確性自然不如作者自序。但是作者的自序並不多,那么,通過他人對作者的描述與記錄或許能夠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作者、理解作者、讀懂作者。
要知道,歷史也不過是對過往之事的追憶、記錄與思索,其多多少少加上了一些自我的主觀感受。歷史的不一定是正確的.歷史也不僅僅指一個人一件事,而是古、今、你、我,我們大家都包容在內。所以在閱讀時不妨拋開正解去展開想像,用自己的所知將其融會貫通,從而使印象更加深刻。正解是用來考試的,有標準答案;而思想是無限自由的,人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作為我們每個人來講,一定要有獨立的思想與意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